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联想与小米:全民偶像or全网公敌

发布时间:2014-01-15 06:25:43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联想与小米,这两家超有范儿,但风格迥异的中国企业,在各自光辉的大道上,身上始终背负着偶像与公敌的标签。

文/老凉

联想与小米,这两家超有范儿,但风格迥异的中国企业,在各自光辉的大道上,身上始终背负着偶像与公敌的标签。

1月9日晚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联想的事迹,这个报道名为“联想来袭:老牌科技公司的创新步伐”,时长3分零6秒的时间,报道指出,当年联想靠PC起家,经过奋斗夺得全球第一名,但是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30而立的联想遇到了新挑战。创新,是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和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挂在嘴边的关键词。

联想一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中说到:“今天在几亿人的眼前,明天出现在几亿人的手中。”这句话代表了联想人的一种积极奋发的乐观心态,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联想人对未来的憧憬。

新闻联播中谈到联想在移动互联网中的挑战,创新是联想高层领导人总结出来的秘诀,这包括技术产品创新,当然还包括模式创新,而联想的模式创新就是向互联网转型,向互联网转型自然而言就要碰到一家公司——小米。

如今,有太多的公司转型互联网,而且大部分公司都以黑小米为己任,以打倒小米的光荣使命,但是真正做到的有几个?

而立之年的联想,如何看待这个成立刚刚几年但估值已经和自己市值匹敌的“小”公司呢?

在新闻联播中,联想的Yoga平板电脑和茄子快传作为创新的典型再一次被提及。其实,这一个产品一个应用仅仅是联想创新的缩影,借助这个机会,我们不妨来全面了解一下联想的创新战略,以及它转型互联网过程中与小米交织的关系。

第一的动因:创新三要素

近日,在位于北京北部上地软件园的联想北研一间大会议室,举办了一场由中科院宣传处组织的联想创新研讨媒体沟通会,会议的主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联想集团工作报告上做出的重要批示,探讨联想的创新。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会上分享了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及创新战略。如今,联想正在积极进军PC+市场,然而在转型的道路上包括取得全球PC第一名的过程中,遭到了很多质疑,尤其是其业务模式与当下流行的“小米模式”之间的PK更是成为热点话题,这个时刻,从杨元庆的谈话中,或许我们能够看到联想取得辉煌成绩的原因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何在。

杨元庆把联想成功的根源归结为创新,他表示联想的创新来自三方面:技术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文化创新。

这三个方面听上去很虚,但是挨个解释解释就变得生动起来。杨元庆说,对于技术产品创新,联想不惜血本。当然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如今的PC不像以往,硬件由OEM来做,软件是微软来做,应用则是微软认证、授权给软件厂商来做,但是今后则不一样,联想作为PC的领导者,会带领PC走向新时代。未来消费者会看到更多的联想创新成果,尤其是在应用上的创新。

去过联想北研的人会看到,一楼大厅的左右两边墙上陈列着密密麻麻的专利证书。每年研发投入5亿美元,如今想在全球拥有11000个专利。

本周,CES2014正在如火如荼地召开,联想在会上发布了ThinkPad New X1 Carbon、Yoga 2 Pro、Horizon 2、VIBE Z、ThinkPad 8平板电脑等创新产品,其中ThinkPad New X1 Carbon获得了“创新设计与工程奖”等奖项,到现在为止联想共获得42项大奖。在2013年CES上,联想产品共获得了50项创新大奖。

谈到应用和体验方面的创新,杨元庆又举了茄子快传的例子,此前在11月份联想Yoga 平板电脑的发布会上他就演示了这个应用。据介绍,茄子快传是联想在技术产品方面创新的一个代表,它已经有了5000万用户,每天下载量在50万以上,它不仅可以再联想的手机平板、电脑之间快速传输文件,更可以在iOS和PC等更多的设备之间传输,其速度是蓝牙的60倍。

在业务模式创新方面,联想经常提双业务模式,之前这个模式讲的是针对政府、企业客户的关系型业务模式,而针对消费客户推行的是交易性模式,这种双业务模式让联想击败了惠普、击败了戴尔、击败了宏碁。而最近,联想开始推行线上、线下的全新的双业务模式,这也是联想前不久全面启动互联网战略对原有双业务模式的升级。

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把这种新模式比喻为“右手画圆,左手画方”,这不禁让人想起《神雕侠侣》里面的老顽童和小龙女。

陈旭东称,联想又遇到了类似十年前的发展机会,原有的线下渠道专卖店营销模式对于一部分客户群体仍然有效,但是一二线城市的影响力却在下降,互联网营销逐渐成为主流。针对这种趋势,联想推出了新双业务模式,一方面坚守原有模式,第二就是积极拓展互联网业务模式。

在央视新闻联播的画面中,杨元庆在去年底的Yoga平板电脑发布会上的说的一句话铿锵有声:联想从未停止过创新。

避不开的小米模式

谈到互联网模式,小米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开的角色。小米还没有上市,但是其估值已经达到了100亿美元,一个刚起步几年的企业,居然和奋斗了30年的联想处在同一个市值水平上。这让人情何以堪?尤其是让联想情何以堪?

联想已经成为全球PC市场的第一,但是取得这一成绩经过了太多坎坷,相比之下,小米的发展显得顺风顺水,速度惊人。在前不久的央视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和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居然打赌,5年之内,营业额会超过格力,为此两人打赌10亿元人民币。

我们先不谈雷军和董明珠作为公司的最高领导人,在中国最大的电视媒体上公然打赌,是否合规,我们只看一个方面,那就是什么让雷军拥有如此的底气,什么让雷军如此“狂妄”,以至于可以向格力叫板?

1月2日,雷军在微博上公布了小米的2013年业绩,我们来看看:“小米2013年业绩:1. 销售手机1870万台,增长160%,超额完成了年初供货 1500万台的承诺。2. 含税销售额 316亿元,增长 150%。3. 12月当月,销售手机 322.5万台。我们再次承诺,2014年全年至少供货 4000万台!谢谢!”

那么,格力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

2012年,格力营收为1001.1亿元。有分析预测2013年的营收将达到1200亿。

单从营收的体量上而言,格力相当于4个小米。但是小米的增长速度为150%,远远高于格力。作为背景,格力2012年增长为19.8%。

人们在议论和预测到底谁能赢的同时,也关注到一个话题:董明珠与雷军打赌的背后,事实上是格力与小米的对决,更是传统制造企业与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对决。

而联想作为PC+的倡导者,近段时间也多次被业内人和小米联系在一起,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手机是PC+的重要产品线,而联想成立的Digital Marketing部门以及其全民互联网化的热潮,都与小米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