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人物访谈 > 专访 > 正文

李开复白岩松谈大学生就业:创业须有足够经验

发布时间:2013-06-15 21:21:58 所属栏目:专访 来源:站长网
导读:6月13日晚间消息,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和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白岩松今日做客新浪直播间,与大学生毕业生分享如何在2013年这个竞争激烈的就业季成功就业,找到自己的人生

主持人王莹:岩松刚才提到相对就业难我还想问一个问题,好多大学生当时考到大学里应该是佼佼者,应该从众多人里面闯过独木桥,所以毕业之后挑工作是正常的。

白岩松:但是有一点,现在在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在大陆,我相信开复老师对这一点是很清晰的,在台湾可能好久大学本科毕业都已经变成一个常态教育了。但是在大陆由于80年代对人才的巨大渴望,因此大学生曾经被神圣化过。像我们考上大学的时候,周围德甲人都要来庆祝,觉得这是很大很大的事情。但是经过了多年的扩招之后,其实现在的大学教育在大陆也已经变成常态教育的一部分,常态教育就应该有所期望值,对就业岗位包括对薪酬的期望值,就应该有所下降,有一个准确的对位。但是可是那种传统的观念还在这个社会中延续,大学毕业生如果找到一个不是自己特满意的工作,我觉得将来找工作可能会越来越实际,哪怕我有很大的梦想也是先找一个工作,骑驴找马,可能都是未来一种很靠谱的决定,因为这个社会越来越向实际的方向去走,大家在就业方面恐怕务实也是将来社会包括个体都应该思考的。这不能这一点开复老师怎么思考的?

李开复:其实本科的教育和工作里面的需求不是能够完全衔接,所以很多毕业生应该放下身段,不要期望值太高,认为我一定要去最顶尖的企业里去做最想要的工作,不是这么简单。我倒觉得务实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在哪个岗位里可以学习到最多?因为在高校里面,不能教给你大部分你需要的知识,,以前我在微软的时候有一个研究,在微软工作若干年的一个员工,他所拥有的知识只有5%是高校里学习的,95%都是公司里这5年、8年里学到的。也就意味着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就要抱着一个心态,我的第一份工作根本就是为了学习去的。所以,哪个工作对员工的培训、对我的成长、有一个好老板、是我想做的工作,也许薪酬什么的都要整个评估一下。如果自己能学到很好的东西,也许4、5年之后,从薪酬和其它的方面,都能够有很大的跳升。所以,务实还有哪个工作可以学习得最多,不要期望值太高,要放下身段。

主持人王莹:开复老师,按照您刚才给的比例,5%是在大学里学的,95%是在工作岗位学的,很多毕业生会觉得我在大学白念了。

李开复:其实不是的,当你毕业的时候,那95%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同时我还是会认为,如果你只有学校学的那5%是不够的,在一开始读大学的时候,专业要学好,每一个暑期如果能够工作,能够实践,能够打工,学习和人如何相处,累计你的人脉,这些可能都是未来95%里边的一些部分。

主持人王莹:岩松老师,新闻1+1每天拿出30秒的时间“就业有位来”,提供这样一个时间是什么样的初衷?

白岩松:我这个位来是位置的位,一会儿我们聊的话题是怎么治本,怎么长久解决就业的问题,从观念、现实、教育。但是你不能够全部注意力只放在治本上,不放在治标,毕竟今年摆放着699万毕业生。那媒体可不可以拿出一点公益时间,为他们架起一座桥梁,推开一扇门,进一个很大的房间,让他们完成整合,让他们看到更多整合出来的岗位。在这样的想法下,《新闻1+1》拿出每天将近1分钟的公益时间,为大家链接好多合作伙伴,我们的官方微博,好多就业网站,包括其实咱们也都算是合作者,包括我们的官方微博。你看我们从6月3号开始到今天,这才10天,就已经新提供了800多家企业的14000多个就业岗位,而且中间翻看了很多,岗位很不错。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先帮着很多小弟弟、小妹妹解决就业的治标的问题,先让你能拥有就业岗位。至于什么是最好的,这是下一步的问题。

先讲我个人的经历,我大学毕业之后是被动的去了一个自己认为不理想的就业岗位,因为我是学广播的,我认为一个非常理想的岗位是给我分在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好的一个新闻节目,但是由于种种因素,我被被动的分到了一家很小的广播电台内部的节目报纸,但是多年之后我回头看,如果没有那个被动,我不会一下子扩充了自己的知识面和我的专业面,我不会被动的去完成写作,包括整合这种新闻,我也就走不到今天,不可能成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我非常庆幸我当时的被动,因为它给我提供了新的学习空间,我过去没有学过写作,没有学过报纸等等。而且一个小的部门给你提供了最大的成长机会,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成为最主力的编辑,然后就可以被别人看到你写的文章,你的机会就来了。但我是被动的。

所以,我很想延续刚才开复老师说的主动的话,我觉得一个人应该把自己40年的职业生涯,如果一个男生的话,将近40年的职业生涯,看成是一个整体去布局,你指望一毕业就得到一个特好的岗位,结果后30多年是一个下滑,那多惨?寻找什么样的就业岗位和什么样的选择应该是一种更好的职业成长机会,这在选择就业的时候是很重要的。

李开复:是,我觉得要有一个方向。

主持人王莹:问题抛给开复老师了。

李开复:要预测太长的时间可能有点困难,比如说我曾经帮助过一个青年学生,他当时对某一家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特别向往,但是他觉得他是一个比较差的学校毕业的,不太可能被接受,然后我们就讨论他怎么样能够在5年的时间,能够进那样一个质量的公司。我劝他你去研究一下那个公司,他是重视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什么样的背景,然后这些背景可能以什么方式可以获取。他就理解了那个公司可能会先用一些外包的人员,然后尝试作为一个算是临时工,但是做得好就可以提升,他再去理解这些临时工作的工作是什么性质,在什么公司,他怎么样能够进入这样一个外包公司,然后下一步作为两步的跳板。

所以,一个学生如果有这样的前瞻性,一个方法是我今天想进入某个公司,我进不了,我就很生气,很沮丧,心情也不好,很颓废,或者是回家,什么事都不干,宁可什么事都不干也不接受一个二流的工作或者不好的工作。但是另外一个积极的态度,如果把这个当做一个目标,我怎么能够一步两步慢慢的能够让每一步都学习进步,更增加自己进入更好的公司的机会。希望把一些面临挑战的大学生,把这种挑战和挫折变成一种激励,然后让自己积极的去挖掘方向,能够最终达到这样一个方向和目的。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