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一年亏掉几千万已经不新鲜这些钱都去哪儿了?
|
2015 年 9 到 11 月,赶集网旗下的瓜子二手车,宣称在全国一二线城市投了 2 亿元广告。另一家优信二手车在好声音决赛里则为了 60 秒广告付出了 3000 万元,随后又以 1.8 亿拿下了《奔跑吧兄弟 3》的爱奇艺网络独播冠名权。为了争夺用户的目光,人人车则花重金请来了明星黄渤来做代言人。 同时,应用商店推广位的价格也水涨船高。2014 年魅族应用中心的首屏大图广告位还是 6000 元/天,如今同样的位置,价格已经翻了 9 倍,达到 55000 元/天。 而 360 应用商店也差不多,同样的广告位报价也已从 2014 年每个工作日 14000 元,涨到了如今的 55000 元/天。 烧到最后,为的是垄断 不管是像嘟嘟那样给折扣券,还是像 Uber 那样补贴司机。本质上都是用更低的价格吸引用户,同时用更高的价格吸引手艺人。 如果公司自己想赚到钱,只能取其一。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打车、外卖、团购之类的生意,前几大公司都还只能靠倒贴钱同时满足两方。 烧钱参与者所看重的也都很简单,如果竞争对手撑不下去,它们便能垄断市场。到这时候,盈利就有希望了。 在美国市场,Uber 已经做到了这样。它也曾经靠低价补贴抢市场,虽然从未到中国这样的力度。甩开对手后,Uber 便开始从司机那儿抽更多钱。今天 Uber 在美国市场已经盈利。 Uber 低价专车服务 UberX 在旧金山的变化 2012 年 7 月UberX 服务推出(类似人民优步),Uber 从中抽成 20% 2014 年 1 月UberX 资费下调 20%,Uber 从中抽成下调到 5% 2014 年 7 月UberX 资费下调 25%,Uber 倒贴司机 2015 年 9 月UberX 抽成上涨至 25%,此时 Uber 已遥遥领先竞争对手 如果烧钱大战看不到头,公司和投资人就会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并购。当处在行业第一、第二地位的两家公司融为一家,互相烧钱也就没必要了。市场份额排在后面的公司也很难与合并后的新巨头竞争:这个市场就被完全拿下了。 不过即便能够走向垄断,烧钱也是有代价的——烧得越多,创始团队、投资者在上市后能够拿到的回报就越少。 过去的一年里,许多企业的合并都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完成的。滴滴和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58 和赶集、携程和去哪儿、蘑菇街和美丽说…… 但烧钱还是停不下来 本来通过合并,然后朝着 Uber 美国的方向前进,也许就能实现创业公司们想要的最终结果了。 但 2015 年的合并结束后,市场的竞争并没有结束,因为百度、Uber 来了。 在美团和点评合并后,百度发言人郭怡广就评论道:“合并仅能说明美团和点评将百度糯米视为严峻的威胁。补贴会因此降低或结束吗?他们得先打败百度才行。” 2015 年中的百度糯米“会员+” O2O 战略发布会上,李彦宏就在台上宣布称:“昨天看了一下,百度的账面上还有 500 多亿现金,我们先拿 200 亿,来把糯米做好。” 李彦宏也确实花了不少钱。根据百度前几天发布的 2015 年财报,它的交易服务(主要就是百度糯米和外卖)一年就亏了差不多 41.9 亿元。 除了百度自己的钱,他们还会通过外部融资来为补贴提供资金支持。它的子公司百度外卖在 2015 年融资 2.5 亿美元,不到半年的时间又在寻求 5 亿美元的新融资。 而滴滴出行的主要竞争对手 Uber 中国则在一月完成了 B 轮融资,总共 20 亿美元。 烧钱大战一时还不会结束。 今天,你可能每天早上叫着 8 块钱的专车上班、中午吃着 15 块送上门的午饭、周末花 39 块就能做个上门美甲。 但让这些几年前难以想象的低价成真的,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技术突破。最终,总会有人为此埋单,不管是倒下的创业公司背后的风险投资,还是上市后高估了企业表现的股市投资者。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