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亚马逊沃尔玛,三巨头的大数据瓜葛
广告商即使无法得知实际消费记录,能了解潜在顾客的商品搜寻记录,也够诱人了;亚马逊如果全力进军网路广告市场,仍可能大大改变产业生态。 据虎嗅此前报道,投资银行Robert W. Baird & Co估计,亚马逊2012年的广告收入约为5亿美元。而根据这篇报道透露的信息,亚马逊2013年的广告收入将达10亿美元。这会成为亚马逊未来几年内营收增长的新动力,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是亚马逊各项业务中利润率最高的业务之一。 沃尔玛 2011年,沃尔玛电子商务的营收仅是亚马逊的五分之一,且差距年年扩大,让沃尔玛不得不设法奋起直追,找出各种提升数字营收的模式。最终,沃尔玛选择在社交网站的移动商务上放手一搏,让更大量、迅速的资讯,进入沃尔玛内部销售决策。沃尔玛的每张购买建议清单,都是大量资料运算而出的结果。 2011年4月,沃尔玛以3亿美元高价收购了一家专长分类社群网站Kosmix。Kosmix不仅能收集、分析网络上的海量资料(大数据)给企业,还能将这些资讯个人化,提供采购建议给终端消费者(若不是追踪结帐资料,这些细微的消费者习惯,很难从卖场巡逻中发现)。这意味着,沃尔玛使用的大数据模式,已经从“挖掘”顾客需求进展到要能够“创造”消费需求。 “沃尔玛本身就是一个海量资料系统,适用各种商业上的分析行为,它庞大的综合功能,把资讯应用提升到新的境界。”沃尔玛资讯中心副总经理特瑞尔指出。作为世界最大的零售业巨人,沃尔玛在全球超过200万名员工,总共有110个超大型配送中心,每天处理的资料量超过10亿笔。由于资料量过于庞大,沃尔玛的大数据系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做出每一笔决定前,将执行成本降到最低,并且创造新的消费机会。 Kosmix为沃尔玛打造的大数据系统称做“社交基因组(Social Genome)”,连结到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工程师从每天热门消息中,推出与社会时事呼应的商品,创造消费需求。分类范围包含消费者、新闻事件、产品、地区、组织和新闻议题等。同时,针对社交网络快消息流的性质,沃尔玛内部的大数据实验室专门发展出一套追踪系统,结合手机上网,专门管理追踪庞大的社交动态,每天能处理的资讯量超过10亿笔。 “社交基因组”的应用方式五花八门。举例来说,沃尔玛实验室内部软件能从Foursquare平台上的打卡记录,分析出在黑色星期五,不同地区消费者最常购买的品项,然后,针对不同地区送出购买建议。 沃尔玛电子商务总监拉詹曼分析,Facebook和Twitter上的力量庞大到难以想像,“我们如果能透过社交网站的大数据,掌控消费者行为,我们就能以此重新定义消费的方式。” 这,是不是就是传阿里试图入股新浪微博想做的事?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