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方舟子:三次战役,一次别离

发布时间:2013-09-18 08:24:33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该报道在《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33期登出时,删掉了我对新浪微博管理不公的批评部分,变成了我是因为自己删除不了骂人评论才离开新浪微博的,这当然不是事实。这里是刊发前

事后,很多人问方舟子,你是不是有一个剧本,一个规划。“其实没有,因为后面的那些好戏往往是在跟网友的互动当中被激发出来的,因为有很多的网友来帮我寻找材料。”方舟子说,他打假的流程其实很简单,往往先是有人举报,这种举报有各种途径,有的是给他发邮件,或者是在论坛上发帖子,现在更多的是来自微博的留言、私信。然后引起他的注意后,他就做一番搜索,搜索完了以后贴出来。接着就会有一些反馈、评论,然后有很多的网友也跟着参与到搜索当中,再传播开去,引起了更多人的围观。

在质疑李开复的过程中,方舟子出示的证据包括李开复1990年1月发表的论文、1990年的论文简介、在Google时的英文介绍、自传的所有版本、2004年写的《美国启示录》、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的职称手册以及李开复在不同时期的采访视频等等。

显然,靠一个人搜索在短时间内这是没法完成的。方舟子说,在与李开复交锋中,很多支持者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给他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比如,李开复说他自传里在“副教授”后面已经注明了英文“assistant professor”这个单词,方舟子想知道他是从哪个版本开始注明的。于是,发了条微博征集李开复自传不同版本那一页的照片。结果在10个小时内,有上百名网友给他发来了照片,从第一次印刷开始,所有的版本一个不落。

在这些材料中,还包括李开复本人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我跟奥巴马是同班同学,曾经在课堂上一起睡觉”的视频,网友甚至连李开复讲这句话在第几分第几秒都帮他找好了,这为方舟子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他说,“这种不停的互动,是逼近真相的一个催化剂,一步一步地走向真相。”

“方韩大战”

在与李开复的交锋中,方舟子已经意识到微博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存在一个局限——一个话题很难持久下去。“像我跟李开复的那场戏,能够延续十来天,那已经算是很罕见的,就是因为那个比较好看,所以大家都在围观。但一般的话题你只要谈一两天,就有很多人表示不满。说你烦不烦哪,老是在说同样的一个话题。”他说,“但有时候要真正澄清一个事实的真相,靠一两天是不够的。因为往往有时候问题后面暴露得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多。所以这个也是微博的一个弱点。”

因此,他开始有意识地控制爆料的节奏,试图把时间拉得更长一点。方舟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不会把所有的料都放出来,就像连续剧一样,今天完了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这种层层递进、剥笋式的质疑方式,在2012年的“方韩大战”中被运用到了极致。这场史无前例的网络大战,从当年年初一直持续到年中,仍余波未消。

虽然按方舟子的说法,他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硬被韩寒拉上擂台去和他对打的”,但一旦上了擂台,他的攻势就是一环扣一环。在最初的半个月里,他几乎是一天一篇长篇分析文章,力图用这串环环相扣的间接证据,构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证明韩寒确有代笔。

“与之前的学术打假相比,打韩寒更复杂,要反复论证,摆关键证据,还要分析,一篇一篇接着写,还都是间接证据,证据只有越多才越有说服力,你不可能拿出一下子让他无话可说的证据。”方舟子清楚,要令人信服地证明韩寒代笔,需要花时间做大量的材料收集、分析和阐述。

幸运的是,这一次他的支持者不仅给他提供了各种线索,而且纷纷上阵,从不同的角度写文章分析韩寒代笔的疑点,直接“参战”。方舟子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当初与李开复的论战是两个人的交锋的话,那么到了韩寒,更像是两军的对垒。微博网友已不再仅仅满足围观的角色了。”

“方韩大战”所引发的争论规模空前,几乎席卷了整个网络,卷入的人数之多、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的时间之长,都是微博上前所未有的。事实上,直到一年后的今天,微博上也再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场面。

事后,方舟子曾对那场论战有过一个总结。他写道,“我本人为这场‘战争’设定的两个目标,都已实现。第一个目标是争取知识界的中间派。第二个目标是终结‘韩寒神话’,他作为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已经完结。”尽管,他的这一结论不被所有的人认可,但的确有很多人开始相信“这次事情之后,方舟子还是方舟子,韩寒已经不是韩寒了”。

离开新浪

在“方韩大战”中,方舟子并不只是进攻者,他同时也是被攻击的对象,尽管他对此并不陌生。“十几年来天天有人在网上骂我,我到哪里,谩骂也跟到哪里。在新浪微博上更是如此,我贴的每一条微博,即使内容完全中性,例如只是出一条灯谜,也会有很多人守在那里骂街。尤其是韩寒事件爆发后,我的微博评论更是没法看了。”他说。

对于这些围攻,方舟子说,之前他根本就懒得理睬,因为“我长期以来一直就相信,骂人骂不好,骂的人比被骂的难看。”但当这些攻击转向他的家人时,他就无法这样洒脱了。

他尝试过删除微博评论和拉黑捣乱者。“但对我这种天天受到水军攻击、每天至少有几万条甚至一度达到几十万条评论的人,这种做法根本就不管用。”他说,尤其是新浪微博更新界面后,取消了成批删除功能,对评论只能一条条地删。对此,他只好作罢。在“韩寒事件”之前,对微博的评论,他的习惯是大部分都看,之后只能是大部分不看。

他还多次向新浪举报、找微博管理人员,甚至网站的高层,但对方的处理始终不能让他满意,“针对我和家人的谣言仍是满天飞,发侵权微博的人得不到处罚,被删了几条微博仍可肆无忌惮反复地发。”

这种积怨在方舟子女儿受到木子美的辱骂后,终于得到了爆发,他决定用脚投票,离开新浪微博。“(离开后)影响力必然会有所下降,但是我不是为了追求影响力,把影响力放在第一位,你总是有一个原则。我不能说,因为新浪影响力大,所以要无原则在那,即使是受到不公,我也要赖在那,不是的。所以既然受到不公,那我要走。”方舟子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没有微博之前,我同样有影响,并不是说我的这种影响力只是在新浪微博上才有。”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