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引爆微视频行业另一个入口之争开启
最近,除了微信火爆外,微视频也开始爆发。 国庆前后,何炅、杨幂、曲婉婷、华少等一众明星相继入驻,引发首波微视热潮后,15日快乐家族“他们说这叫微视”的集体尝鲜,加上一些富有创意、搞怪好玩的草根网友,再次将微视分享引爆,掀起了一场时尚社交新玩法。 无独有偶,腾讯通过微视产品开始发力后,新浪对秒拍类的短视频产品,也开始加大了推广力度。如此来看,能引爆起一个全新的微视频产业么? 对此,业内外显然看法不一。 唱衰者理由大致有二: 其一,网络条件的不成熟,如免费WIFI没有大面积普及,用户流量费用高昂等,不存在微视频快速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其二,用户的社交疲劳,不存在微视频社交平台快速全面发展的用户条件。 目前微博、微信、职业社区、图片分享等社交类产品已经非常丰富,而大多数用户已经基于此建立起了自己非常成熟和稳固的社交圈子,对新的社交产品和平台的需求度不高,且一旦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交圈子,更存在高昂的“转网成本”——这是绝大多数用户尝试新社交平台时最大的顾虑。 对此,笔者的看法则正好相反。在我看来,微视频将在微博、微信之后,作为全新的、升级的社交平台和形式被迅速、广泛认可和接受,而在微博、微信之后,微视频先行者腾讯,再造一个微信级的微视平台也十分值得期待。 首先,关于流量和网络环境问题,从来都不会成为阻挡趋势性产品前途的主要原因,这些外部环境都会随着后者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相应的解决方案。 比如微信,刚产生之初,用户和行业对其一个重要质疑也是流量消耗问题,但其发展至今,不仅没有被作为一个问题而提出,而且从运营商、到腾讯、到合作伙伴都在为此开辟了解决途径,以满足用户需求和行业发展之需。 更应看到的是,作为传统ICT产业的龙头,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思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被管道化的定位基础上,语音和数据业务两条收费模式之外,运营商自己,及与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一起,开始探讨和合作更多的新业务模式。 在此背景上,流量费将不再成为运营商主要的收入途径,如何吸引和绑定更多流量,从流量中开掘增值业务,这才是最终趋势。 而微信、微视等产品,恰恰可以为运营商及移动互联网企业们提供探索的契机。 微观角度,目前有关媒体的试用评测显示,微视拍出来的8秒视频大概是200-600K左右,相当于微博发几张压缩过的图片。 其次,微视与微博、微信的关系,与微信对手Q和微博的关系不太一样。前者更多是补充和加强,及升级的关系,而后者之间则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一方面,微博到微信到微视的迭代,实际上是社交方式从图文,到音频,到视频的升级,内容表现上更加丰富直观。 而与PC视频不一样的又是,微视频更具移动互联网特征。几秒内容的拍摄、编辑和分享,与当下的终端环境、网络环境、用户使用习惯都贴合的很好,方式上和体验上都很“轻”。据统计,在国庆期间,微视的UGC视频内容被广泛分享,在原创视频量中排名第二,中午时间和晚饭到睡前这两个时段为拍摄分享的高峰期。目前,微视已被苹果商店作为新品推荐。 另一方面,这种“升级”又并不是“替代”,而可起到“加强”和“补充”的作用。 比如,腾讯微视可以通过微博、qq账号登陆,同时分享到微博、微信等平台,让二者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图文音视频俱全。正因为此,微视刚推出之初,有人竟以为这是微信推出的一个工具插件,称“微信升级了”。 而新浪的短视频产品秒拍,目前也正是新浪微博的一个功能,与“添加图片”并列,需要用户自行添加应用。其下一步将如何走不得而知,但笔者认为与新浪微博的相对独立应该是趋势。 最后,微视频还有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另一个入口,也因此会被各大巨头重视和抢占,而这将为该行业的火爆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过渡中,与PC端相比,目前来看,唯有视频行业没有被“移动互联网化”,而微视频将承担这个历史作用。 在“无社交不产品”的时代,视频网站曾经走在前列,优酷、酷6都曾致力于UGC业务,产生了大量的拍客。但这并未能支撑视频网站巨大的成本投入以及盗版危害,最终优酷、酷6都基本放弃了UGC,转向购买版权。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时候,这些视频站点也都不约而同的将互联网站点的功能,复制到手机客户端上。而在视频网站基本放弃UGC的时候,微视代表的微视频出现了,为手机而生,没有包袱轻装上阵。单从微视这个产品来说,可能并无多少新鲜之处,但它在微博、微信等构成的社交网络之外,提供给了海量QQ用户以全新、升级的社交补充和体验,这一方面将成为其巩固江湖领袖地位的另一块基石,另一方面,也将在视频社交领域为其占领另一个入口级应用提供了保障。 近日,福布斯中文网公布了2014年社交媒体营销7大趋势,其中一大亮点为微视频全面崛起。随着微视上线,大量类似的产品都会陆续推出,这从新浪这两天开始推广其短视频产品就可窥豹一斑,但腾讯稳固的社交关系网会成为其跑马圈地的有力武器,后来者将如何跟进,其他巨头将如何挑战,值得期待。 (磐石之心,IT评论人,微信号panshizhixin8,公众帐号panshizhixin18)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