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移动浪潮 扎克伯格各种失误及觉醒始末
上周,扎克伯格请来一个团队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想研究一下安卓系统上还有什么可能。他说:“我们想重新思考一些核心概念,抛开现行的系统,看看怎样能更好,并质疑现行的系统是否遵循了Facebook以人为本的理念。” 今年2月底,团队里的成员增长至20男4女,他们的办公地点搬到了“战房”,也就是一个有玻璃门并直通Facebook后花园的小房间。扎克伯格每周二会在这个团队里工作两小时左右,但其他时间他也常常来。他通常是在晚饭时间,也就是团队布置晚上的工作时来转转。 从4月12日起,用户们就可以从谷歌商店Google Play 下载这个团队的最新成果Facebook Home。其首先会预装在HTC的手机上,半数以上的安卓手机也可以下载安装。按照Facebook工程师的说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其他的安卓手机也 陆续可以使用这个应用。 Facebook Home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一是单一页面,用户可以在主页上滚动新闻推送、评论或者“喜欢”;其二是Chatheads,扎克伯格已经试图抓取信息,并根 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重新排布了。不管是Facebook消息还是短信,这些消息都会变成一个小泡沫,出现在屏幕顶部,用户不需要离开当前的应用程序就可以 读取或者回复。其三是应用程序启动,它包含了Pandora,Google地图和Facebook等一系列用户熟悉的应用,Facebook主页的使用者 只要在Home中打开这些应用就可以随时发布更新、照片或者其他东西。 Home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它拉开了Facebook在移动网络上争夺霸主地位的序幕。本文没有冒犯Google之意,但从策略上来说,Google软件确实保住了Facebook用户。 在采访中,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主页对于Google来说是件好事。 他说:“我认为,Google有机会在未来的一两年比iPhone在其开放平台上做得更好。”他预期Facebook的美观设计会使iPhone的很多爱好者转而投奔安卓。 押注谷歌,能否绝处逢生? 但Google也有黑暗的一面。这家搜索巨头的目标是让用户围着Google转——使用Google的产品。但Home的出现,给Android用 户和谷歌应用程序之间加入了一层隔阂:Facebook。它使得Facebook和短信更简单,而且干扰更少。相比之下,谷歌的应用,则必须要求用户解 锁,打开应用程序,再点击Gmail应用程序,经过一系列通道才能达到APP。谷歌难免会不爽。 鉴于Facebook的工程实力,Home产品或其他主页类的软件可以发展到让技术比手机设备更重要的程度,以至于人们很难区分出这是不是Google手机——这一切都归功于Google慷慨的开源技术。 Facebook就像缠绕在其他植被或树木上的寄生植物,最终要和寄主争抢营养。(虽然扎克伯格证实,Google在Facebook首页推广之前就已经见过这个产品了,但在Facebook首页的开发过程中,这家搜索巨头并没有参与,也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用户如何能简单方便的登陆Facebook非常重要,因为Facebook的下一个十亿用户才刚刚接入互联网。与之相伴,数据流 量也是相当昂贵的,所以Facebook已经已经与一些运营商签下了合同,如果客户购买的是有主页功能的手机将有机会获得Facebook免费提供的一些 数据流量。这些数据流量可以用来浏览网页或者至少可以浏览Facebook主页。 当然,这些用户买的可能是安卓系统的HTC或三星,但他们浏览的第一个网页恐怕会通过Facebook主页贡献给Facebook。 如果该公司在Home上的尝试是成功的,那么对苹果也必然产生影响的。毕竟是苹果公司设计出了现代智能手机排布满APP的窗口。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突破这种设计界面,虽然许多公司,包括微软,都试过。最近黑莓的Z10推出了一个新的、直观的方法来浏览网页,但用户还没有接受它。Facebook正试图将设计重点从我们使用的服务转向我们联系的人,它正在引领一种新的导航手机平台的方式。扎克伯格说: 我们当然也很乐意为iPhone能够提供这种类Home应用......不过不是现在...... 尽管亮相之时并未植入广告,但很容易想象Facebook Home将来会具有怎样的价值。扎克伯格表示,大多数的广告都是赞助商的,“我们目前还没有任何赞助商,但将来我们会有的。” 问题是,即便是Facebook的死忠粉,也会觉得他们已经完全被太多的Facebook应用所包围了,或者说,消费者已经习惯于扎克伯格倾情兜售的各种深度植入Facebook元素的应用。而从常识来看,Facebook要想成为21世纪一个伟大的科技公司,就必须要再次革自己的命,制造自有的设备或者操作系统——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幸运的是,扎克伯格已经为Facebook成功完成了一次重启,并证明了他有绝处逢生的能力。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