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
许多以liveHouse为特色的酒吧,就极善于利用社交管道加热生意,豆瓣、陌陌以及微博都是能够带来稳定客流的网络渠道,在社交管道上定期发布活动,视兴趣口味,即会有用户(大多数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围拢聚来,就像在甜品旁边碰头的蚁群,社交行为在这群陌生人中间有条不紊的产生。靠着对利益增量的创造与分配,陌陌将SNS中“组局人”的角色交给了商业得益方,同时也完成了对用户价值的多次开发。 毕竟,在达到5000万用户规模之后,用户数量的增长就不再是单一性的发展指标,访问黏性变得更加重要,如何规避“使人厌倦”的风险,是检验运营团队智慧的课题。 在美国,支持Online To Offline式的活动(聚会)产品并不少见,比如Evite,这是一个社交活动互动平台,MySpace曾经借鉴了其不少地方。Evite在2007年曾上榜《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最差网站榜单,与其他上榜者被诟病的诸如歧视同性恋、插件过多、欺骗性营销等理由不同,Evite上榜的理由更像是另类的褒奖:“我们(指美国互联网用户)如此需要它,离不开它,而它竟然如此不思进取,访问速度慢得令人发指。”Evite后来被创业团队卖给了IAC,如今,它也早已在iOS和Android上有了App客户端,美国不少年轻人在上面发起婚礼策划,并邀请陌生人加入。 或许,陌陌还有点儿Facebook Event的意思,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虽然没有使用日程表规划自己时间的习惯,但是在“玩乐”这个主题上,让闲暇时光变得丰富多彩,毫无疑问需要一张移动便携的项目安排单。在《宿醉》导演2012年的新作《X计划》,三名高中生筹办了一场注定失控的Party,他们向所有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发出了邀请,原本还在担心无人前来捧场,却在Party当天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人潮,其中大多都是陌生的同龄人。艺术固然高于生活,却也一定来源于生活,2011年,16岁的德国女孩Thessa在发送生日聚会邀请时误将隐私设置为“全站公开”,最后有2万人在Facebook上报名申请参加她的生日聚会,到了当天,1500名Facebook男女带着礼物和蛋糕嘻嘻哈哈的出现在她的家门口,100多名警察闻风而动也到达现场维持秩序,而可怜的小寿星则被吓得躲到了自己爷爷奶奶家里。 在新发布的4.3版本中,陌陌也增加了固有好友关系在参与活动上的消息显示,在挑选活动时用户能够看到每项活动的报名人数中有多少位自己的好友,这会给与陌生人进行线下社交时缺少自信的用户带来保险,而且,相比一个人认识新的一个人,一群人认识新的一群人,看起来更有乐子,不是么?“附近活动”也可视作是群组功能的配套设施,就像那只掀起风暴的蝴蝶,由特定用户参与活动引发的群组集体跟进,至少对于商家而言,是赤裸裸的想象红利——最新的数字是,陌陌已经有了超过110万个群组,作为天然渠道,群组对于活动的用户及利益输送非常直接,一旦在用户习惯的培养上占据优势,陌陌的商业空间也就有了释放的机会。 据说唐岩是德州扑克的高手,从来都是负少胜多,有着赌徒的决断与数学家的机警。在传统文化与原始需求两者之间,唐岩总是将陌陌押注在后者身上,熟人社交与陌生人社交,道德枷锁与自由主义,封闭饭局与开放活动,点对点的线性沟通和多对多的非线性沟通,陌陌永远都在推动后面一项的前进,去主动接轨国际标准。这也是当下互联网里难得一见的逆潮流,当“本土化”成为国外互联网巨头在中国市场上折戟沉沙的难题,陌陌却在“去本土化”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王小波在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末尾写道:“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我觉得陌陌就是这只逃脱土鳖们的围捕并长出獠牙的猪,在我这里,是极为欣赏的。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