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的帝国野心:万达的产业链疯狂扩张!
提到万达,熟悉房地产业的人大概都会情不自禁用“帝国”来形容它。无论是惊人的发展速度、庞大的资产规模还是越来越完备的产业链,万达无疑创造了一个神话。在每一次转型和“大跃进”式发展的背后,是其掌门人王健林的国际化野心。 “胆子要大,脸皮要厚。到了黄河心也不死,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这是王健林在多个公开场合说过的话。一路走来,他始终独辟蹊径、拒绝模仿。 万达核心“王健林” 提到万达,熟悉房地产业的人大概都会情不自禁用“帝国”来形容它。无论是惊人的发展速度、庞大的资产规模还是越来越完备的产业链,万达无疑创造了一个神话。在每一次转型和“大跃进”式发展的背后,是其掌门人王健林的国际化野心。 从住宅开发的顺风顺水到商业运营的如日中天,再到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进攻以及国际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在外人看来,王健林的每次转型和扩张都“如履薄冰”,但就是这些看似不可实现的冒险想法,王健林却将其一一变成现实。 而作为一个超级庞大的产业王国,万达的扩张之路上一直争议不断,关于出海、关于资金、关于速度、关于规模。就连最近的国足教练卡马乔下课,也让万达陷入舆论风波。作为这个帝国的掌门人,王健林已经习惯在聚光灯下驳斥外界的种种质疑。 工商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底,万达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持有万达商业地产53.533%的股份,王健林个人持股8.594%。由于王健林同时还持有万达集团100%股权,因此他本人实际控制的万达商业地产的股权比例达到了62.127%。 毫无疑问,万达是目前中国最出众的民营企业之一,就像没有人怀疑王健林是万达这个庞大体系最核心的人物一样。 近年高速扩张的万达,让业内感到多少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却是王健林个人风格的真实写照。 万达集团已连续五年收入环比增长超过40%,2011年集团总资产达到了1950亿元,收入1051亿元,其中万达商业地产2011年收入占到953亿元,仅一年新开发的万达广场数目就达到20个。 商业地产发家 王健林,1954年生于四川苍溪县元坝镇,1970年入伍,198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同年7月进入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两年后,34岁的王健林初入商海,成立万达集团并担任董事长。 企业成立之初,在得不到计划指标和土地的情况下,王健林把当时没人愿意做的棚户区旧城改造项目作为万达的首块试金石。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敢于冒险的性格,让王健林尝到创业甜头,旧城项目让他赚了1000多万元。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万达年房屋销售量已经占大连市房地产销售总量的两成以上,在大连房地产企业中脱颖而出。“从地区小公司到全国性公司,经受的磨难和被别人的鄙视,至今记忆犹新”,王健林曾在多个场合如此表示。企业成立之初,他曾为了一笔银行已经承诺的2000万元贷款跑了50多次,遭受无数白眼和冷遇。 而从住宅开发转向商业地产,是从2001年开始。“对于住宅来说,房子卖完了现金流就上去,卖不出去现金流就下来,很不稳定,更不要说国家政策调整的时候”。在正式进入商业地产之前,为了寻求稳定现金流的方式,王健林曾先后尝试过制造业、变压器、超市等多个领域,后来最终确定做不动产,因为“至少盖房子的那一半是熟悉的”。 王健林的商业地产之路并不顺利。从2001年到2004年,万达不断试错,曾做过222回被告,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天天跟法院打交道”。不过,十年以后,万达俨然成为中国的商业地产翘楚。 回忆起来当初第一次遭遇的最大不顺,是沈阳一个商业地产项目“3年打了222场官司”。“那段时间每天去公司什么事都不用做,专门应付打官司。”王健林当时就想,再过五年,如果还像这样老打官司,就撤出。 万达不但没有撤出商业地产,反而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广:开商场影院、杀入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 一年宣布一个国际项目 2012年,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并购全球行业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100%股权,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而自今年以来,万达的国际化步伐再次提速。 2013年6月19日,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7层,59岁的王健林站在这里,与他三十而立时的光景已不可同日而语。这一天,他宣布了在英国的两项投资:3.2亿英镑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以及7亿英镑投资建设伦敦万达酒店。这是万达第二次扬帆出海。 “以后大概每年会宣布一个项目”。轻描淡写的话语背后,是王健林二次出海的十足野心和信心。 时间回溯至2012年5月,同样的地方,万达宣布并购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此次并购合计花费万达31亿美元。虽然万达因此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但巨资收购、亏损现状以及经营前景,都让王健林饱受业界质疑。 高端与奢华,是两个新项目的显著特征。被万达并购的圣汐游艇公司是世界顶级奢华游艇品牌,为英国皇室专用品牌;而拟建中的伦敦万达酒店项目则位于旺兹沃斯区黄金地段,建成后将成为“伦敦最好的酒店和城市新地标”。 一开始就走高端和奢华路线,万达显然试图为海外旅游项目营造高起点,树立高端品牌形象。从根本上说,万达奉行这种策略是由“西强东弱”的行业态势决定的。 “对于前景,我当时也并不乐观”。王健林事后透露,按照万达的激励制度,曾提出允许2012年亏损2700万美元,但是没想到当年就盈利5000多万,同比2011年增长10%以上,在美国这样成熟市场环境下,这种增幅很难得。与并购AMC历时两年的曲折谈判不同,此次出海英国可以说“顺风顺水”。据王健林透露,伦敦酒店的投资是万达内部员工主动发现和推荐,公司只考察了三天就拍了板,“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王健林表示,万达此前计划在中国的三个沿海城市建设3个游艇俱乐部,每个俱乐部10艘游艇,而买30艘游艇的价格和收购圣汐游艇的价格差不多,因此在经过仔细研究后,万达决定直接收购游艇公司。同时他表示看好国内的顶级奢侈品消费市场。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