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配送?亚马逊是怎么愚弄了电视媒体
说了这么多,单单从物流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无人机”这场讨论,并未考虑到大众对新技术的信任和接受情况。假如有一个孩子被无人送货机给碰伤了脸,那么贝佐斯的损失就更大了。即使是电子商务的竞争再激烈,采用无人机送货的方式,是否值得亚马逊在考虑到安全问题之后仍然愿意尝试呢? “无人机”的确有,但那是用来管理仓库的…... 毫无疑问,亚马逊对于这些问题都有所考虑,而且考虑的要远比我们考虑的还要详尽。如果说哪家公司更擅长使用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能力来解决问题的话,亚马逊显然是光荣的一员。而实际上,亚马逊已经拥有了无人机配置。在2012年,亚马逊花费7.75亿美元收购了Kiva Systems,这家公司正式专门生产仓库无人机的厂商。在很多仓库操作中,这些无人机显然比工人工作效率更高。 但是问题的关键则是,正如《60分钟》节目中报道的那样,亚马逊的仓库系统最主要的还是由那些训练有素的员工来管理。 我并不是一个不接受新技术的人。对于采用无污染的无人机取代穿梭在马路上的卡车这样的想法我十分赞成。而这样便捷的方式,完全可以让我不用再亲自去仓库自提,要么还得苦苦等待货物的姗姗来迟。还有一点,这样的送货方式真的很酷!Facebook产品经理Sam Lessin预言,无论是无人机网络还是地面的交通网路的发展都会逐步削弱消费经济模式,当获取变得如此简单,强调拥有归属便失去意义。Lessin先生在Facebook主页上写道: “无人机(自驾车等)是分享型经济的关键,在这种经济模式下,人们不再需要拥有某样东西。当人们需要某些东西,他们就发出请求。当用完之后,则直接还回”。 亚马逊这一次的设想,显然是与分享经济背道而驰的。这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大实体,依靠着传统美国消费主义的购买和销售模式来发挥作用,采用无人机配送,对于当下的亚马逊而言,显然不是未来的方向。亚马逊需要的是“网购星期一”的新闻效应,这一动机由于60分钟节目的无鉴别能力的帮助,变得异常成功。对于这个网购狂欢节,亚马逊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帮助就成为了当仁不让的舆论中心,新闻本身成为了最好的市场推广。想想《60分钟》节目堪比中国《焦点访谈》一般的广泛受众,这些受众群体同时又是电子商务的主力军——网购用户,自然打开亚马逊购物,多么直接的转化率! 作为一个超越了传统胜负观念的公司,亚马逊的营销做得天衣无缝,让对手望洋兴叹。今天有人谈论沃尔玛吗?Target?或者Costco吗?巧妙的通过一段80秒的营销视频——在CBS 60分钟节目中播放,并不需要一分钱的广告费。 而在这个网络星期一网购节中,所有人都谈论这亚马逊,多棒啊!电视媒体们,多傻啊!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