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手游版殇:山寨扼杀创新 产品存活率仅千分之一

发布时间:2013-12-11 13:09:08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不过,相关政府文件也明确指出,信息消费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2013年信息消费领域炙手可热的手游行业,其出现的版权侵权乱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十八大报告中,信息消费已被提升至扩大内需新引擎的战略高度。

不过,相关政府文件也明确指出,信息消费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2013年信息消费领域炙手可热的手游行业,其出现的版权侵权乱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资本的催热下,时下的手游产品日益金融化。手游创业团队思考更多的问题是如何通过这一金融产品快速套现,在这些产品成功后趁热向外融资或IPO。这个行业背后,充斥着浓厚的投机风。

有从业者向记者直言,时下的手游行业,“研发厂商肯定不会考虑版权问题”。不仅存在山寨成风、违法成本低等问题,产品生命周期短、小公司资金压力大、专利审批时间长等客观因素也助长了手游行业乱象的出现。

典型案例

触控、希力争“鱼”悬案侵权界定存疑

每经记者张业军发自广州

本月6日,广州希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力科技)对媒体公开了一份声明,声称北京触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触控科技)推出的《捕鱼达人》,涉嫌抄袭希力科技推出的《捕鱼达人》街机产品。

希力科技副总裁黄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业内有专业媒体报道称,在《捕鱼达人》的山寨版排名表中,桂林力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力港)榜上有名,该公司是希力科技《捕鱼达人》PC、手机产品的授权开发运营商。“这么乌龙的事情不能再放任下去了,我们应该让消费者看看,谁才是正宗的《捕鱼达人》创造者。”

而触控科技副总裁贾岩对上述声明回应称:“我们一样有《捕鱼达人》的版权。谁侵权,谁主张,如果你说别人侵权,那么你的证据是什么?是否有事实依据?对方公司说的话,要负法律责任。”

在希力科技与触控科技针锋相对的背后,一场侵权疑案更是暴露出了手游行业版权乱象的冰山一角。

版权之争各执一词

黄剑介绍,2009年2月,希力科技全资注册了桂林力港,主营网络游戏研发。当年8月,希力科技发布街机产品《捕鱼达人》,次年5月,希力科技授权桂林力港,桂林力港据此开始对《捕鱼达人》PC版移植网络进行研发。随后在2010年10月,推出PC版《捕鱼达人》。由于受到玩家热捧,市面上也陆续出现了多个山寨捕鱼产品。桂林力港紧接着推出《捕鱼达人网页版》,并与多玩游戏联运。

2010年底,由于PC版市场反应很好,当时桂林力港董事会提出,将《捕鱼达人》移植到手机版。然而,此时的黄剑等人并没有想到,2011年初,触控科技创始人陈昊芝在他的朋友顽石互动CEO吴刚的建议下,关注到游戏机厅的捕鱼游戏,并立刻拍板制作手机游戏《捕鱼达人》。

在手机游戏方面,黄剑的公司动作慢了一拍。2011年4月触控科技发布了《捕鱼达人》,次月手机版《捕鱼达人之深海狩猎》在苹果AppStore上线,并迅速爆红。8月,凭借《捕鱼达人》在苹果AppStore上的成功,解控科技成功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北极光创投等。

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沟通时,希力科技代理律师指出,触控科技的侵权事实是存在的,现在的问题在于侵权行为产生的收益以及产生收益的方式。目前可能采取的维权措施包括版权剽窃、知名商品的不正当竞争等主张来进行维权。

贾岩表示,“对方手里的证据是什么?是软件著作权,还是商标所有权?如果仅仅是软件著作权,我们也有软件著作权。任何一款游戏的软件著作权,从来不对名称作判断依据。但是商标权就不一样,他们有没有商标权?如果你提起主张,就应该提供证据。”

黄剑则表示,此前一直费心于《捕鱼达人》商标异议案。而触控科技公关部负责人则向记者介绍,公司针对《捕鱼达人》的商标注册比波客城市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波客)稍晚几天,所以商标权属于波客。“但我们和波客早已达成协议,双方共享这个商标。而著作权方面,也就是他们发给媒体的那5份材料显示,我们注册日期比他们还早。我们的《捕鱼达人》是唯一一个文化部备案的捕鱼类手机游戏,并且版权局备案时间要比桂林力港的备案时间要早。希力科技唯一一个备案比我们早的版权是2009年备案的版权,但并不是智能手机游戏。”

贾岩甚至认为,触控科技被告一事背后有利益方在操纵,目前“我们的态度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街机大王”漏掉“大鱼”?

2009年8月,希力科技推出街机《捕鱼达人》,引起街机市场的捕鱼热潮,并成为中国唯一返销到日本的街机游戏。但桂林力港由于当时手机游戏的渠道不太通畅,所以并没有将战略重点投放在手游上。“我们没有想到这款游戏后来能做那么大。”黄剑的话语中带着浓厚的后悔之意。

几乎同期推出相同产品的触控科技却取得了意外的成功。据了解,到2013年6月,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捕鱼达人》给触控科技每月带来千万元以上的收入,且该数字还在增加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与贾岩沟通时,贾岩对所谓的“侵权事宜”表示“有点莫名其妙”。“如果说软件著作权侵权,那我反而告他们毁谤。我们只能说两家公司的产品是‘玩法类似’的产品,玩法是没有唯一性的。游戏领域,没有办法界定是否一样。玩法是没有知识产权的。”

相比之下,希力科技的维权之路显得较为艰辛,即便是《捕鱼达人》的商标权,作为业界公认使用在先的企业,却也没有将商标权争夺到手。

“2009年前,我们曾经起诉运营17175的山东济南千贝公司,但是由于对方公司主体是虚假备案信息,我们的律师函都很难送达。于是对司法维权很没信心,后来都不想弄这事。”黄剑透露。

据希力科技法务代表徐姓人士介绍,济南千贝公司游戏软件中擅自使用了桂林力港《捕鱼达人》系列美术作品图,自己公司曾于2011年7月11日向济南千贝公司发过法律函。

“千贝公司目前对于游戏画面是有修改,但是很多鱼类以及场景仍然是完全使用希力科技的美术作品,并且仍然以‘捕鱼达人’的名字进行命名,仍有侵权事实。”黄剑表示,正在做一系列的证据收集,寻求相关的法律途径来维权。

立方(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谢添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网络游戏及手机游戏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非常难做。原因很简单,对于游戏的玩法,要规避剽窃之嫌,只须将美工设计改一改,将概念名称改一改,再加一点新元素,就万事大吉。游戏的玩法作为一种创意,却无法得到保护,这为一些行业不良企业留下了可钻的法律漏洞。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