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华为手机2倍小米了!让互联网思维情何以堪啊!
小米进入手机行业时,对行业领军苹果进行了模仿,对其营销推广手法进行复制(发布会及媒体传播推广等),在国内同行中,算是开了先河,同时,以价格对中端及低端市场进行满足,也是国内较早行动的,无论是其开始性价比市场,还是价格进一步下探、收割原来山寨机占优的低端市场(中国的千元机市场并非小米所带动,山寨机一直在这个领域耕耘,具备很大份额,应该说,小米的替代,实现了千元机市场的品牌化),都是行动较早的! 当时具备竞争对手不足的大环境风口优势、以及传播推广、价格性价比优势,都让它在面对国内对手时具有非常明显领先优势,也对手机行业做了贡献,成就了它的传奇,但市场总是动态变化。 目前,过去竞争优势不再,内功急需提升 但是今天,小米面临的情况复杂程度已经远超过去。 首先,换机潮结束、智能机高速增长不再,大环境风口优势不再 目前,大佬们已占去大部分份额(新三巨头苹果、三星、华为分别3.2亿部、2.27亿部、1.08亿部,占据2015年全球手机销售一半份额,达50.79%,2015年全球销售12.92亿部,三大巨头达到5.53亿部),同时众多黑马也占据了不低的份额,例如国内狼性双子星OPPO和ViVO的销售之和也突破9200万部,还有联想、中兴等销量也不敌的对手。关注创业创富微信:CYCF99,带你创业致富。 其次,小米传播推广优势、价格优势不再 在小米的成功之后,它所复制的苹果推广模式(发布会及媒体新闻传播)已纷纷被国内同行复制,成为国内手机营销推广的标配。 而它的价格模式,无论是性价比的中端小米系列,还是低端的红米系列,都在遭遇严重的围剿,除了华为荣耀系列2年销量过4000万的凶猛,这两年国内上量迅速的魅族,以及2015年上市的乐视都在低端价位(千元机)冲击小米。这些都导致小米过去的传播和推广优势不在。 整体而言,小米过去崛起的优势条件已经不再,相对的就是过去迅猛增长、在短期内先发获得的用户优势,让他还能在一段时间内相对一些品牌保有优势!否则,如果是在同一起跑线竞争,它面临问题比现在要严峻的多。 此时,它也将和所有参与其中的手机厂家面对一个的新的竞争状况:风口不再,拼内功的时代到来(风口过去后,企业内部实力成为决定能否发展、争夺到市场的关键,实力不够的会掉下去摔死,实力强的依然屹立潮头),所有的竞争会回到原点——产品力的竞争上。 很遗憾,在过去的几年中,小米并没有把产品这方面的竞争力很好的提升起来,没有和对手拉开差距,也是它如今陷入容易受冲击、被动局面的重要原因。 被称为国内手机新四大巨头“华小欧维”(华为、小米、OPPO、ViVO)中的另外三个华为、OPPO、ViVO之所越来越强,成为国内最赚钱手机三巨头,就与他们在产品上出色有关,产品卖低价很容易,把价格拉下去即可(近两年竞争手机从千元机到699元、甚至是499元、399元),但是产品想卖高价,可不是只把价格标高了那么简单,对产品外观设计、工艺要求很高,就跟服装想卖出高价,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达到一定档次一样,而不是简单标了高价就能卖出一个道理。 小米必须面对这个新的形势,强化自己在产品方面的竞争力,可以说,小米在营销推广上的能力,在国产手机里依然是领先的,如果其产品力能达到其推广力这般水平,那么竞争力将会很强,而现在这个短板还是需要提升! 2)虽然产品多元化,但产品多元化增速不及主力业务下降速度 目前,小米除了手机以外,已经做了众多产品,大到电视,小到插座、净化器、还有最近的电饭锅,甚至T恤,且不说这众多的产品线稀释了小米的品牌形象,而且实际上这些产品的销售还是要依靠手机,借助于手机的消费者来实现延伸消费,实现品牌效益最大化。 小米多元化模式,是通过手机带来用户,然后在手机的用户基础上,通过向他们售出其它产品扩大收益。 从商业角度出发,在主力业务基础上,进行品牌延伸,丰富产品,实现品牌、用户效益最大化,是商业常理,在通过一个产品打响品牌知名度,占领一部分用户,切割一部分市场的基础上,推出更多延伸产品,实现品牌延伸、业务延伸的目的,获得效益最大化。 但是,这其中,对于小米而言,它的手机业务是其所有基础的城基,其它产品的消费都建立在它手机用户基础上(其它的产品目前还承担不起构建小米商业城基的实力,这也是手机依然是营收主力的重要原因),都是在进行手机用户变现效益的最大化,可以直接点说,小米手机用户的数量直接决定它多元产品的空间,如果手机主力业务扩大,那么多元化产生的消费就会比较乐观,可一旦,手机主力业务受到冲击,它的多元业务发展也将受到冲击! 而目前,小米的主力业务并没有达到行业垄断地位,也没有达到高枕无忧的状态,而且主力业务营收下降的速度,是多元化营收增长速度所赶不上的。 在2015年,小米虽然在手机上从6112万部到了7000万部,增长了880万部,但是均价下降,手机营收比2014年下滑,而其它业务,无论是多元化的产品,还是互联网服务,都没有弥补手机营收的下滑(毕竟手机无论是产品单价,还是销量级别都远高于新业务的营收),例如其曾以前宣传、并寄予期望的不只靠硬件、而且通过软件赚钱的互联网软件服务,在2015年达到约5.64亿美元,未达到此前的10亿美元的目标。 这是小米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一方面,多元业务营收增长速度不及主力业务下降速度;另一方面,因其它业务依靠手机业务而生,主力业务下降实际上还会进一步影响新业务增长速度,毕竟主力业务如受对手冲击而下滑,那么手机用户减少,将意味着延伸客户基础减少。 虽然,在主力业务用户基础上进行产品延伸,实现效益最大化没有问题,毕竟多元化并非不可做,但是主力业务的竞争力一定要强化,它是一切延伸的基础。如果小米的主力业务强化,也意味着其延伸业务的空间更大。 所以,目前小米主力业务竞争力强化极为重要,其产品力强化对小米帝国未来极为关键!如果能在手机产品力上获得提升,不仅是手机业务能获得提升,而且建立在基础上的延伸产品销售也能获得提升。 不管什么时代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