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双十一】24小时实战手记
24小时现场观摩,十个维度、四个关键词、三个结论,还原这一场中国商业史上罕见的全景图。 单日销售350亿,总成交1.7亿笔,客单价205元,手机淘宝成交占21%。 这,就是刚刚结束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最重要的年度大促销----“11.11”网络购物狂欢节的成绩单。 今年的第五届“双十一”,正是阿里巴巴集团暗战香港证券交易所,谋求巨额IPO的尖峰时刻。马云也在近日与国家领导人的座谈会上放出卫星,称活动要打破300亿。活动被居然之家等19家实体商场巨头集体封杀后,天猫紧急叫停。种种理由,让这次双十一聚焦了业内外的目光,几百家海内外媒体齐聚杭州阿里巴巴总部,美国媒体都派出了电视台。 丰田有一个著名理论叫“现地现物”,简单说就是要接地气。作为一个战略营销者,我接受了阿里老同事的力邀去现场旁观。下面试图通过十个维度、四个关键词、三个结论,还原这一场中国商业史上罕见的全景图。 【1、野蛮增长的网购数据】 阿里巴巴公司的现场大屏幕数据显示,首分钟天猫支付宝成交额超1亿,半小时内超过40亿,13:20就打破了去年192亿的记录。所有记者都紧盯着大屏幕,上面不断闪烁的数字表示:每分钟几千万东西卖出去了,几千个包裹发出去了。涨,不可阻挡地涨。 在这样庞大、虚拟的数字世界中,人难免有一种虚幻感,正如《金刚经》中佛祖所云“如梦亦如幻”。一个专程来考察的资深商场业者在喃喃自语:几万件货、几亿元好像玩一下。 这么惊人的数据,难免被外界指责存在刷单、注水。刷单,是指以作假的方式提高销量,不需要进行实际购买。昨日,又有包括m9在内多家店出现了刷单行为。据参加过双十一的资深电商人士向我透露,早期因为无需走物流虚拟物品(如充值卡)容易刷单;后来,主要品类的许多服装、数码卖家。“现在活动越做越大,大部分成交应该是真的。”其实衡量真假很简单,每一笔销售都要自动开发票,吹牛要上税,刷单就下来了。 【2、追捧的互联网原住民】 如此狂野的增长背后,是狂热追捧的网民。有人说,任何节日中国人都能过成勾搭节,中国商人都能过成购物节。双十一就是一个例子。 5年前,当淘宝网发起“光棍购物节”的时候,许多人还觉得是一个小打小闹的营销噱头。5年后,这个饱含草根精神和互联网特色的网络购物狂欢节,在年轻网民的追捧中,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终极PK”。 这是因为,生于1985年以后的中国年轻人正在成为社会的未来主流消费人群。这帮人一开始上高中、大学,就有互联网,他们觉得互联网就像水、电、空气一样自然。他们是互联网真正土著的一代,他们的购物习惯完全是网络化的,我见过许多连酱油醋卫生纸都在网上买的!这批人,加上网络能力很强的80后、75后,人数超过一亿人! 双十一,正是他们购物能量的一次集中释放。这种强大的习惯,正在形成一个呼啸而来、试图裹挟一切的商业势能。 【3、愤怒反击的实体商场】 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了如此量级的用户,马云自然底气十足。今年天猫索性直接把炮口对准了传统商场,试图绕过卖场直接和家居品牌商合作搞O2O(线上到线下)。 此举犹如在两种商业模式之间点了一把火。包括居然、红星、月星、欧亚达、集美在内的19个知名家居卖场联合封杀双十一。他们下发给商户的通知称,“厂家和商户在线上开展低价促销时,要向卖场等主要合作伙伴进行通报并将卖场的价格调至与线上一致;未经卖场允许,不许利用卖场的商标商号进行宣传,不许通过电商移动POS将卖场的业务转至他处进行交易。”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次渠道利益的重新大分配。面对愤怒的反弹,天猫被迫紧急叫停家居O2O业务以保障双十一核心利益。但马云显然耿耿于怀,在11日晚上的媒体见面会上,马云一开口就说“来的时候转了一下,商场没多少人人,服务员都没什么事干。”他是故意说给线下听的。 当然,如果只把线下卖场看成只剩下愤怒就太小儿科了!线下阵营巨头发力O2O已经悄然开始,这次双十一的激进,只会让他们决心更大、步子更快。 【4、夹缝中惶恐的传统老板】 来势汹汹的线上互联网大平台,愤怒反击的线下商业大卖场。夹在中间的传统老板,集体感受则是惶恐。 一位投资人表示,从现在开始,传统经济老板们会更频繁召开和参加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有关的会议;从今天开始,有的传统企业步入消亡之路,有的开始痛苦转型,有的开始收购,有的开始主动关闭转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人才也将更加紧俏。 在淘宝城里面,我看到电瓶车穿梭来去,上面坐着一车车传统老板。据说这是天猫特地请来观摩双十一的。在报告厅里,他们对数字看得更专注并不时低声讨论。对他们来说很简单,传统卖场还是命根子,但未来触网也一定要触。 未来,他们还会面对如何平衡互联网平台的线下拉拢、实体商场的线上经营。两手抓,两手都得硬。 【5、打鸡血“赶春运”的卖家】 淘宝、天猫搭了这么大的超级卖货节日,卖家自然热烈追捧。他们早就摩拳擦掌,备货加人加班,迎战双十一。网上传出多幅照片,他们甚至膜拜“马云大大”以求保佑大卖。那些有实力的大品牌卖家,则打破头也要抢单店过亿的排名。今年的单店销售冠军由擅长网络营销炒作的小米公司获得,实际上,小米早已通过自媒体放出志在必得的风声。 实际上,大多数参加双十一的商家基本不盈利或者微利,商家们之所以愿意大力推动双十一促销,一方面是为了销量;另一方面,与单独进行广告购买相比,参加双十一这种模式相对更划算。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双十一相当于在本来可以平滑的销售曲线上人为地拱出一个波峰,由于蚕食效应未必真能带来多大的实际增量,还让商家仓储、物流、客服等环节直冲瓶颈。此外,进一步强化中国消费者唯价格是从的陋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明知双十一是“网购春运”,卖家们也得拼命挤上去。 【6、借势抢食的电商同行】 双十一如此火爆,其它电商当然不能干瞪眼。怎么办?截流!淘宝的主要对手们京东、唯品会模式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既然是个节,而且是一个蕴含着巨大消费能量的网络购物节,怎么能让淘宝独吞了这块大蛋糕呢?”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