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说互联网:刷
刷几乎可以用互联网的各个行业,刷新闻、刷评论、刷分、刷怪,刷文章,刷视频,刷钻,甚至是金钱可以刷,新闻站可以刷,评论可以刷,微博可以刷,甚至是你的支付宝也可以刷。刷来刷去,求的是高分高亮点,抓的是用户眼球,满足的是金钱、地位,而代价却是诚信。 刷的利益链条 刷,常见的是平台,比如大众点评上的点评、淘宝网上的评价,应用分发平台上的评分和评论,这些也最直观、效果也最明显。 以淘宝网的刷钻为例子,主动者、实施者、执行者及平台提供者提供组成了刷的利益链。刷的主动者出于对淘宝店铺排名规则的需求,而在威客网、YY兼职平台等寻找刷砖者,通过提供店铺红包、宝贝减价等方式来支持刷钻者帮助店铺获得钻石店铺。刷钻者在这里面获得店铺提供的佣金。获益更大的则是店铺,以较少的佣金获得了钻石店铺,获得淘宝搜索上的宝贝排名,提升宝贝的点击率,提高宝贝的转化率。 虽然平台提供者对刷钻严厉打击,但因为为了某种利益,平台提供者也会参与其中,比如某些淘宝小二为商家提供删除差评提高其排名的行为。这样的行为,通常称之为“潜规则 对网购者而言,看评价购买宝贝是常态,但宝贝的评价却是刷出来的,使得用户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信息不明、上当受骗。 刷与删相互配合 内容是构成互联网的主要因素,以内容为主的营销方式也是网络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关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刷,是为了提高在互联网中的曝光率,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塑造品牌或持续为品牌提值。而删,则是为减少品牌的负面新闻,提高品牌的纯度,使品牌更健康。 这里有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提起“13连败”,直观的想法是再说360。但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360胜诉的官司不在少数。这个“13连败”谈何说起呢?前不久360和百度的官司一审结果出来,百度输了而360赢了。这条消息可以说是重磅消息,但非常不幸的是,作为网民的你却很少看到这条新闻。笔者前一天通过微信看到这条消息,第二天七点起来搜索该条消息发现,这条消息已经被新闻网站删除了,取而代之的是360“13连败”等新闻。至于个中缘由,读者自有体会。 刷的是品牌的正值,删的是品牌的负值,一增一减,使得本是严肃活泼、客观中立的互联网变得娱乐化、低俗化、脸谱化。对于信息的接受者–普通用户来说,这种被过滤的信息是极大的误导,被迫站队。 刷,模糊了客观性 一个早期的网站要提高人气,前期的内容都是准备好的,由论坛管理人员注册不同的ID,用不同的口吻发出来的。甚至一篇极热的帖子都是论坛管理人员通过不同的马甲刷出来。而这样的操作手法用在天涯上、猫扑上,则更像是立二拆四、秦火火当年的论坛炒作手法。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婆说婆有理”,关于某条言论的不同解读恰恰证明了言论的客观性、中立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言论,也都有表达自我思想的自由,都是言论的主人。但在刷的情况下,不明所以的网民们被言论牵引,一步步的成为言论散布者的傀儡,即成为言论散布者的“肉鸡”“水军”。自由表达言论的梦想成为空谈。 若言论散布者有意扭转言论,轻则伤害小群体的利益,大则钳制互联网,造谣传谣。“动车事故天价赔偿”、“红十字会强行募捐”、“罗援兄弟任职外企”、“李双江之子非亲生”等言论屡屡成为互联网热门话题,而这些言论缺乏事实根据,模糊了事件的客观性,片面的扩大,影响了互联网建设的和谐稳定。 刷,该如何治理? 1、实名制。言论自由并不代表对言论没有责任的义务。实名制恰恰使模糊的言论责任更加的清晰,说出什么的言论要负什么样的责任。即从源头上使刷的主动者谨慎行事。 2、借助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是由技术打底,内容填充的世界。总结刷的不同方法,针对性的提高过滤技术,在利益链的执行层面切断。 3、大数据服务。借助数据可以有效分析言论的走向,扭转不当言论继续恶化的趋势,遏制其进一步蔓延,减少对用户的误导。还可以明确刷的行为规则,配合互联网技术斩断刷的执行链。 4、诚信为本。不管是刷还是被刷,背后都是人在操作。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诚信体系,才能使刷从根本上消失,使言论自由,使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当下的互联网是“刷”出来的世界,是掩盖了公正、公平、客观的虚假互联网。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陷身其中,成为刷的执行者、环境提供者、被动者,只有当我们每个人站起来,用灵活的大脑、敏捷的目光、理性的思维才能截断刷的利益链,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客观的真实互联网。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