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锋:中国的CEO比美国的CEO难当
|
王利杰:刚才提到产品经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经常提到这个词,我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我遇到极客级别的,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产品经理做了暂时看不到模式的产品或者项目,我个人非常有投资的冲动,但是这个时候就会面临一些问题,就是所谓我们在中国面临的一些很严肃的问题,就是我该怎么给他估值。如果真是极客级别的产品经理,通常不是刚毕业,大部分情况下是有经验、有好的背景。这时候的估值都不便宜,不知道邓老师怎么看? 邓锋:我想说两个观点,第一个是在早期的估值,基本上就是愿打愿挨的事,你看大概是什么情况,有没有人竞争,估值变化很大。第二点估值不是那么重要,尤其是做天使投资,放的钱很少,最后倍数很高也没有多少。 某种情况上是做天使或者是A的话,更关心的是百分比,就是在公司占多少百分比,可能比估值重要。我不想细说百分比比估值更重要。再有一点,真正在估值的时候,比如遇到一个特别好的案子,该怎么估值有竞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人家长多少,我们长多少,长到哪儿算停,这可能是一个倒推的方法。你估计这个公司最可能是以什么情况下退出,是以IPO,还是卖掉。大概这个价格是多少,你可能根据市场大小、团队能力等等大概来算。然后往回算能够赚多少钱,赚多少倍。其实我觉得在做天使投资的时候估值往往不是更重要的,我们跟天使基金不一样,我们有的时候是撒点钱的原因是为了看A轮能不能赚到20%以上,这可能更重要。希望作为A轮占到20%或30%,甚至更多一点的股份,这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所以我们看这一点比看当时的估值有高或低要重要得多。 还要强调一点,我们看人,刚才Connie Chan讲得非常多,看人是非常对,其实是在给人估值。我当时跟一个朋友讲了很多遍,你如果出来就你一个人,你就值1个亿。我出来干什么你什么价格我都投。换一个人,这一个人可能值一百万人民币,都不觉得值。这个东西很难说今天做的什么事来估值,往往对这个人的信任程度、能力来估值的。 Connie Chan:我们的想法就是去找很大的机会,可以变成一个很大的公司,像Google或Facebook,像那种公司我们要去追。如果我在跟一个公司谈,他们要我投A轮的话,如果一开始做交流的时候,第一个开会说这个公司可以买我,这个公司也愿意买我,他们买的时候可能会2亿或3亿美金,这种公司不会投。我想找到有很大的机会,要去追最大的机会,这种机会才会去做。 王利杰:今天有个主题是移动互联网,现在面对移动互联网业有很多挑战,经常有人说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互联网已经成熟了,它有它的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除了游戏以外,基本上在别的细分领域没有赚到钱,我个人看好用移动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就是用移动互联网每一个细分领域,在汽车、红酒、珠宝,在我们能想到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改变我们的生活。刚才也在跟邓老师探讨,跟互联网原来想象的公司不一样,价值成长是非常慢的,因为结合了一个传统产业,模式也依赖传统产业,线下有很强的地面部队,或者是BD能力去跟那些合作、去谈。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出来一个话题,跟估值还是有关系的,按照邓老师以内1000万以内都算作天使,一个公司第一轮拿100万,可能花完了,还没有任何结果,离A轮还远,还需要200万,结果花完了还要花300万,就是有好几轮才能做A轮。不知道邓老师在国内做天使这一轮多不多,是怎么样考虑这个问题? 邓锋:我们做天使,北极光做了不少,有两种做法,第一个是我们自己做天使,第二跟做天使的人或基金合作,我们大概一共有五六家合作。我们甚至在硅谷做了一家叫做创业园,跟美国的几家风投一起合作,也做天使投资。在这边天使投资包括跟个人的,包括跟基金的,比如清华企业家基金,做了不少。为什么不都是自己做?第一条,风投管的钱量还是很大的,每个天使放几百万,上千家企业连公司名字都记不住。我们为了能够管理基金多,要坚固每个时间的话,不能全都自己做。跟别人自己合作的话是带来案源,这是对VC来看的。 在自己做的时候有几个条件,对创始人要非常了解,或者是直接的朋友,或者是多年的朋友对他有非常清楚的了解。第二从事的行业是非常有潜力的行业,像Connie Chan讲的有可能做出很大的公司来。但是今天做什么产品、商业模式都不是很清楚,还是在投人身上。这个人和从事的事情的行业有很大的机会。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其他的条件,这个天使的钱无论是10万人民币或一千万人民币,当这些钱用完的时候要看出成或败。不一定用完了这些钱是成,最怕的是看不出来还要用钱。天使本来就对失败容忍度比较高,如果到那时候不成也不败,就很难受。我们要求的条件是这个钱进去一定看出成败来。有些公司为什么可以用天使投,比如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为什么不能投?比如芯片,一个芯片就好几百万美金下去了,根本不知道芯片的好坏。 钱到这个时候能不能做,必须要考虑下去。以及以后要占的百分比,今天不见得说要占百分比。刚才提到钱估值和百分比的问题,如果在座的企业家需要注意的,你可能说我不在乎,今天估值低点就低点,今天就需要钱。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钱不够,再融一轮。这时候发现天使投资人已经拿走30%了,这时候天使必须退出,如果不退出就难办了,企业家拿天使的时候都必须这样,一轮够不够,VC愿意不愿意进,都要考虑清楚。 王利杰:再抛一个话题,在不停的融资过程中,一个是创始人的股份会被稀释,第二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引入职业经理人,在什么阶段让创始人让出CEO职位来。我觉得美国做的比较好,像Google,他们很早就引入了职业经理人过来。但是中国有个很现实的问题,觉得这是他的公司,不愿意交给其他人来管理。不知道两位有什么好经验和案例分享一下? Connie Chan:我们是最喜欢创始CEO,我们不会把这个CEO赶走,是他自己把这个网站做好,这是我们最喜欢的。因为我们觉得他是最棒的,他最了解他的用户,所以大部分时间不喜欢把这个CEO换掉。 刚才问的问题加一点,有一些公司是长很慢,有一些公司长很快。长得慢的公司并不是不好的,也可能机会很大。这是公司还是很愿意投资的,我们只是用不一样的东西去看这个公司。 邓锋:如果比较喜欢创始人CEO的话,在中国必须喜欢这样的CEO,在中国投创始人的事太强了。中国的CEO比美国的CEO难当,需要太多的技能了,甚至需要跟政府打交道。美国的CEO不需要跟政府打交道,中国的需要跟政府打交道。还需要懂法律、财务,要求的知识特别多。而且人际关系、情商要求太高了。我们还不能说换,咱们换说个CEO哪里找到?创始人为什么不愿意放开?很多情况下是找不到称职的职业经理人,本来中国称职的职业经理人就少。美国可以找到合适的CEO,很多都可以找到称职的职业经理人。中国还少,就是创始人不得不靠自己的学习能力往前走,这个是一个现状。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