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拷贝小米营销?社会化营销渐难一夜暴富
P uin g:当下很多企业一听到社会化营销就冲上去,盲目跟风,而不考虑为什么要去做社会化营销。微博火了,就去开微博,微信火了就去发微信。这些企业应该想想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自身的用户群体聚集在哪里。这也是红米手机最值得企业借鉴的地方之一。 其次,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用户产品的社交平台。很多企业一想到社会化营销就想到微博,一想到微博就想到新浪微博。而从没考虑过平台上的用户跟产品用户的契合度。比如说一些比较文艺的企业,并不太适合去新浪微博这类比较大的社会化平台,可能去一些垂直或者小众的平台更利于其发展。 ■ 口碑培育持久战 南都:如果传统企业也来学习红米手机的社会化营销,他们应该如何做才可行? 晏涛:目前,对于很多企业来讲,尤其是大的传统行业的企业,最高的门槛在于企业意识层面。企业拥有正确的社会化营销思维很重要,同时对社会化媒体也应有个正确的认知。对于社会化营销的投入,更多的不是高昂的资金成本,而是要花费投入和心思,才能让用户主动为你说好话。不能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而要善于与粉丝进行沟通。只有真正关注用户需求,才能发挥用户的利益最大化。比如,小米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长期与粉丝的互动,造就了如今粉丝的活跃度高。 陈亮途:每个企业都可以或者需要去做社会化营销。但不同的企业对社会化营销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有些公司认为只要在微博上开个账号就叫社会化营销,其实并非如此。社会化营销就是口碑传播,自古已有,并非新鲜事物,这些跟某一个平台的诞生或者消亡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比如苹果公司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微博或者微信等社会化平台,但凭其口碑和品牌的影响,仍然属于非常成功的社会化营销。 P uting:此次红米手机和Q Q空间的合作,也并不是一时间成功的,而是拥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包括口碑以及粉丝培育。所以说,试水社会化营销的企业不可能“一夜暴富”,必须要有一个长久的投入,这里说的投入不是钱和资源,而是态度。找到适合自身用户群体的产品,长期坚持去做。 企业做社会化营销的门槛看上去并不高,因为每个人或者每个企业都可以去发微博、开微信,但并不是用户只会点赞。比如两三年前做微博靠一些段子等非常容易成功,现在开一个微博账号,即使认真地去做内容、去与用户互动,但成本都非常大,效果也不一定明显。所以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去社会化媒体上挤,但口碑却越来越难做。没有自己个性的定位,没有个性的产品,很难突围成功。 圆桌嘉宾: 威动营销执行合伙人陈亮途 快书包创始人徐智明 社会化营销实践与探索者 晏涛 社会化媒体研究平台Socialbeta创始人P uting (采写:南都记者 鲁浩版面联动:C 05-C 06专题策划统筹:周上祺,原文刊发于 南方都市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 晏涛,社会化营销实践与探索者,致力于专注数字化营销、品牌营销、电子商务及营销团队系统管理 ,多家网站与杂志专栏作者,做一个互联网领域最懂营销与品牌的实践者。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yantao-219。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