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史上最严电话实名制卖了个破绽

发布时间:2013-11-09 13:48:18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至关重要的是,即使电话实名制一切都如设定一样顺利实施,也不可能彻底根治垃圾短信、遏止相关违法犯罪活动。这依然是治标之法。

至关重要的是,即使电话实名制一切都如设定一样顺利实施,也不可能彻底根治垃圾短信、遏止相关违法犯罪活动。这依然是治标之法。

102202660.jpg

文/张书乐

原载于《创新时代》2013年11月刊

从9月1日开始,号称“史上最严格电话实名制”开始施行。根据工信部此前颁布的《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简称《规定》),新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等入网手续时,需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登记真实身份信息。

鉴于固定电话此刻已经如黄花落寞,业界其实将此规定主要针对的目标锁定在手机之上。然而,一个多月的实施下来,史上最严格的电话实名制却并遭遇到破绽百出的尴尬。

4分钟少了27万之后

据华商报报道,9月21日,宝鸡的陈先生蒙受巨大财产损失。据其回忆,中午12时许,他接听手机时突然掉线,手机信号标识处显示无服务,而周围的用户都正常,他以为是自己的手机出了故障。次日,他在网上营业厅查询,发现自己的手机业务中有一项补卡换卡已完成的信息,这才知道手机卡在9月21日12时29分26秒,在位于四川成都的营业厅被办理补卡。而在手机卡被补办的4分钟后,他在中国建设银行宝鸡分行宝桥储蓄所账户内的26.8万元,便被人以手机银行转账的形式,分三次转入一个陌生账号。

此案最大的关注点不在于4分钟少了27万,也并非手机银行的安全问题,而在于在电话实名制实行近一个月的时候,竟然有人可以轻松地在异地完成补卡程序,且一点都不实名。尽管不属于办理入网手续,但补卡需要出示机主身份证明这一规则被“无情”击破,则显出了手机实名制最大的BUG。

“一个人拿别人的身份证办卡,即便证件齐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名。不是出示一个身份证,就可以领走一个手机号,而是必须确保对身份证与手机号申请人是同一个人,让号与人、证真正对应,才是真正的实名制。也就是说,销售人员履行严格的比对和核查义务,是保证实名制名副其实的重要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在有关媒体上就电话实名制的发声,恰巧可以作为此事件的一个有趣注解。

笔者特意登陆了淘宝网,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一些商家在页面中刊载了有关实名登记的“通知”,但也有商家用图片形式在销售界面打出“不记名手机卡”、“无需实名制”等招牌。而在街头的一些电信代办点上,笔者向店主询问办卡事宜时,一些店主纷纷表示,可以用过去别人办理的老卡,除了不能办理一些特定业务外,短信、通话等并不会受到影响。

而另据一些媒体的报道称,代办点上的情况也因为实名制而变得复杂,有的店主表示实名制实施后就不再售卖手机卡,因为“实名登记太麻烦”;有的店主表示可以帮助顾客进行实名登记,只要向其“提交身份证号码就可开通”;还有的店主则表示其继续售卖非实名制的手机卡。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13年6月底,3家电信企业包括合作厅、专营店、代理点在内的社会渠道共有200多万家。毫无疑问,社会渠道代售点将是实名制实施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而如何监管代售点购卡实名制,依然是令运营商最头疼的难关。

尽管已经实施实名制,但却似乎和早前的游戏实名制、银行实名制等一样,依然存在着诸多执行上的难题,如何破解之,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特别是有利益诱惑之时。”一位IT时评人如此调侃道:“现在实名的,往往只是那些无须实名监管的大大的良民。”

102123561.jpg

实名制乃大势所趋

尽管破绽多多,但电话实名制却必须如此这般强硬。

毕竟,早在3年前,手机实名制已经在实施,但效果并不理想,据工信部统计,截至今年3月,约有2.8亿的用户没有进行实名登记。当然,这也印证了早前手机实名制在3年实施过程中基本被架空的现实。此次实施规定,则把所有通信工具或移动上网卡的用户都纳入实名范畴,尽管依然有破绽,但如果再不治理,则电话将带给用户的麻烦会逐步超过其带来的方便。

近年来,移动通信的发展为大众生活带来种种便利,但垃圾短信、诈骗信息的骚扰也让人不胜其扰,利用通信网络发送垃圾短信、散布有害信息、设置钓鱼陷阱等违法犯罪现象也比较突出。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中心调查显示,去年下半年手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短信数量为10.7条,占其全部短信比例的22.5%,这些乱象对信息消费安全构成威胁。

而这些信息的发布源头,几乎都来自那些未实名的手机号码。

这在国外,亦曾一度成为社会难题,而最直接的解决之道也正是实名制。

在日本、韩国等通信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运营商普遍采用机卡合一或者手机终端补贴等方式,移动用户多为签约后付费用户,电信企业在用户签约时,就登记和保存用户信息。以日本为例,其早在2006年开始全面实行手机实名制。上述法律规定,用户在入网或转让号码时,必须在移动运营商处登记姓名、住址、出生日期、性别、联系方式、工作单位等信息,并提供能证明本人身份的材料以及可向公共机关照会的材料,还有本人名义的银行账户或卡号信息,用于扣费。

当然,国外为此也做出了相当的努力,并没有因为国情不同而一蹴而就。而针对国内代办点的乱局,电信运营商也在寻找解决之道。“许多没有实名制的用户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代理商发展起来的。”电信业内人士称,考虑到代理商的不同情况,运营商提供的个人信息上传方式种类繁多,既可以用电脑输入信息后,通过网络上传;也可以用手机对着身份证拍照,通过3G发送;或者通过短信,把身份信息给运营商。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谈剑峰更指出:“报刊亭目前还不具备核查实名制的条件,应暂缓在各报刊亭销售手机号卡。对各代售点应在不增加经营者经济负担的情况下,考虑操作方便性、经济性几方面来进行实名制的实施。”

102031177.jpg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