李开复白岩松谈大学生就业:创业须有足够经验
主持人王莹:政府是不是应该给这些去了基层毕业生基本的保障呢? 白岩松:最重要是用市场经济的方式。举个例子,现在有很多村官大学生很时髦,很多大学生毕业了愿意去当村官,那是因为跟过去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上山下乡不一样,现在会给他一些政策,考研究生等等,包括满三年给他的工资补贴等等,要靠市场化的选择,不能靠行政指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解决就业问题就要用市场的方法,更开放、更流动、更好的法制和创业环境。我特别愿意听开复老师谈他的这种期待。 我提供一个数字,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创业率不到3%,2%,美国会接近20%。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包括人才流动,只要你能,就会给你更高的薪水、更高的岗位,大家就会安于眼前的这项工作。从媒体的角度都很好奇。 主持人王莹:问问开复老师,其实对于刚才岩松老师说的数据,我们并不意外,2%。因为现在就业或者创业太难了。 李开复:创业的失败概率非常高,2%出来创业,我相信绝大多数最后是失败了,而没有成功。所以,在这样一个大家很担心风险的环境里面,很多人不愿意出来创业,这是可以理解的。环境有什么问题呢?有几个不同的问题。 第一,把创业想的都是高科技的,其实在创新工场我们这些创业是非常不鼓励大学生毕业就来创业,因为其实他个人的经历、人脉或者对行业的理解都是不足够的。中国的高科技创业平均成功的创业者是32岁左右创业的,不是22岁左右创业的。首先不要再去想那些偶像级的,我要成为下一个马化腾、比尔盖茨。这是错觉,在中国今天的环境是不允许的,首先放弃奇迹式的高科技创业,这种偶像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二,在学校里面还是需要培养自己学科之外的能力。就算你毕业之后想开一个淘宝店,想做个服务业,开个什么摊子,赚点小钱,卖点东西,这些毕业生可能有潜力可以做,但是就是这些服务业的行业,还是不能够做个书呆子,读完四年之后找不着工作去创业。这样的一个毕业生,可能也无法做服务业做成功。 但是如果你在读书的四年之中,每个暑期去打工,去学习,你要想做个网上的电子商务,自己先开一个淘宝店。如果想开一个小咖啡馆,先去咖啡馆打工。如果你能够把这3到4个暑假利用起来,有足够的经验、人脉,自己的成功概率就会提升,自信也会提升,这样的话我就会更看好服务业更早一点出来创业。 最后一点,可能是社会上对失败的容忍。如果社会都认为你失败了,你一辈子就完了,或者你再下一次更不给你机会,或者父母给你很大的压力,不可以失败。如果这么大的失败,真的很多毕业生没有这种自信和胆量去创业的,慢慢社会应该更有容忍度、包容新。 这几点都会用时间慢慢改进,所以我现在不会推动大学生创业,尤其是高科技,我更多时间可能是泼冷水,我也希望有一天大环境能够更好,让2%能够提高到20%。 主持人王莹:您刚才提到的这几步走,我们也可以说他是一个职业的规划,并不是从开始做第一份工作开始的。可以说在上学的时候或者更早的时候就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了。 李开复:对,就是从你选专业,每一个暑期的工作,暑期工作我要再一次强调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无论我是在创新工场还是以前在Google、微软。暑期工作生其实就是在尝试人生,当你得到一个大公司的暑期工作,如果做得好,你未来得到他工作Offer的概率大大提升。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每一个暑假都能够激活。这个计划不光是在大学之中,刚才谈到如果想创业,如果我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真的想成为下一个马化腾,但是我也接受李开复的说法,今天我不能马上出来创下一个腾讯,我还有一段时间来学习,我对这些人的建议是不妨加入一个新公司,就像岩松老师说的,其实你要创业,去一个国企可能不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方法,做公务员也不是。甚至去一个大公司也不是。 白岩松:轮到你被注意的时候你已经30了,小企业可能你24就被注意了。 李开复:对,可能你的发展空间、提升空间都更大,还有你进入小企业什么事都要自己学,可以学到如何去打理一个小企业,最接近创业。所以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真的想要五年以后创业,他自己参加一两个创业公司或者是小公司是最好的方法。其次是你去一个大的民企也不是坏方法,学足够了以后,经验有了以后再去创业。这一切都需要大概做一个3到5年的规划。 主持人王莹:得到一个全方位的锻炼。“就业有位来”播出以后社会就特别关注,很多企业也在说怎么能够加入到这个节目的一些推广职位的过程当中来。 白岩松:其实透过这个活动的过程我突然发现,就业难刚才我为什么得出一个结论是相对就业难,并不一定是绝对。很多企业其实也蛮缺人的,也在云找各种各样的人才,但是如何能够让他们对上位,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媒婆。再就业这方面如果社会能提供立体的“媒婆”非诚勿扰,有情人终成眷侣的概念更高。有些人并不是一心只想去大企业,有些企业也在寻找他们心目中的年轻人。但是在资讯越繁杂的时代,其实桥梁越模糊,耕作要做把他们搭接在一起的工作。你没注意到好像所有的通讯设备如此现代,人更孤独,要不然怎么相亲节目越来越火,剩男剩女那么多。其实我们需要更多的渠道,我们就是扮演这样的渠道。 讲三个很小很小的故事,第一,有一个年轻人在英国学的人工关节,其实这是未来特别大的产业,可是现在非常不时髦。中国今年大陆年底老年人60岁将超过2亿,未来人工关节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小伙子,他在英国学完这个专业之后回到内地要创业,但是你知道他先干了什么事吗?去了内地两家这个领域最牛的企业去报名打工,将近一年的时间,其实他在这儿得的只是实习工资,很低的工资,但是他为了自己将来能够创业,先了解了目前在大陆最顶尖的这两家企业怎么运作,我非常佩服。他愿意拿出这样的时间去为未来做准备。第二,谁说创业一定是高科技,这一点我特同意开复老师刚才说的。我们去年报道了一个河北的不算是名牌,很不名牌学校的毕业生,开了一家油条店,没想到他的油条店全中国最火之一,因为他琢磨了很久之后发现我要开放心油条,被称为安全油条哥。他永远不用过期的油,永远用最好的油炸,没想到他的油条涨价之后人们还疯买,结果他现在利润很高,还要开连锁店。难道卖油条中也不蕴藏着某种特别棒的创业理念?怎么那么多人卖油条他火了?就是这种思维的转变,他在当下。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