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锋:中国的CEO比美国的CEO难当
|
王利杰:我停下来A&H是做了很多增值服务,而且是完全针对科技类创业者所缺少的,比如说人才招聘、市场拓展这些方向,而且有一个庞大的团队在做。邓老师您听完后,觉得这种模式是不是我们拷贝到中国来,创新工厂有没有类似的服务? 邓锋:这是值得讨论的事,中国和美国不一样,在美国这个东西也在变。其实我自己不觉得任何一个风投,或者说我只做天使,或者说我不做天使,我觉得这在中国和美国都不是这样子的。风投也是一直在做价值增加,风投做价值增加不是说像一个工厂,或者是像流水线。但是风投也在变,比如说像北极光中国的风投,甚至美国硅谷的也在做市场营销的人,可能招一个人、两个人,少一点。做HR,也招一些人来帮忙做,不光是自己做。像中国的风投和美国的风投做,其实美国风投看的话也有做天使的,不见得自己投那么多,可能会自己投一些,也跟别的专门做天使的人去合作。甚至也不只做早期。早期、晚期都做。整个投资的变化是在行业的聚焦还是挺高的,但是阶段的话是比较开放往两边走的,就是过去我一个VC只投A,像你听到我投ABC,或者有人说我从5万美金一直到5千万美金都会干,就是大家在往两边延伸,但是行业还是聚焦的行业。 整个风投在变化,我觉得中国的风投也是这样,包括北极光在内我们也在做天使,也在做价值增加。这可能过去所谓天使基金也在往风投那边走。像创新工厂现在做A和B的业务也大了,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基金增大的时候不可能投天使,投了上千个天使怎么管,只能有些潜力比较大往后投一些。风投也是往早期投一些,融合是在融合。 另外大家对所谓天使,还有种子、孵化器,这个事也是定义不清的。我是觉得看咱们怎么讨论,其实这个东西到底什么算天使,什么算孵化器,什么算种子,谁来做有什么特点,都在不断地交织变化。这个也是在互联融合当中吧,也是有变化的。 邓锋:刚才邓老师提出来孵化器的词,现在在国内也是非常火,而且国内的孵化器动不动说到美国的YC。关于孵化器这个概念,首先我脑子里浮现出来的好像是有个空间,在这里面我投的项目都过来,我提供一些增值服务和办公,这是孵化器。像我个人的PreAngel基金用两年半投了80个公司,从5万到100万人民币,不像你们到1亿美金,我也没有空间的感觉。我个人认为还是要有点野蛮生长,我觉得我业提供不了空间给他们保姆式的服务,但是有忙尽量帮,但是剩下的还是该自己面临的考验还是要考验。我个人认为中国和美国还是不太一样的市场环境,中国的市场环境是相对更加野蛮一些的,非常没有那么规范,所谓的规则没有太多人去真正遵守,所以做事的时候,我私下里会跟人说这个创业者真让你很烦恼,他不停地找你做这个、做那个。但是有时候可能也就只有这样的创业者在市场上才能生存,那些害羞的可能因为不张嘴拿不到资源,这是很特别的地方。 说到两个地方的不同,我想正好都听说过一个非常有名的美国公司叫Pinterest,是Connie Chan做的一个案例。当时怎么看到的,当时是怎么想的,觉得价值在哪里?当时投了他,确实这个公司在美国发展很好,我们先听听你的故事。 Connie Chan:我好喜欢这个公司Pinterest,我们先见到这个公司的是投B,他们好像只有七八个,用户也不是太多。可是我用他们产品的时候觉得好喜欢用,也发现我好多朋友都在用,我去看他们的测试版的时候,觉得用户不只是在加州、纽约,就是很大的地方。他们好多用户在美国最中间的那些地方,就是30几岁、40几岁的人在用,不是很年轻的人,很快会换来换去的这种用户。我也看过测试版发现三四个月一开始打开一个看,那种用户还是天天在用,所以他们的活跃率非常棒,比别的搜索网站都高很多。我就看这个应用觉得很愿意去投资。他们的设计也非常棒,如果见到这个CEO,或者去网站上看。可以解释一下如果这个产品是产品如其人。 邓锋:这个事情在中国很难成功,在美国能成功,在中国难成功原因是在于Pinterest这么高价卖,中国大的互联网公司做的不错,说当时VC投了不少钱,我买了你,如果不卖,就做个团队跟你竞争。美国企业家不会这样想,这个东西买了之后对我有互补,应该给一个合理的价格,甚至高一点的价格也没有关系,因为战略上有好处。 另外中国的企业家也不太像美国的企业家,觉得这个东西不错,刚开始还没有做特别好的时候,就一堆人来拷贝。搞的任何一个行业除了不错的公司一堆人干。只有刚开始不被人看好,相对来说又需要钱比较多,没有人敢玩的,这个也许能做到。只要稍微暴露一点一堆人上的很难做成。包括像团队,想把美国东西搬过来或者中国想自己创新的,都是做到一个红海把这个行业做烂了。这是中国跟美国的不一样挺大的地方。 王利杰:刚才谈到估值的问题,我的一个股东也做天使投资,很多项目失败就败在估值问题上。投Pinterest的时候是通过什么方式估值的?因为用户数也不算很多,为什么给一个很高的估值,在美国没有风险吗? Connie Chan:我觉得他们机会很大。在开使用Pinterest的时候第一个礼拜发现会点网站,还买了一个东西。一个礼拜我就买了一个小东西,相信用户会在这个网站上找到买的东西。那时候在美国没有这种网站,就是觉得他们的机会很大,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都可以做。 王利杰:你们在投资决策的时候是有一个很严肃的内部会议,我讨论一下这样一个项目,我们要不要投,如果投是什么样的情况。还是说你自己觉得喜欢就给他一个估值,或者他要了一个价格,你说OK,就成交了呢? Connie Chan:全部都有吧,我们也是讨论,他们也是有一个需求,我们也是说应该多少,都有。我们每一次投资都是这样子的。 王利杰:我觉得像这种事情在中国很难发生,这样非常早期的项目拿到那么高的估值,在我们看来很难操作。刚才邓老师讲的后面有几座大山压在那里,有水师模仿你的能力和可能性。难道你们从来没有担忧过美国有人模仿,对吗? Connie Chan:也不是啊,在美国也有一些网站做出来,外形也很像。很多人忘了Pinterest不是新的网站,已经是几年了。我自己觉得Pinterest,你去看CEO,你去听听他讲的话,他那个人非常聪明。我觉得他会把他的产品做好,我相信他可以成功。第一部分就是我们觉得那个模式非常棒,我们投资什么公司都会有什么样的模式。一开始用户都很喜欢,也会推荐朋友去用,这种很难拷贝的。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