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最高院路线图浮现:力推判决文书5年内上线

发布时间:2013-10-16 20:48:09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王峰“司法神秘主义是导致公众质疑法院工作的最大原因。”在审判流程、执行信息逐步公开之后,最高院希望各级法院在五年内公开绝大多数裁判文书。法律界人士分析,司法公开

王峰

“司法神秘主义是导致公众质疑法院工作的最大原因。”在审判流程、执行信息逐步公开之后,最高院希望各级法院在五年内公开绝大多数裁判文书。法律界人士分析,司法公开改革中,下级法院的处境相对更尴尬。

中国各级法院可能在五年内公开各类案件的裁判文书。本报记者获悉,在多次酝酿之后,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了司法公开领域的路线图:在今年年底,最高院审结案件的判决书将上线公开。今后五年力推地方各级法院完成此项工作。

最高院人士透露,这一自上而下的改革工作,在今年以来得以加速推进。最高院院长周强日前强调了司法系统的“大数据”概念。在最高院计划中,审判流程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已趋完善,下一步即是至关重要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

然而,司法公开仍然需要进一步共识,因其至少面临两大困难:一是有为数众多的案件材料是否公开,涉及隐私保护、商业秘密乃至政治因素。

比如,2008年至2013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审结案件4.99万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结、执结案件5525.9万件。这五年之间,涉及人身伤害和妇女儿童的犯罪案件135.7万件,反腐败渎职案件13.8万件,涉港澳台案件6.5万件,金融纠纷案件280.8万件,行政案件62.4万件。

如果不考虑上述部分数据交叉重叠,因涉及隐私保护、政治因素、商业秘密等原因,影响公开的案件比例可能达到9%左右。

第二类困难是各级法院司法能力和管辖领域的差异。“在判决书上网工作上,高级法院以及下级法院要比最高法院处境尴尬。”一名北京法律学者说,“比如一些高管贪腐案件,基本不会在最高法院审理”。

“近年来,全国法院每年审结的案件在1200万件左右,最高法院每年审结的案件在1.5万件左右”,10月1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司法与公开研讨会上,一位最高法院新闻中心负责人说。

最高院将率先完成工作。“到今年年底,这1万多起案件的判决书应该都能在网上公布”,上述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5年内全部判决书上网

“最高法院近期将出台关于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时间可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推进裁判文书上网”。接近最高法院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今年6月28日,最高法院的二级政务网站中国裁判文书网开通,几乎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实施。

“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这一尚未写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原则,写入了最高法院的暂行办法。“最高法院也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全国法院全面公开工作信息,依法能公开的要全部公开,不能公开的要充分理由,原则上除了法律规定的情形之外都要公开。”上述最高院有关负责人说。

随后,多个省级高院纷纷制定类似暂行办法,包括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案件的裁判文书被规定不能上网。“死刑案件目前还属于国家秘密范围”,上述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但具有指导意义的死刑复核案件,生效裁判文书也被最高法院认为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中国裁判文书网开通后一段时间并未公布刑事案件文书,随后公布的第一份刑事案件文书,即为李新功强奸、猥亵儿童死刑复核裁定书。

2012年,河南省永城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李新功被曝光曾强奸、猥亵几十名未成年女性,引起舆论震动。

“中国裁判文书网目前共分两批公开了过千份最高法院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上述负责人说。“以后的最高法院裁判文书将不再分批次公布,而是审结一件公开一件”,他告诉本报记者。

在第二批公布的裁判文书中,最引人注目的刑事案件文书为夏俊峰故意杀人死刑复核裁定书,这亦应被认为具有指导意义。“必须树立公开是最好的舆论引导的理念。司法神秘主义是导致公众质疑法院工作的最大原因,也是阻碍树立司法公信的一个最大障碍。”

最高法院正在建设三大信息公开平台,除了审判流程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之外,还包括裁判文书公开平台,也就是中国裁判文书网。

“这主要是指将案件争议的焦点,举证、质证、认证的过程,认定的事实,判决理由,和法律依据等内容公之于众,目的是以公开促进审判结果的公正。”上述负责人说。

他透露,除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最高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将全部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全国地方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全部上网,对于高级法院的裁判文书,要求明年5月以前全部上网”。

三大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将是未来几年最高法院司法公开工作的重点。最高法院正在筹备全国性的司法公开工作会议,“一些规范性文件也在积极制定当中,比如三大信息平台建设的征求意见、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纲要、裁判文书上网规则,和法庭规则正积极地制定和修订当中”,上述负责人说。

“最高法院是非常重视司法公开工作的”,他对本报记者说。但按照法院的设置和审级独立的规定,最高法院对下级法院只有指导作用,只是将其提倡的做法、理念向下级法院提出要求。

“最高法院有个监察局,专门成立了司法巡查工作小组,到各地法院进行巡查和督察,如果发现违反最高法院规定,或者不落实最高法院规定的情况,会及时向当地高级法院通报,甚至最高法院督促他们,在制度落实方面达成一些切实的举措”,上述负责人说。

8月22日,济南市中院对薄熙来案的微博直播也特别为最高法院关注。“今年审判流程公开的一大亮点是利用网络和微博直播庭审,前不久我们统计了全国15个省市利用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直播庭审的情况,今年1-9月份的情况是:利用官方微博直播庭审800多场次,利用官方网站直播庭审9000场次左右”。

 什么造成了司法不公开?

“我国司法公开存在的问题,从某种角度区分可以分成两大类:一个是理念、体制性的问题,还有一方面是技术性,或者说发展阶段性的问题”,石磊在10月15日北京大学的研讨会上说,石磊是最高法院研究室一名副处长。

“我国法院的技术条件不是非常均衡,中西部地区法院在文书电子化方面存在物力、财力上的欠缺”,在目前的人力、物力条件下,石磊对要求五年内达到全国法院裁判文书上网的目标表示悲观,“很多基层法院法官人员不稳定,面临非常大的工作压力、信访压力和非常低的待遇,法官流失非常严重”。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