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信息化长跑:软硬合体之后的“微诺”生活

发布时间:2013-09-15 13:35:12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微诺(微软+诺基亚)合体之后,从此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吗?至少资本市场不这么看。

QQ图片20130910091614

微诺(微软+诺基亚)合体之后,从此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吗?至少资本市场不这么看。

微软9月2日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至9月6日,微软市值蒸发180亿美元,目前市值约为2590亿美元。8月23日,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宣布即将于一年后退休,股票涨幅约为180亿美元。

股价涨跌背后是资本市场的人心向背。

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不是鲍尔默干的最后一件事情,在退休前的一年之内,鲍尔默还需要做三件事情,一是主导微软由软件业务向设备与服务转型;二是与微软董事会一起,遴选新的管理层;三是寻找微软业务增长秘钥。

业务转型与增长秘钥不是一回事,业务转型的目标是确定微软三至五年内的业务方向;业务增长秘钥是为了确定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微软的发展方向,前者是战术,后者是战略。

短期业务方向充满未知数,在设备服务市场,苹果与谷歌更占有优势,微软在短期没有找到战胜谷歌与苹果的秘钥;微软未来业务方向是云计算与大数据,目前的对手是IBM、惠普等从浪潮之巅滑落的公司,潜在的对手则包括谷歌、苹果。

微诺合体之后,微软的未来仍然不可预知。

软硬合体

不管是拉诺基亚做小伙伴,还是收购诺基亚,微软在移动互联时代转型的思路其实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即软硬合体。

三年前,微软商业部门总裁史蒂芬.埃洛普离开微软成为诺基亚史上首位非芬兰人的CEO时,肩负着两个任务,一是拯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软,二是拯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诺基亚。

微软是PC时代的王者,即使PC互联网时代被雅虎、谷歌超越,由于PC市场被互联网市场拉动,微软仍然是全球利润额最高的IT企业。当业界耻笑微软只会赚钱时,微软却有些以此为傲。诺基亚是功能手机时代的王者,从某种意义上,诺基亚的塞班系统打开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大门。就在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却一败于苹果,再败于谷歌系。

所谓谷歌系,是三星、小米、HTC为代表的安卓厂商。

诺基亚之败,原因是塞班操作系统毕竟只是一个半智能操作系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打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关键技术,即触控技术,微软、诺基亚都先于苹果、谷歌实现,但均将其当成一个小玩意,他们坚信,键盘输入仍然是主流。

做法很明确,诺基亚的硬件优势与微软的软件优势结合。

在苹果推出手机的2007年,诺基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历史最高的40%,2008年,2009年波动不大,2010年10月,即埃洛普加盟诺基亚那一年,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开始节节下滑,但2010年全年,仍然拥有全球约33%的市场份额。

失败的罪魁祸首被指为塞班系统,一个半智能的操作系统。

微软的Windows却是一个全智能操作系统。微软当时已经看到,计算设备的未来是手机,PC的增长即将停滞。微软觉得不用担心软件能力,基于PC的Windows应强于iOS,Android。

微软着急的是自己的硬件能力,在PC领域,微软有包括联想、惠普、戴尔等硬件小伙伴;在手机领域,微软最后相中了诺基亚,理由是诺基亚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

微软当时说:微诺携手是强强联手。

三年合作的实践却证明,软件+互联网无法赢得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关系是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无论苹果还是谷歌,都先于微诺联盟打造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生态圈,包括移动APP应用,也包括移动APP应用开发者。

截止目前,基于安卓系统与iOS系统的应用都超过百万,而微软WP商城的应用目前约为10万个。

微诺联盟犯下的另一个错误是忽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关键技术,即触控技术,苹果与安卓系统厂商都转向触控技术打磨硬件终端及软件服务,而有PC情结的微软一直坚信“鼠标+键盘”还有市场。WP7、WP7.5即是PC情结结下的苦果。

微软WP7于2010年发布,就在WP7发布之后的这三年,微软在PC阵营的硬件小伙伴纷纷进军智能手机,他们最初都选择了WP7,因为微软的长期伙伴关系,也因为对windows的信任。

微诺合体之后会如何?如果仍然是软件合体,则仍然没有戏。微诺合体之后任务不是外部战争,而是内部生长与生态链打造,打造一个更吸引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圈。

微诺合体是软硬合体,仍然只有软件+硬件,缺失互联网。

职业经理人时代

1975年,19岁的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与高中时代的小伙伴保罗.艾伦一起创立了微软公司。1980年,21岁的盖茨跑回哈佛找到了22岁的哈佛校友鲍尔默,拉他加盟微软。

那一年,微软与IBM合作,开始微软在PC时代的传奇。

鲍尔默与盖茨不是同一类人,盖茨冷静、木讷、有一颗洞察未来的头脑。从某种意义上说,盖茨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寓言家,他不仅预言了每台办公桌上都会有一台电脑,每个人手上都会有一台计算设备(现在看来是智能手机),还预言了现在还没有出现的智能家庭、智能城市、智能社会。

有一句话这样概括:盖茨负责预言,乔布斯负责实现,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搭档,尽管也是最伟大的对手。

鲍尔默则好动、幽默、激情四射,其演讲煽动人心,任校足球队队长,男性学生“狐狸俱乐部”骨干。大二那年,两人相识后不久,鲍尔默向盖茨推荐《花花公子》,盖茨不为所动,专注于一本关于计算编程语言的书。

风云际会。在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他们没有想到微软后来会成全球IT史上的奇迹,他们会成全球最有钱的人。

最初的微软是盖茨、艾伦、鲍尔默三人的微软。1982年,保罗.艾伦因健康原因离开微软,微软成为盖茨与鲍尔默的微软。两人携手闯荡二十年,一路将微软送上巅峰,全球商业界都很少见这样成功的商业搭档。

1995年,盖茨出了一本名为《未来之路》的小书,这本书不仅预示了已经出现的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还预言了正在萌芽的家庭互联网、还没有出现的企业互联网。

早在20年前,盖茨就曾预言,发端于1500年的工业革命将人类从诗意栖居的家庭与乡村驱赶至城市、工厂集中营的时代终将过时,在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将解放人类,人类将重回家庭,实现诗意栖居,以及以创造为主导的生产。

盖茨以为微软将引导人类实现这一切。盖茨的预言实现了极小的一部分,盖茨没想到的,不是微软引导人类实现了这一切,而是谷歌、苹果、FaceBook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已变为“全球最大的慈善家”的盖茨对此是否无动于衷?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