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评论:盛年大佬们的另类隐退

发布时间:2013-06-03 04:41:01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他们真能退休吗?这个疑问似乎可以从之前的王石、柳传志等企业家的"退休"举动中得到解答。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话说就是:退休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退休,外界的错误解读

我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随着第一代创办人老去,中国企业已经到了接班拐点,中国企业所呈现的交接班百态耐人寻味。丰田家族的开山鼻祖丰田佐吉有句名言,“一代一事业”,由于前后两任的理念差异,突然交班必然带来企业动荡。

就 如曾经的联想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很重视培养接班人的柳传志就为联想集团选定了杨元庆和郭为做接班人。顾虑着“一山难容二虎”的柳传志为“二 虎”各立山头,将联想集团一分为二,杨元庆负责PC业务,即后来的联想集团;郭为负责渠道业务,即后来的神州数码,分而治之,避免了“二虎”相争、人才流 失。但对联想集团的长远发展是利是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便又为退休又复出的企业家做了个铺垫。如柳传志、李宁,他们退而又回的原因 无非是“救场”。在接班人问题上,万科的王石独树一帜:不培养接班人。他说:“我生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过新中国历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我知道培养接 班人向来是不成功的,把传承对象建立在某一个人身上是有很大风险的。我在1999年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时曾总结,我给万科留下了什么?我选择了一个行业、 建立了一套制度、培养了一个团队、树立了一个品牌。万科培养的是团队、建设的是制度,而不单单是一两个接班人。第一把手当然重要,假如实践证明接班的不胜 任,但有制度保障,纠错换人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制度建设比培养接班人更靠谱。”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更新换代是民营企业 发展的契机,也面临挑战,这是一个十字路口,未来中国经济能否靠年轻一代企业家再次开拓辉煌,关键的问题还是要有坚定不移的创新精神。另外关键的是制度红 利:政府能不能给民营企业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发挥自己非凡的才能。只有这两者结合好,新一代民营企业的发展才大有可为。

企业家精神不能退

退而又回的估计少不了马云这位正当盛年的企业家。离开阿里巴巴不到两周的时间,这位退居“二线”的大佬马上就有了新动作。

5 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共同宣布,“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正式启动,合作 各方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鸟网络”)正式成立,第一大股东马云担任董事长,二股东沈国军任CEO。

电子商务有三座大山,分别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而马云通过淘宝和阿里巴巴平台解决了信息流问题,又通过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解决了资金流问题,而现在,马云雄心勃勃,再度出击,势要将最后一个也是最难得一座大山物流连根拔起。

事 实上,阿里集团早在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该项目的筹划,2011年1月阿里集团对外宣布,要打造一个开放、分享的物流体系生态圈。当时CSN的战略理念就已 具雏形。据介绍,CSN并不是传统物理意义上的物流基地,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物流仓储基地网络,并向制造商、电商、快递物流公司、第三方服务公司开放。

如此看来,马云曾经的、现在的以及未来即将拥有的辉煌,都在他的计划与雄心壮志之中。无论是创业、退休,还是再创业,都在马云的一盘棋中完美而有节奏的下着。48岁的他宣布退休,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暗潮涌动”。

其 实,企业家们无论是退休、复出还是坚持,都是他们自己的人生选择。然而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曾给中国企业的一句忠告:“我们的企业家们确实要回到原点, 回到创业最初的心态和状态中,继续保持长期奋斗的企业家精神。我认为无论真退休也好,假退休也好,或者半退休也好,一定要认真地考虑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