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的WEB2.0:理想是一种坚持
老马的WEB2.0:理想是一种坚持--------拓宇网络总裁马志强访谈录 认识马志强先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2013年初,在青岛一次关于互联网3.0时代的探讨会上,笔者有幸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一个很小型的封闭式会议,参加者多为青岛地区的互联网精英,人数并不多。马总非常低调,大多数时间并不说话,俗话说低调也是罪,正由于他很少发言,而其他与会者无不款款而谈,反倒引起了我的注意。 短短的平头显得很精神,眼睛虽然不大,架着一副无框眼镜倒是别有一种关注的神情。作为大会的勤务人员,我特意靠近马总,小声问道:“马总,是不是安排一下时间,请您也做一次发言?” 马总微微一笑,“今天我只带了一双耳朵和一颗心过来。” “其实我很想了解一下您的想法。” 马总并不答话,只是点点头。 会散了,但是马总的话却一直绕在我的耳边。考虑再三,终于拨通电话,开门见山的表示想做一次登门拜访,马总略微沉思,还是同意了。 时间定在了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为这次拜访,还特意做了一些准备:一个土豪金,一份采访笔记,一只录音笔。毕竟我要去的这家公司还有这位领头羊,还是较为陌生的。特意百度了一下:青岛拓宇网络科技,专注于SNS的研究与实践,出的产品叫近乎SNS,以前叫“spacebuilder”,简单讲是拿来建站的软件。了解就这么多,那么对于马总本人呢?基本是零。所以心里边就是那首神曲----忐忑。 到了地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拓宇公司楼的外貌。 说实话,并不算多豪华,不过这个表现倒也符合我对马总的第一印象--低调。 我特意提前半个小时,只是想看看周末的拓宇到底能展示出自己的哪一面。跟想象中的不同,周末依然也有不少员工加班(后来才知道,几乎全部员工都来加班,并非公司安排,而是自愿)问了几个人,都回答是“自愿的”。 前台去找马总的时候,其他员工倒是非常热情,引到接待室,奉上茶水,糖果和瓜子。员工讲这是拓宇的一种公司文化: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 嗑瓜子正开心呢,顺便拿本书翻翻。说实话,N久没静下心来看纸质书了。似乎互联网的社会化时代,无纸化才是趋势。正乱想,前台的小妹子很不好意思的过来说,马总正在跟几个海关总署的客户开会,那只能等了。 政府大佬级别的客户,无论如何也要拖个很久吧!定的时间是下午2点,现在已经1点40了,我准备靠着沙发打个盹,反正一时半会那个会是完不了的,我想。 一位“神仙姐姐”飘然而到,作为总裁助理,先是替马总道了歉,接着又安排我开始了公司内部的“参观”。 说实话,对于拓宇公司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也可能是光线的原因,总感觉有些压抑。而且座位的安排似乎也有些乱。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这种压抑的感觉实际是一种紧张和严谨的延伸。比如用户体验部的员工,正在进行新产品的模拟体验,对已经非常成熟的底层框架是否再进行一次大的更新进行论证。 “再一次?”我有些疑惑。毕竟动底层就等于是伤筋动骨,绝大多数搞技术的都非常谨慎,更何况是“再一次”! 公司元老,体验部的负责人苏工解释道:“为了不断适应市场,提供更为优质的用户体验,此前已经完成了一次大的架构更新。算是一次自我扬弃吧!” 也就是说,在拓宇人眼中,只要是市场和用户的需求,都是优先考虑的要素,勇于否定自我体现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如果体验部给我的感觉是勇气与创新,那么接下来的市场部则是一次彻彻底底的震撼。据助理MM的介绍,起先拓宇的市场部是隶属于产品的,作为辅助力量,仅仅是为产品提供些简单的参考意见。一般人印象中的强势市场导向、运营为王的模式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其实,作为一家纯粹的产品起家的企业,最初的道路确实容易忽视市场运营的重要性。好比踢足球,两翼齐飞的战术一直打不起来。 但这一次进入我的眼睛的,只有震撼:训练有素的营销团队,热情的在线客服、电话顾问,井然有序的宣传工作,徐徐推进。为不打扰这种“安静的秩序”,市场部负责人骆祺(他更喜欢被人叫做小骆,他与客户也好,广大站长也好,打得火热)特意把我带到员工休息室。 “这里隔音效果好,环境也很洁净,适合办事。”他的话匣子一旦打开,真算得上口若悬河。 我的第二次震撼就是小骆那种海阔天空、指点江山的大气。眼前这位青年,算起来比我还小几岁,但是他的思路之敏捷、逻辑之严密、眼界之开阔,我只能自愧不如。 “拓宇一开始就是一个传奇。”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样开始的。 “一个坚持到底的传奇。别人靠产能,我们靠产品;别人靠技巧,我们靠技术;别人靠市场,我们靠时机。” 逐渐的,一副类似长征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虽然创业之初的公司都有各个各样的艰难,虽然能生存下来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我真的没有想到拓宇的道路却如此“与众不同”! 别人都在用PHP,拓宇却一眼看中了.NET,而且至死不渝。 别人都在看论坛,拓宇早早瞄准了社区、FACEBOOK等当时新兴的交互平台。 别人津津乐道WEB1.0,拓宇却捷足先登,从上层意识到基层思想已经全部统一到了WEB2.0的领域。 市场的不认可,资金的短缺,方向的偏移,这些用小骆的话说,就是“不足为外人道”。时间关系,我也不可能过多纠结于“过去的故事”。 我试着讲话题引到现在,引到将来。 小骆憨厚的一笑:“我们现在中心任务是深入推进平台+应用的新模式,在现有应用模块的基础上,完成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公司,公司与社会的环式交互。虽然我们重视产品,但我们更关注市场,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利润,更多的是一种市场的反馈,用户的反馈。狭隘的money,不关注它,它自己就来了”虽然最后一句话蛮有些老庄的感觉,但当时我还是有点不屑,开公司的哪有不为钱的道理?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