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人物访谈 > 专访 > 正文

李开复:创新工场这四年

发布时间:2013-09-16 07:26:23 所属栏目:专访 来源:站长网
导读:创新工场已经四年了。四年前,李开复从谷歌出来做创新工场时,我在清华科技园采访他,他解释创新工场的目标时说“帮助创业者实现自己的梦想”。四年后再次聊起当时的想法,

即使我们有能力去做,创业者不希望我们看到他们的弱点,刚开始不和的时候肯定不会告诉我们,当我们知道的时候可能比较严重了,我们会试着去做。

《媒体训练营》: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老大,是技术性强的人,还是沟通、管理能力强的人,或是有资源的人?

李开复:我昨天在沟通中提到,中美对于一个好的创业团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中国肯定比较重视领导力,尤其凝聚团队的领导力和执行能力;美国更看重的是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是一个差别。

另外一个的必备素质就是抗压能力和对外的沟通能力。很多的抗压能力也是可以学习的。昨天还提到一些可以参考的例子,比如说韧性,做老大是很孤独的事情,不放弃,但是不是傻傻的不放弃,还得有自己的判断,不是说该放弃就是放弃,不是放弃这个公司,就是公司方向不对的是时候,不要固执的做下去,在合适的时候做出选择。

比如说在我们投资点点网,刚开始蛮好,到最后没有原来那么大期望,但是许朝军找了一个很好方向,做了啪啪,比原来想象的价值很大。但是跟原来的创立是不太一样,走出不一样的路,这个就是善于学习,知道该什么时候去放弃,不能说不离不弃,定一个idea,做一辈子, 把钱做光。

《媒体训练营》:怎么才能让做老大的不孤独?

李开复:如果你有一个坦诚透明文化,那你的团队就会在很多方面做直接沟通。但是很多事情还是老大单独扛下来的,这时候你的家人和投资人,你的业界投资圈,就是彼此支持的圈子。

国内和国外有很多所谓的CEO俱乐部,因为老大有时候就是要找人倾诉,有时候想要一个客观的人出一个点子,还有时候想要发泄一下,这时候投资人不见得合适,团队通常不合适,那么董事可能也不合适,可能就是业界了解他的困难,其他业界CEO可以参考一个出口。

《媒体训练营》:那时觉得身边人不合适,但又不可能给老大搞一个专门俱乐部的方式来交朋友,与工作无关的。

李开复:我们可以做一些,比如创新工场,一起孵化大概有15个项目,这些CEO我们会组织起来做一些学习性和讲座之类的活动,或者说联想之星,一起做。这两类的不论是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都能凝聚着一批人,因为他们都是有一致的目标,彼此没有冲突,又能听懂彼此的语言,所以他们在一起可以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形成一种彼此支持的小圈子。

《媒体训练营》:回望四年以前在做创新工场时,我当时在清华科技园采访你,那时你聊了很多想法,现在哪些想法实现了?哪些还没有实现?

李开复:创业者需要帮助,我们可以提供帮助,这点是别人实现不了的,当时提供的帮助模式,我个人可能认为参与进去,帮助创业者去做,但是现在感觉还不如退一步,退一步的话可以帮助更多的公司。

当年我看到一些创业者,他们本来有很大潜力,但是因为种种恶劣环境和没有人帮助,最后把可能得到的成功变成了失败,当时我也讲了几个例子,当时的反映就是我靠进来帮助他们一把,找20个公司,每年深度找10个公司,深度参与做到怎么样,慢慢的学习。

四年来我看到了中国创业者的素质在快速提升,他们独立操作系统是非常的高,学习能力增加的很快,还有一些事情其实是一回事,如果一个公司从小到大,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他本质上需要一个很强大的创业者,本来就不想要一个保姆,他可能会想,当我需要就来找你,然后你永远在那里来提供帮助,但是我不需要你参与我的业务。因为我要把这个独立的业务做大,强大的创业者一定这么想,就算你跳进去有帮助,这么做就造成重叠。

现在的模式就是当时的一个调整,第一,我们的服务和我们帮助的地方非常多,但是应该归在一个平台上,当你需要时候你来找我,然后我给你一些建议,但是千万不能参与你们公司,那样的话反而就会把强大的创业者降低。第二,我深度参与一个公司建设和运营,这种模式也不可扩张,一年就做5个。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账号“媒体训练营”(meitixunlianying)。更多精彩分享,敬请关注: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