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是怎样被催熟的
【导读】“利用资本并购迅速长大,然后打包上市,这样一家教育培训公司,究竟能走多远?”早在2010年安博上市之初,《创业家》杂志对安博教育发起的质疑。如今这个曾经被揠苗助长的企业,最终还是没能走出他的衰败宿命。 6月12日,开曼群岛法院向安博教育(AMBO.NYSE)发出临时托管(Provisional Liquidation)的通知,并且任命毕马威(KPMG)为临时托管人,同时,法院还命令遣散安博董事会并赋予临时托管人(毕马威)控制公司的账目和 业务。据i美股分析师李莹表示,这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首次被判托管。且让我们来回顾下《创业家》杂志曾经的预言《安博是怎样被催熟的》 文 / 本刊记者 卢旭成 编辑 / 刘恒涛 北京时间8月5日晚上10点,安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安博)终于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发行1067万股,每股发行价10美元,募集资金1.07亿美元。安博成为继新东方、正保、弘成等培训企业之后又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 当安博高管们还沉浸于上市的喜悦中之时,业界对安博的上市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花了17.77亿元收购20多个项目,才换取2009年9亿多元的营收。”教育行业资深人士姜明杰认为,这代价未免太大。 “安博其实就是整合国内散乱的培训机构,然后再包装上市。绝对不是一家内生性增长的公司,长期投资价值没多少。”有人在新浪微博上如此评价。 这些质疑或许并非空穴来风。安博上市当天股价即跌破10美元发行价,报收于9.25美元,跌幅达7.5%;随后两日连续下跌至8.45美元和8.01美元,跌幅分别为8.65%和5.21%。 为国创业 1999年那个国庆,黄劲坐在天安门观礼台上情绪难以自抑。“我们就在天安门左手边的第三个格子。”黄劲说,在她周围,是李彦宏、邓中翰等24名来自硅谷的中国博士、企业家。这一年,教育部1996年设立的资助优秀海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的“春晖计划”和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合作,邀请25名硅谷留学人员归国。国庆之前,他们已经在各大城市进行了考察,在各大学演讲,并且受到领导人的接见。 10月2日,出席完50周年庆典的黄劲和其他团员一道,参加教育部举行的欢迎晚宴,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和副部长韦钰出席。觥筹交错间,两位部长感叹,他们做部长这么多年,中国软件都是被国外产品占领,教育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事,他们问现场的人,谁能回来为中国教育做软件。 “我是学软件的,父母都是教师,自己从小在校园环境里长大,有很深的教育情结,再加上国庆观礼后激情满怀,部长又在呼唤。”黄劲决定把在硅谷创办的安博软件公司搬回中国。 黄劲时年33岁,刚刚在美国结婚买房,并且在硅谷注册了自己的设计软件公司。出生于甘肃兰州的黄劲求学之路异常顺利,15岁考取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1985年和1988年分别获得计算机软件学士和硕士学位,1988年考取电子科技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联合培养博士,1990年赴美留学, 1992年即加入美国芯片设计软件公司AVANT!,成为创始工程师。她在硅谷就是活跃分子,组织了一些协会,每个周末请成功人士作演讲,聚集了一批硅谷的华人精英。1998年,美国旧金山总领馆与中国教育部国际司组织了第一个硅谷“留美博士、企业家合作考察团”,当时的团长就是黄劲。 2000年,正值互联网泡沫爆发,有硅谷背景的黄劲用20分钟就拿到了七八百万美元的投资,回国创办了北京安博教育软件公司。朱林是黄劲回国后招聘的第一批员工,2000年进入安博,他记得当时安博在北京望京科技园有一大片办公区,在北京理工大学附近也有一层办公楼,能容纳200~300人办公的楼层,当时“空荡荡的,人很少”。 “我犯了创业的两个大忌,首先是换了环境,从硅谷回到中国;其次是换了行业,以前设计软件,突然来做教育,而且没有人脉。但是年轻没有失败。”黄劲在一次大学讲堂里,回顾自己创业的历史,这样鼓励那些渴望成功的学子。 事实上,黄劲并不是完全没有人脉。据黄劲自己说,当时她几乎每个星期都去找教育部的领导,说服教育部成立了远程教育标准化委员会,安博是副主任单位。朱林告诉《创业家》,安博的一个副总原来是教育部外事司某处的处长。他说,当时安博什么产品都没有,黄劲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教育部发文让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学校购买安博的产品。为了尽快拿到某个批文,黄劲让她的员工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给某处长打杂一个星期。 “当时我的朋友在一个跟安博做同样业务的公司,负责校园信息化平台软件的销售,在竞争一个项目时败给安博。” 资深业内人士姜明杰说,朋友托人一打听,才知道安博有很“深厚”的背景。 “黄劲跟教育部原来的某领导比较熟络。”长期跟踪报道安博的行业资深媒体人李英向《创业家》透露。也有媒体曾经报道,早期安博得到了教育部一笔基金的支持。 姜明杰告诉《创业家》,2000年~2003年间,安博主要做教育软件平台,包括教务管理软件等,做得一般。“有一次,通过教育部的关系,安博拿到了中国地质大学一个网络教育平台项目,结果做到一半就做不下去了。”姜明杰说,中国地质大学没办法,只好自己聘人将项目完成,但用起来效果不好,最后不得不更换新的平台。 “安博的软件有一些个性化管理,比如在教育视频方面,这一小节里学生有一遍不会的,它可以标记下来。上完一堂课后要做题,做完后哪些是错题,系统也可以给你摘出来。”某培训机构老总康研说。2000年黄劲从美国回来时这个软件还算有卖点,后来这些技术就很普及了。 朱林告诉《创业家》,其实即使安博的教育软件业务做得再好,也不会成为一个大公司。当时教育软件平台的技术没有成熟,后遗症相当多。教育软件卖得越多,后续服务成本越高,利润相当微薄。 安博后来每年靠卖教育软件有一两千万元的收入,黄劲意识到教育软件行业在中国是“没机会”的。2003年她决定不再卖教育软件,转型教育服务。 “公司有一两千万收入,维持是没问题。但是做一件事,要不你有很好的结束,要不你就真正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大,维持其实是最大的伤害,你的时间成本其实非常大。” 黄劲告诉公司高层这个决定,高层都愿意减薪支持。2003年,安博转型做教育服务,公司账上当时只有几百万人民币了。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