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类目到属性:产品经理必须是分类控
|
回到属性,我们讲到类目之外又有了属性,属性下面有属性值,其实有的属性值还会变成子属性。子属性是为了更好地分类,比如品牌和子品牌(或系列)。 品牌是属性,阿迪、耐克、匡威是属性值,同时阿迪又会是一个子属性,它的子属性值为“Performance系列(三条纹),Originals系列(三 叶草)和style系列(圆球型LOGO)”。如果没有子属性的概念,那又会出现没有子类目一样的情况,太多的属性值并列,导致无法筛选。 品牌和系列,在现实中也是有从属关系的,比较适合把系列挂在品牌下面,这样一个品牌有相应的系列,另外一个品牌有另外相应的系列,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分类。所以说,属性和类目一样,也是一棵树——属性树,并且也有级数的控制。 我们再来看看属性值的管理。大家有没有发现属性值和属性值其实是不同的?有的比较简单,属性值是离散的,比如性别只有两类——男、女,最多加上“中 性”。有的稍微复杂一点,比如手机的品牌下面有苹果、诺基亚、三星等,服装的品牌有杰克琼斯、耐克等,但小二很难列全,因为这个东西是不断变化的。还有的 更复杂一点,比如重量,它是一个连续的值,没有办法全列出来。用一个表格简单地表示一下上述三种属性值,如下表所示。 属性值在客观上的不同,导致了产品上的一些区别,这三种从上到下,有两点值得说说。 第一,管控的尺度是越来越松的,这比较容易理解。枚举不可输入——性别,是人都能列全,我们直接定了。枚举可输入——品牌,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品牌 不能由卖家输入,卖家发布商品的时候就可能找不到自己的品牌。这时候怎么办?大家很容易想到解决方案——增加“其他”。但这样会使得我们永远不知道某些品 牌,所以,可输入起到一个信息采集的作用,因为正常的属性值小二是不可提前预知的。系统通过用户输入的行为进行一个排序,比较重要的就跳出来,小二把它加 到可选范围里面去,这样属性值就更完善了。而不可枚举,是放开让卖家自己玩的。 第二,分类的功能是越来越小的。一般来说不可枚举的东西,是不可以分类的,这意味着这个值是描述性的。比如说尺寸、体积、重量,这种是不可枚举的, 因为这种东西直接拿这个值做分类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有些时候可能会按区间来做分类。比如颜色,它某种程度上跟价格是一样的,因为颜色稍微变一点,就可以分 出来,但是有谁能够说出20种以上的颜色?很难,如果你把几万种颜色描述出来,那对用户没有意义。所以产品经理就在做简化的动作,我们归归类好了,比如说 红色、蓝色、灰色,再细一点,天蓝色、天青色,再加个“其他”,这样来分,把一个不可枚举的属性变成了可枚举的区间。 有了这些属性以后,怎么跟类目搭上关系? 首先,属性只能挂在叶子类目下面。非叶子类目其实也有对属性的需求,但那是通过另外的方式来实现的,谈到公共属性的时候,会说到这个问题。 其次,类目和属性是有关联关系的。举个例子,对于T恤这个类目来说,品牌这个属性肯定是需要的,材质也是必须的,性别不需要,假设T恤的父类目是男 装,颜色也是需要的,尺码也是需要的……我们发现,有些属性适合放在这个类目,有些属性不适合放在这个类目,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类目 属性。这是淘宝的专有词汇,类目与属性是有关联关系的,每个类目都有自己特有的属性。 那么,类目和属性怎么跟商品关联上?其实很简单,卖家发布商品的时候,先从根目录选到叶子类目,再选择这个叶子类目对应的类目属性的各种属性值。 至此,我们对整个商品的描述很完整,也很完美,有了属性以后,我们分1亿商品都能轻松搞定。但是,接下来新出现的问题才是更严重的。 产品经理需要解决问题,而不是优化产品 我们继续以品牌这个属性举例。作为淘宝的小二,每个人能说出来的品牌非常有限,一般只有几十个,能说出几百个已经是行业专家了,但是整个中国乃至世 界汇集的品牌至少几万个,怎么办?让消费者怎么选?意味着品牌这个属性的属性值一定要再想办法细分。小二当然也很聪明,就搞出了“男装品牌”、“女装品 牌”、“手机品牌”等等不同的属性。 那么,男装品牌T恤挂在男装的叶子类目T恤下面,女装品牌T恤挂在女装的叶子类目T恤下面。不同类目的运营小二因为分工的关系,各自维护各自类目的品牌属性值,这样就带来几个问题。 第一,不同类目下都有品牌这个属性,但数据库里的ID不一致。 第二,品牌之下的属性值不唯一。比如,男装的“耐克”在数据库里面有一个单独的值,女装的“耐克”在数据库里面又有另外一个值,属性值不归一了。这样就很乱,本来都是耐克,但是男装耐克和女装耐克是没有关系的,对前台导购来说,这是非常怪异的事情。 第三,同样一个“阿迪达斯”,不同小二定义的格式不一样,可以是阿迪达斯、阿迪、adidas、Adidas等等。 如果放任上述问题存在,基于品牌的管理是没办法做的,所以,我们做了“属性归一”的事情。这个事情又要分两块来看,一是历史的问题,一是将来的问题。 先说历史问题。当时我们把某些需要归一的属性列出来,比如“品牌”,通过这个关键字找,然后看一下所有属性里面是“品牌”意思的属性,把这些属性合 并掉,并在一个ID下,再把下面的属性值也做合并,解决上述后两个问题。你可以想象,我们先要考虑“哪些属性需要做归一、哪些属性值要做归一”,然后再一 步步操作,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肉工作。 更悲惨的是,这只能解决历史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将来。 当我们把“品牌”人肉完了以后,截止那一刻,品牌和品牌值都是很“干净”的,而且为了避免第三个问题,对品牌值我们还做了一个规范,英文在前面,中 文在后面,然后用反斜杠隔开。但是,品牌下面的属性值还是有几万个,让小二在几万个属性值里面挑出来,他会嫌烦,所以很多小二还是“违规”操作,他可能直 接输入一个,按照自己意愿,比如说“Nokia/诺基亚”已经有了,他会直接输入一个诺基亚,然后把这个值挂到他自己的类目属性里面去。这也就是说,又有 两个诺基亚了,于是我们只能定期去清理。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