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数码 > 正文

声称甩iPhone7几条街的华为P9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发布时间:2016-05-20 15:29:05 所属栏目:数码 来源:百万庄的小星星
导读:连续四年,华为手机出货量开始爆发式的增长:2011年2000万、2012年3200万、2013年5200万、2014年7500万。2015年,华为手机出货量达1.08亿部,成为首个

何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华为手机目前是8核处理器,事实上,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已经有30多核,60多核的处理器。“华为海思芯片的能力非常强,在全世界很领先了。比如路由器,为什么能超过思科,核心在于芯片能力,数据的交换能力,这个处理器代表了我们的最高水平。”

有人用“富二代创业”来形容华为手机。华为手机产品的巨大优势在于,有整个华为研发体系的背书。华为过去二三十年在工业体系、制造体系的积累与投入,保证了对智能手机在产品的质量控制、研发投入上都有足够的保障。

华为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2006年至2015年,华为十年中的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400亿元人民币(约370亿美元)。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596亿元人民币(92亿美元),占销售收入15%,同比增加45.9%。

目前,华为的17.6万员工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7.9万名,约占公司总人数45%。在国产手机品牌中,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华为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50377件,累计申请中国专利52550件。

华为在全球设立了16个研发创新中心以及36个联合创新中心,在人工智能、未来数据中心、5G技术、电池极速充电技术等众多领域,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华为还有一个2012实验室,做很多基础研究,包括材料研究、拍照性能、音频性能。”何刚介绍,2012实验室是华为内部专门搞创新基础研究的,基础研究可能不像做手机这么急迫,但对未来手机的创新至关重要。

回顾这几年走过的路,何刚总结,华为手机实现今天的突破,归根结底在于一句话,就是2012年轮值CEO徐直军对他说过的那句,“对品质的要求”,这是华为手机不断坚持,走到今天最核心的一点。

“徐直军提出一个经典的话,如果你没有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你每年至少改进30%。如果你已经达到行业领先,那你还要改进30%。”

声称甩iPhone7几条街的华为P9是这样制造出来的

在华为的一个手机技术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做无线电杂散发射测试。

图|IC

超越苹果的可能

2015年,余承东喊了三四年过亿的目标之后,终于梦想成真。2015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1.08亿台,成为中国第一家年发货量过亿的智能手机厂商。2016年向好的势头依然在延续,今年一季度,华为消费者业务所有产品发货量同比增长44%,智能手机发货量同比增长62%。

虽然并没有取得运营商业务在整个华为集团中的核心地位,但消费者业务已成为华为三大业务中表现最突出的一块,其业务板块2015全年营收的33%,增速高达72.9%。

很显然,这必须归功于手机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对于2016年手机业绩,何刚也信心满满,“2016年华为手机的全球出货量预计会达到1.4到1.5亿部。”

不过,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研究表明,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仅增长9.8%,2016年增速料将进一步放缓至6%,就连三星和苹果近日也都警告称2016年将面临挑战。

北京时间2016年4月27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16财年第二财季业绩:营收505.57亿美元,同比下降13%,为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净利润105.16亿美元,同比下滑22%;出售5119万部iPhone,同比下降32%,这也是iPhone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这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包括华为自己,超越苹果已经提上了日程表。

在P9的发布会后,“余大嘴”在接受采访时又不谦虚了,他表态:华为手机要利用4-5年时间,在全球市场超过苹果、三星,成为全球第一。

“大家都说要超越苹果,其实我们看到苹果在基础研究方面,新方向投入还是很坚决的。基础研发能力在不少领域比我们强,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何刚坦言,未来关键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舍得投入。

正因为舍得投入,华为手机已经积累了信心。“智能手机的研发投入方面,跟过去相比,已经是数十倍的提升。”何刚说,2012年以前,给运营商做定制机的时代,多数就是20多个人做产品,做几个月就结束了。现在除了几百人在做一个产品,还有数千人在做基础研究,不可同日而语,“那个时候说超越苹果还是痴人说梦,但现在在很多研发领域的投入,已经达到或接近苹果的水平。”

在产品之外,市场份额和品牌推广方面,华为手机也在发力追赶。“我们的机会还很多。虽然去年出货量有1.08亿台,但只有十来个国家市场份额在10%以上,大部分国家还在个位数。对于华为手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今年在海外有很多国家市场份额都会翻番。”

品牌方面,英国市场产业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于近日公布了2016年“全球最具品牌价值百强”报告,华为公司入围,排名第47位。2014年,华为成为中国首个上榜Interbrand“最佳全球品牌”的公司,排名第94名,并且于2015年10月再次上榜Interbrand“最佳全球品牌”,排名上升至第88位。

华为在成长为全球智能手机份额第三、成为中国首个年销量过亿的手机企业之后,已经逐步树立起了全球性的品牌认知。

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华为一直像个“追随者”。而现在,不论在通信设备领域、无线技术领域还是智能手机领域,华为已经成为了“领跑者”。在当下中国制造业反思“工匠精神”缺失的当下,华为甚至被视为优质中国制造,尤其是智能制造的代言人。

不过,何刚也坦承,华为还有自己的短板。比如,在软件优化上,还有大量空间,尤其是面向海外消费者。“我们对海外消费者的理解还不够,软件方面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个,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方面,还要加快。现在看到了一些,如何帮助它快速商业化,要加大力度,现在还不够。”

早在几年前,任正非就提醒消费者业务管理团队,华为消费者业务不要盲目将三星、苹果作为对标企业,“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别让互联网引起发烧”。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