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可用性测试的实践经验总结
印象里,似乎最近地震的消息蛮多的,世界各地;前面一周的天气也是大起大落的赶脚,很热接下去又很冷。 我很高兴自己接下来可以投入一个绝对以移动产品为主的工作当中了,终于。这事儿可是真心盼了好久,却始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那么,在这里感谢所有有意无意帮助我走进这个阶段的人吧,无论你们是否可以看到。对我来说,每年的春天总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发生些能够让自己记住很久的事情,今年在工作上的进化算是不错的一笔。 不多念叨了,进入本周译文。我个人觉得很受益的一篇文章,作者总结了自己过去几年中在移动产品可用性测试的工作里获取的一些实践经验,或是说小贴士小方法,值得借鉴。走起。 如果你不大熟悉移动应用的可用性测试,没关系,这事儿没你想象的那么困难;不过移动应用与传统网站产品在可用性测试方面确实有一些关键的区别需要我们注意。 过去的几年当中,我(英文原文作者)为不少移动产品做过测试,从戒烟应用到移动版的车辆保险网站,其中既包括在实验室使用复杂设备进行的测试,也包括在各种实境化的条件下进行的非正式测试。在本文中,我将为各位分享一些经验心得,希望能帮诸位在实际工作中节约时间,提升效率。 1.关于纸质原型测试我很喜欢Frank Lloyd Wright的一句话:“修改草稿只需要橡皮,修改实际产品则需要大锤”。在产品初期通过纸质原型与用户进行沟通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不过如果待测产品的界面需要滚屏的话,应该怎样处理呢? 将一张包含若干屏界面元素的纸质原型一股脑展示给用户的话,很难达到良好的测试效果。可以试着用硬纸板制作一个手机模板,如下图所示,在屏幕上下两端各开一道缝隙,将长界面原型插入到模板当中。这样就可以模拟用户在实际设备上所看到的可视区域了。 2.屏幕录制软件的局限用于智能移动设备的屏幕录制软件在可用性测试中是很有价值的,而且它们通常不会干扰用户的操作。不过苹果对这类应用的审查十分严格,例如Display Recorder这样的产品只有通过Cydia才可以使用,但我个人并不希望为了做测试而越狱。安卓当中倒是有一些可用的屏幕录制软件,不过其中的一些缺点也是蛮明显的:
据我所知,有两款iOS应用可以比较好的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一个是UX Recorder,这款应用不仅可以记录屏幕上的各种行为,而且可以捕捉用户的手势(圆圈表示点击,箭头表示滑动扫屏等),同时还能通过前置摄像头及麦克风记录用户的表情和语音。不过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软件只能用来在浏览器中对移动网站进行测试,不能用在原生应用上。 另外一款应用是Magitest,在我看来比UX Recorder更有用些,它不仅可以记录界面行为、用户手势(目前只支持点击,我相信他们未来会支持更多手势操作)、用户表情及语音,最重要的是,Magitest提供了一个开发包,只要开发人员将相关代码加入待测产品的原型当中,我们就可以为原生应用进行测试了。 3.使用“雪橇”除了使用屏幕录制软件记录用户行为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种更直接和有效的方案,即“雪橇”设备,也就是将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放在一个挂着摄像头的支架上,供用户进行测试;这种设备的外形很像雪橇。 这种方式可以全面的记录用户的实际操作,无论是界面上发生的一切还是用户执行的手势操作都可以尽收眼底,而且雪橇上的外置摄像头可以直接与桌面设备上的测试、观察软件整合使用,譬如Morae,它可以同时支持两个摄像头输入,一个挂在雪橇上,一个用于记录用户的表情,使场外观察员能够即时的看到全部测试过程。 很多设计师都使用他们自制的雪橇设备进行测试,我自己也是如此。这其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4.外置摄像头的选取最初,我们在DIY的雪橇上使用了罗技的两款摄像头,C910和C615。这两款摄像头的影像质量不错,解析度很高,可以和Morae测试软件很好的整合使用。不过最大的弊病在于这两款摄像头的尺寸过大,而且C910要安装在雪橇上也不是很容易。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