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美国对华为误解有多深

发布时间:2013-08-09 21:20:57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长期以来,美国总是担心华为对美国国家安全问题构成威胁,屡屡否决华为在美国的并购案。华为公司为了彻底解除美方的误解,主动敞开大门邀请美方前来调查,没想到弄巧成拙。

本文原文刊登在《财经》杂志2013年第21期,7月29日出版

华为不能因为存在法律、文化上的障碍就放弃美国市场,而应学会用对方听得懂的方式讲好自己的故事,不掩饰、不回避,同时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规范自身行为。

美国对华为误解有多深

王迎军/文

长期以来,美国总是担心华为对美国国家安全问题构成威胁,屡屡否决华为在美国的并购案。华为公司为了彻底解除美方的误解,主动敞开大门邀请美方前来调查,没想到弄巧成拙。

2012年10月,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下称“委员会”)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却把华为挡在了美国市场之外。2013年4月,华为不得不宣布放弃美国市场,声称将致力于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并大幅调低了公司的预期收益。

然而美国人并未就此罢休。2013年7月19日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和国家安全局局长麦克尔•海登在接受《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采访时称,华为可能为中国政府所用从事间谍活动,该公司对美国和澳大利亚构成安全威胁。海登的此番表态必将再次给华为的国际市场之路蒙上阴影。

几乎在同一时间,英国政府表示,将对华为在英国的网络安全评估中心进行审查。该中心是华为为了消除英国政府的顾虑而在2010年建立的,与英国通信情报署(GCHQ)保持紧密合作,中心的部分雇员甚至是GCHQ的前雇员。该中心的建立有效地帮助华为打开了英国市场,华为一直试图将该模式推广至其它国家。

近日,华为的高管丁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将把增长重心转向国内。显然,委员会对华为的调查报告是华为海外扩张之路的转折点。

像华为这样优秀的民族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几次三番遭到误解,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美两国的法律、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因为背景不同,双方的沟通非常困难,简直是鸡同鸭讲。

本来委员会对华为的调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不得不说这是一次非常失败的沟通,不仅没有消除原有的误解,反而加深了误解。

首先,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华为做出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事情或者从事了间谍活动。在六十页的调查报告中,通篇都是在讲美国方面的担心,报告的正文中提到“担心”这个词49次,“威胁”这个词38次。

海登的采访中也没有给出证据,只是以他四十年特工的“职业判断”认为华为公司为中国政府提供了间谍服务。

美方当然没有证据,因为一旦有了证据,他们一定会起诉或者处置华为。在调查过程中,但凡华为细微的违法活动,委员会都移送了司法部门立案调查,如果有哪怕是疑似间谍活动的证据,美方不可能不启动司法程序。

那么,为什么美方就认定了华为公司不是单纯的公司,到美国去扩张是别有用心呢?从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和海登的讲话,笔者发现了美国对华为有代表性的十大误解:

误解之一:华为是中国政府资助的公司。

在对华为的调查中,委员会先入为主地假定华为跟中国的政府和军队有特殊的关系,要求华为提供证据来推翻这种假设。当华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推翻这种假设的时候,委员会就得出结论称,华为是中国政府的公司。

海登在采访中提到,华为是近几年来向澳大利亚政府官员提供机票住宿、邀请他们参观中国提供花费最多的中国公司。外国官员理解不了华为怎么如此“慷慨”,认为华为的做法超出了正常的公司经营做法,所以认定华为的钱是中国政府支持的。

实际上,华为只是向六名官员及随从提供了他们的往返机票、住宿和礼物,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华为向他们表示友好,而且中国的很多大公司都承担得起这样的费用。不要说请这些官员来考察,现在国内很多公司把出钱请员工去国内外旅游作为一种员工福利,国外的公司几乎不会这样做。

因为文化不同,经营方式不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同,所以对中国工商来说司空见惯的事情,外国官员却感到费解。

误解之二:华为公司中有党委说明华为跟政府有特殊关系。

美国人不了解,在中国的大企业都设立了党委,包括与外商的合资企业。委员会让华为说明公司内为什么要设立党委,党委的作用是什么等。华为只是简单地说中国的法律规定每个公司都要设党委。委员会认为华为这样简短的回答是在刻意回避。问题就出在,华为不明白美国人的顾虑。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