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两张王牌的触宝科技 为何上了美国巨头的“黑名单”
近几年,“337调查”频见于报端,已经演化成了美国企业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美国最省钱省时的法律途径。不过在中国企业眼中,它却是“比反倾销更可怕的无硝烟战争”,因为一旦被卷入其中,面临的最大可能性往往是败诉或妥协。在已判决的“337调查”案件中,中国企业败诉率高达60%,远高于世界平均值26%。 令笔者意外的是,在最近一起国内小创业公司对阵海外巨头的反侵权案件中,竟获得了337调查的胜利。触宝科技因此成为中国首家软件产品“337调查”胜诉的公司,这也是中国首例手机输入法国际诉讼案。在这场长达一年之久的诉讼战中,尚处于创业初阶的触宝科技,面对的是全球输入法和语音识别领域的绝对巨头Nuance公司。虽然最后的结果是触宝获胜,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触宝成了Nuance的眼中钉? 笔者认为,归根结底, Nuance或想借收购触宝进军中国市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高速发展,远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也让Nuance这样的国际输入法公司看到巨大市场机会。但中国输入法试产竞争激烈,光搜狗一家就占了近七成份额,此外还有百度、QQ等巨头利用渠道优势进行瓜分,剩下的份额少的可怜。 靠常规手段进攻中国输入法市场并不靠谱。早早走出国门的触宝市场透明度高,可以看出其目前的策略是在主攻海外市场的同时,在国内市场依靠另一王牌产品号码助手从缝隙里切入输入法市场。这极有可能被Nuance视作开辟中国输入法市场的最佳切入点。因为输入法和号码助手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都是系统级应用,用户体量大,粘性强,使用频率高,且解决的都是用户沟通问题。 作为在语音识别技术方面的国际巨头,Nuance公司不仅是苹果siri的语音供应商,而且在该市场,全球80%的语音识别都采用了Nuance的引擎,连央视春晚的呼叫中心也使用了该公司的技术。可是就是这样一家在全球都很牛逼哄哄的公司,却喜欢通过诉讼手段削弱那些具有创新力的竞争对手,以便用一个极低的价格收购它们,或者让它们破产。美国《Business week》曾专门对此有专门报道: 在过去十年中,Nuance起诉了8家公司专利侵权,但没有赢得任何一个判决。在至少4起诉讼中,它收购了被起诉的小公司。 面对这样一家惯用侵权投诉,并屡次达到收购目的的超级巨头公司,是什么原因让触宝科技这样一家“小小的”初创公司敢于应诉?是头脑发热还是另有隐情? 笔者注意到触宝CEO王佳梁说的一段话:“之前我们的客户一直担忧如果被Nuance这样的海外巨头告了怎么办?这么小的公司突然挂了怎么办?现在告也告了,我们还在,他们的疑虑反而消除了”。从这句话里面能看出,这次触宝科技应诉,并非头脑发热的举动,而且要借助这次事件,给自己的用户、合作伙伴等一阵强心剂,保证自己不再受到巨头公司的威胁,这是对自己产品的绝对信心! 有数据显示,触宝输入法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已拥有了1亿多用户。同时,凭借其出色的创新能力,产品用户还在不断的上升。比如,触宝输入法前不久发布的海外版TouchPal X,在上线72小时内,就攀升至工具分类的榜单之首,并创下了三天累计下载超过100万的成绩。另外,触宝获得海外运营商的认可,触宝输入法海外合作的厂商运营商已超过几百家,与中兴、华为、HTC、索尼、沃达丰等全球知名企业都保持着合作。近日又屡传触宝要与梅赛德斯-奔驰和索尼智能相机等设备展开合作,玩起跨界试水。另外,触宝号码助手在中国拥有千万级的用户基础,目前与微信平台、三星手机都达成了战略合作。 这场诉讼战,触宝接下来,不是为自己而打,而是为了自己的用户和合作伙伴,而最终的结果,也给了一个很好的回报。几番折腾花费了百万美金,不过这次事件影响这么大,也算做了次“活广告”。这次触宝可谓大出风头,虽然成功从国外巨头口中“幸免于难”,但是不要忘了国内还有众多的巨头虎视眈眈。前文提到的,国内输入法市场,搜狗一家就占据了至少7成的份额,剩下的争夺比之海外市场更加惨烈;同时笔者认为,国内应用市场是个渠道为王、营销造势的市场,触宝号码助手虽然凭借着自身良好的使用体验和不断的创新性笼络了一大批忠实用户,但是这还不足以抵制各大佬们的打压。 触宝这家初创公司,核心的专利技术,良好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性,是他们手上的两张王牌,这两张牌让他们上了海外巨头的黑名单。笔者也相信,触宝肯定也在国内巨头们的黑名单上。对于这位后起之秀,大佬们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而触宝又会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国内竞争,是借着这次胜利以小博大来争夺国内市场,还是暗自积蓄力量应对竞争,这些尚不确定的因素终将演绎成一盘精彩的对弈。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