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会议营销被指忽悠:一位操盘手的独白
《IT时报》:你觉得移动搜索、3G域名这样的产品,本质到底有核心竞争力吗? 陈忠:我刚开始做这行的时候,市面上仅仅有四个产品,现在是产品满天飞,我都数不过来有多少个了。业内有个故事,宣传的时候说10万元可以上春晚,结果年底客户一看是上自己的春晚,本质上就是这么一回事。这行永远做不成阿里巴巴和百度,因为所有的通道已经都被巨头企业们堵死了。 《IT时报》:如此看来,这种“会议营销”就是靠忽悠,那有没有考虑过市场崩盘的后果? 陈忠:一个客户因为接到我们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莫名其妙的来开会,莫名其妙的交钱……当你作为一个设局者,看到这些会很有成就感,尤其是针对每个不同的参会客户,还要量身定制一套流程,虽然过程不是很光明,但这也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亢奋的美妙行业。至于崩盘,赚到钱的代理商都早洗手上岸了。再说到了那一天,又跟代理商有什么关系呢? 《IT时报》:很多消费者反映,代理商仅仅是开个收据了事,不会签署合同,这个是为了规避风险? 陈忠:事实上90%的客户到死都不知道还有合同——知道合同的客户正常都不会签字,所以消费者即使是反悔想退款,对方也不会提任何跟合同有关的事情。结果就是:代理商将皮球踢给企业总部,总部再将皮球踢给代理商。 延伸阅读 职业讨款人:混乱市场滋生新行业 不少消费者在发现购买的关键词,毫无流量和价值后,希望讨回货款,却往往遭遇代理商跑路、企业总部互相推诿的窘境,于是,“职业讨款人”这一特殊行业便诞生了。他们往往由经验丰富的前代理商、专业讨债公司、幕后组织者等组成,专业组织各种有退款诉求的消费者,联合行动向企业追讨合同款。收入也相当可观:一个3万元的关键词,追讨成功后可提成8000元左右,而大规模讨款的收入甚至数以百万计。 “一般都是按合同款收取10%~30%不等的金额,以实际讨回情况为主。”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职业讨款者的收费标准按照合同金额抽成,而由于涉及金额数量巨大,提成可观,像短信网址、3G域名、关键词等已经成了讨债者眼中的肥肉,业内组织的讨款行动包括宜搜、中搜、易查、梦查等多家企业。“组织一场集体讨款行动,如果能要回来1500万元,发起者起码能分到500万元左右,而且消费者还都是心甘情愿地去交钱。” 该人士表示,职业讨款人不少“都是做了几年的代理商,‘上岸洗白’后再到其他代理商处讨款,由于熟悉业务流程,讨款成功率很高。” 《IT时报》:像这种广告产品,一般法院和警方都不予受理,你们能追讨回来吗? 职业讨债人: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偏激手段讨债,事实上我们已经成功追讨好几笔像“关键词”、“移动域名”等这样的退款。 《IT时报》:怎么收费? 职业讨债人:讨款成功后再缴费,一般是以实际讨回金额为基数,我们提取30%分成,当然这个比例还可以再协商。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