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眼中的“下一个大事件”
虎嗅注:作者Leeforce是某互联网公司高管。2012年2月时,他曾经做过一场有关“互联网趋势与产品创新”的交流(后文附有)。里面的一些判断在随后几个月呈现得越来越清楚。一年之后,我们请他再写了一个“互联网趋势与产品创新”的2013年版。 半年、10个月后,大家可以再来翻检这篇文章,看文中的预判有多大偏差。 以下为正文(作者特别要求注明:本文以个人名义发表,与任何商业实体无关): 我们关注的TMT行业,每年都会经历太多的喧嚣。当浮华逝去,我们见证过各种的成与败后,常有必要思考:下一波浪潮会是什么?所谓的“Next Big Thing”到底是什么? 展望2014,笔者尝试给出一些趋势的预判。 1. 七寸平板游戏机 | 7‘ Pad for Big Games 海外调研机构 Newzoo 在发布其最新游戏市场报告的时候,意外地没有将平板电脑设备列入智能手机的同类(Personal Screen),而是将其与索尼PSV、任天堂3DS共同归于同类(Floating Screen)。 是的,我想说,平板电脑尤其是7寸平板,将在2014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新一代的掌上游戏机,它将彻底击败曾经纵横多年的索尼和任天堂,成为全世界核心玩家首选的专用游戏设备。 对于核心玩家而言,与《Angry Birds》或是《找你妹》相比,他们更加钟情于《魔兽世界》、《最终幻想》和《使命召唤》这些大型游戏的沉浸式体验。这些游戏大多容量在1G以上,拥有电影级画质,复杂的剧情和丰富的操作手感。核心玩家们并非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而是会整个下午都趴在屏幕前闯关奋战,沉浸其中,为暴雪这样的游戏厂商带来高利润。 包括iPhone在内的所有智能手机,目前都无法充分满足核心玩家的需求。一部智能手机的电量根本不足以支撑2小时以上高清3D特效的沉浸式游戏体验(除非电池技术短期内能有重大突破并普及,否则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次,手机的屏幕过小,不能给玩家足够广阔的视野,还严重影响视力。此外,同样因为屏幕的尺寸问题,针对需要复杂交互的大型游戏(如即时战略类),玩家在手机上很难进行各种精密的微操作。 但是,7寸平板电脑不仅可以携带大容量电池(关键是不需要为通话需求节约电量),还有恰到好处的大尺寸高清触摸屏,能为核心玩家提供友好的沉浸式界面,同时还保持了可单手持握的轻便性(这是老式iPad不具备的)。这正是机会所在:随着iPad mini的热销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传统9~10寸的笨重平板,而改用7寸的轻便型,这意味着他们会像当年热捧索尼PSP掌上游戏机一样,把平板电脑真正当作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专用娱乐设备,每天沉迷其中。 早在2012年底,就有传闻说微软已经在投入开发7寸规格的XBox Surface,专门用来运行大型游戏。但它可能已经晚了:大量的开发者已经聚集在苹果iOS的AppStore中,并且iPad平台已经出现了许多成功的大型游戏。现在来看,苹果的iPad mini毫无疑问将成为全球热捧的掌上游戏之王,没有悬念。而大量开发者和免费游戏扎堆的Android平台则在此方面进展混乱:Google Play甚至没有专门针对平板的专区,甚至难以对“平板”的尺寸进行精确的定义。也许Google会在未来的Android版本中强化这一点,但现在还看不出。毕竟,从视频游戏几十年的历史来看,只有游戏硬件的统一规格,才是游戏软件能够持续高质量输出的保证。 2. 阅读器杀死网页 | Readers Killing Websites 今年,Google 关闭了经典的RSS阅读器产品 Google Reader,导致很多人高呼“阅读器已死”,但他们可能全错了。其实单看我国几大门户:腾讯、新浪、网易等等都争相推出个性化新闻阅读APP,就可以了解到:在移动平台,阅读器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Yahoo的梅耶尔以3000万美金估值收购了新闻阅读器Summly,此举不仅仅具有作秀意味,同时也预示着:新闻阅读器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真正的“入口级产品”。 一个前提是:网页正在死亡。无论在iOS还是Android平台,APP都已经成为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入口。曾被热捧的HTML5没有成为救世主(连Facebook都把它抛弃了),反而沦为了开发者制作APP的一个组件(Hybrid App),就是佐证。 我曾经跟人开玩笑:对于2013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来说,可能他们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具备一个概念,叫做“网址”(URL)。如今,各种APP以其方便的入口、人性化的界面,直接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流,而用户也无需记住任何的网址,就可以方便地获得自己想要的。 这个逐渐替代的过程中,阅读器首当其冲。因为一个网民每天上网,无论他玩多少游戏、买多少东西,他使用最频繁、粘性最强、生命周期最长的功能,一定还是资讯的阅读。这对于传统的“网页浏览”行为来讲,是一个彻底的颠覆。 那么,机会在哪儿?尽管巨头们已经意识到了阅读器的重要性,但在这个领域,仍然没有出现足以垄断的王者。无论是网易的个性化新闻,还是海外流行的Flipboard,阅读器产品形态的进化才刚刚开始,并体现在:社交化、智能排版、个性化推荐、界面美化、用户创建内容等诸多方面。不过,当前场内的这些玩家,都还没有找到一个真正靠谱的杀手级特性,以实现最终的粘性。因此在这个领域,小公司仍然有机会,并且机会很大。 这里需要提一下Google的社交媒体产品:Google+。依我的愚见,Google由于搜索引擎的基因,它这个产品其实只是打着社交的幌子,本质上还是为搜索和聚合信息服务的,致力于打造的也是社会化媒体,而不是社交网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Google+就是Google Reader。不信,走着瞧。 3. 时间引擎 | Time Engine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