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小心了,互联网下一个会灭了谁?
回到商业的本质:有人提供产品或服务,有人使用。因此,简单来说,商业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环节: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先说传递价值。 传递价值可以解构为今天广受认同的三个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互联网首先攻占的,就是通过自身的效率,缩短或者重构“传递价值”的商业价值链。过去这些年,谁最先被“解决”了? 第一批被挑战的是传统“信息中介”,比如传统媒体,以及依赖于传统媒体的衍生行业,比如传统广告、传统公关。当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得时,传统媒体的中心化、时延性的中介价值,迅速贬值。信息中介产业迅速重构,广告行业快速与时俱进。 传统媒体之后,是零售业 淘宝蓄力10年。10年前很多人不屑一顾,网上没法试穿,谁会买鞋子买衣服?看双十一的销售中的服装、鞋子的排名,他们不说话了。今年阿里销售额能到2 万亿人民币吗?而全国的零售业规模才10多万亿人民币。马云与王健林的亿元豪赌,说网购规模能不能超过零售业50%。虽然今天不能定论,但很多品牌大幅度 关店、商场人越来越少却是事实。最显眼的迹象是,沃尔玛开始关店了。王健林的“万达模式”是,以沃尔玛为中心,发展包涵餐饮娱乐的商业综合体。沃尔玛不是 被淘宝打败,也不是1号店,而是被一种新的业态所革新。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沃尔玛也必然要改变。 另一种流通巨鳄是苏宁大卖场。苏宁的盈利模式是,一方面大量开店,获得巨大的用户,另一方以此获得和供货商的强大谈判优势,获取差价,和资金滞留。还记得吗,很多年前,很多电子产品宣布:我们从未授权任何网站出售我们的正版产品。现在来看,那是对现下传统渠道的一种保护,一种挣扎。而眼下,已经很少有人 怀疑京东卖的不是正品,京东的价格,也已经变成网络零售价格的标杆,这时也倒过来逼迫了苏宁电商化。苏宁开始强调线下必须与线上同价。苏宁正式打响O2O 之战。 另一个有趣的反击来自红星美凯龙。双十一的时候,一条来自红星美凯龙管理层的微信,在网上引发众议纷纷。微信内容显示,这位高管要求管理团队禁止线下店与线上电商的旗舰店同步合作。这一趋势的结果是,消费者会把线下店变成陈列店,但线下店也因此减少了销售收入,红星美凯龙也将大大减收营收分成。这是从根 本上打击了红星美凯龙的盈利模式。与之相反,银泰百货在双十一的时候鼓励线上线下同价,他早就意识到这是没有办法抗拒的未来。作为马云的好友,沈国军可能早就意识到了,迟早变革将会颠覆现有的商业根基。 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行业都将被互联网打击。 第二批被挑战的会是谁? 2013年,互联网集中地重大地打击了金融业。马云再次打响了第一枪,百度、腾讯随即跟上。身后更是一群互联网饿狼。 首先是存贷业务。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存款和贷款利差,阿里巴巴掌握了很多企业的交易数据,这就可以更合理的评估风险,通过蓄势已久的阿里小微金融,提供小额贷款。另一头,阿里今年决定撕下伪装,用支付宝和余额宝来吸储,向银行正面开战。余额宝出现后,支付宝不再是中间工具,而是变成了资金池。余额宝提供的 其实是一种非常普通的金融服务:货币基金。但是,绝大部分普通人只会把钱存在银行,不知道什么是货币基金,他们只知道买了余额宝比活期利率高,买完了还是不知道什么是货币基金,但是却已经完成了个人资本投资。而,阿里,则成功的转移了数以千亿的活期存款。 然后是信用卡业务,它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刷卡的手续费以及分期付款的利率。现在包括拉卡拉在内的很多第三方支付都在抢食这块蛋糕,阿里当然也不会坐视。淘宝手机客户端推出一个功能叫“淘点点”。目前很多餐厅都配备wifi,手机接上wifi,可以通过淘点点直接点菜,点完拍下桌上的二维码,菜品就会直接送来。吃完之后支付宝直接付费。这群互联网“解放军”正在用打土豪分田地的气势一块一块吃掉银行的几十年来安享的蛋糕。支付宝会逐渐把银行架空为一个“管 道”。 银行将面临和苏宁眼下所面对的一样的境遇,线下网点会从优势,迅速变为包袱,银行可能也终将走向O2O,网点也将变成线下体验店,但是,跨界的“万科社区金融”已经等在那里了。 第三波是物流的重构 如果有一天支付宝的交易能够占中国零售的50%,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物流相当一部分都是由支付宝驱动的,这就是马云最具战略前瞻的地方。又是马云,还是马 云。马云和沈国军的菜鸟网络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开物流中心,根据天猫上的数据,可以精准的选取主要物流节点,除了物流,还可以根据各城市的精准需求,开天猫实体店,变成新形态的商业地产。菜鸟物流的愿景如果成功,将有可能会垄断中国的骨干网络,发货的顺序和时间都将使最优的效率,达成全国任何地方24小时到 达的承诺。大数据的威力。如果菜鸟能够做到这点,其他快递公司要么差异化,要么就会沦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 不管最终的物流竞争形态变成什么样子,必然会产生全国任何地方点对点24小时抵达的业态标准,这将进而刺激了信息流和资金流。这三流打通将会像水一样流畅。 于是,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环节都将逐渐被颠覆,或者边缘化。 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本质上大部分是传递价值,而以往这些渠道分走的利润,在今天的效率来说,是过高了。当传递价值被重构之后,互联网将真正地进军传统产业,重构商业的源头:创造价值端。 那么,未来,互联网这种如同龙卷风般的变革将会进一步向哪些方向席卷?如果用一句话归结,那就是:互联网将会找到一切拥有不该属于该产业模式的高额利润,并把他们拉平。信息不对称,超高的品牌附加值,都是互联网解放军的目标。 比如传统教育行业,新东方将会遭遇巨大的危机。新东方至今主要还在用一种非常传统的模式在运营产业,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单项数千元的课程可以人满为患,但当互联网可以极大提高培训效率的时候,谁还会长途跋涉去北京上海付费去课堂上听老师讲笑话?新东方最值得警惕的对手,可能就是沪江网。 下一步,哪些传统产业将会被重构?有三个方向也许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那些购买可以发生在生产前的行业。 定制化,反向购买。一切面对消费者的生产行业都有可能被重构,比如女装厂商、电视、冰箱、房地产等。这里面孕育着巨大的机会。沟通及其顺畅后,购买行为可以发生在生产之前。2C之后,将是2B。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