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马化腾在GMIC上对话要点全纪录

发布时间:2013-05-10 20:18:4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腾讯CEO马化腾是昨天GMIC最大的关注点,他在对话上发表了一些精彩的要点。

(硬软件谁对系统的引导力更大些?)这是一个好问题,而且现在没有一个完全的答案。目前来看,我们看到以苹果为代表的是硬件驱动力是非常强的,而且开发系统是相对严谨和半开放、半封闭的。这里面有利有弊。但是我们看到另外一个是Google的Android所倡导的开源的移动操作系统潮流,它不是以硬件驱动,是以软件操作系统来拉动整个产业,也非常成功。所以不能说单一肯定会否定某一个倾向,或者某一个方向,都有机会成功。我觉得未来还要看多方力量的互相竞争,以及竞合关系才能决定走向。

-开放平台的问题

全球来看最早做开放平台,尤其是在社交平台做开放平台的是Facebook,之后苹果的APP store也让大家看到软硬件加服务结合起来,再开放给开发商,这个体系也非常成功,很有生命力。应该说这两个案例是全球的经典,也让很多国家本地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包括社交平台,包括像腾讯这样的公司都开始思考能不能开放。但是我们当时是做即时通讯,即时通讯全世界没有一家开放过,像MSN也好,没有。它也不是做开放平台的。所以我们发现用即时通讯转向开放化这个路挺难走的,但是我们也发觉到一定要走,你不走就没有前途。我想任何一个大的互联网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一定会思考开放的问题,这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想这是经过这两年开放的过程中也更加印证了这个观点。

其实在2009年的时候就看到趋势,而且内部开始讨论怎么做,但是难度很大。一个是集中转向社交网络是一个跨度问题。第二个就是说用户隐私和用户的关系链,原来的即时通讯是紧缩的,就是看不到好友的好友,所以你要做社交图谱的话会遇到困难,你必须要很谨慎地去试这样的新生事物。

第二个是技术开发难度其实还是相当难,当时我们从我们的考虑来看还不具备这个,所以做了两年的时间准备,但是方向已经定了,我们在积极研发。到2011年的时候才正式推出。

-隐私与安全问题

隐私是Android完全开放所带来的一个弊端,也就是说它把控制权交给下游的厂商和手机厂商了,这样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很多开发商遵循的原则不是很严谨,因为没有像苹果那样是有一个终极的仲裁机构,像一个黑盒子一样,把你除名就除名,这个有霸道的一面,也有利的一面,是相对辩证的问题。

在Android的世界里面便捷、普及、能够快速推广,担心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和隐私保护的问题。这里面也会产生手机安全的产业,大家知道PC互联网的安全在Windows没有管理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失去控制,是由各家任由发展,android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尤其是份额这么大,可能未来80%的移动智能手机都是Android的话,这个问题会愈加凸显。我们也是积极投入这个市场,也倡导行业内希望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手机安全方面、保护隐私方面能够投入建设。我们不希望让安全成为一个赚钱的工具,我们希望是形成一个产业安全的联盟,我觉得这是亿对长远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个人都拿安全来当作挣钱工具的话,我觉得这对所有的行业的参与人员都是非常危险的,而且是非常不公平的。

非常多的人担心我的手机通讯录上传怎么办?在这里普及一个知识,大家用微信的时候有超过2/3的人是用通讯录绑定的,很多人认为这是通讯录上传了、泄密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应用是把你的讯路经过加密和抽样,筛选出来一个单向不可逆的特征值再传输到互联网进行做匹配,不包含你的名字,也不包含你的手机号,是一个匹配的过程。如果你选择关闭,从云端也会删除,这是一个很多人误解的通讯录上传。

但是你刚才讲的助手上传通讯录,因为是保存资料,因为还要恢复资料,的确是原文上传的。这就带来对服务商的疑问,你的信息安全、你的隐私保护自律够吗?是不是应该行业上,或者是在什么方式应该要有什么措施,能够加强这个保护,让消费者放心呢,其实我们也很关心。我相信未来在行业或者是在政府有关部门方面,会有一些更好的第三方的认证解决方案,我们也非常欢迎。因为我们一点也不希望有人怀疑做这个事情,或者有任何的疏忽。

-怎么搞用户体验?

一句话很难讲清楚,最简单的是一瞬间把你变成一个傻瓜,你去用这个产品。发现你是手指发抖、眼光很模糊的情况下,人又很钝的情况下还能走得很顺畅,手指乱点界面不会乱,结构很稳健、很清晰,这是很好的产品。

我相信很多很好的产品在移动互联网中受欢迎的产品都是大家非常希望能合作的,或者投资的,所以我想这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但是整个行业毕竟往前看,我们过去这么多经验来看,真正去打败或者胜出竞争对手,往往不是在原有的路子做,而是在新的方向做才有可能胜算。否则永远跟着别人的屁股,你是永远赢不了的。其实我们过去也有很多经验教训,随着发现还得变,老路子是不行的。我们理解了之后就会对行业内的竞争看淡很多,今天他做的事情何尝不是给我一个启发,我在另外一个领域成就一个事情,也是对手很难做的事情。

没有具体的(联姻)目标,但是我觉得还是很开放,任何合作的可能性都是有的。

-微信国际化胜算

一半一半机会,并不能说我很有信心。

移动互联网给了我们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互联网公司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第一次不仅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还领先于美国的互联网巨头,这里当然不得不提到Facebook。我们看到Facebook可能也遇到我们过去遇到的问题,就是要转向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有PC的资产,有传统的资产牵绊着。

这次(即时通讯软件)是亚洲国家先兴起,我们看到美国也有,却是很小的公司。有一些公司非常成功,但是更偏向于通信。我们亚洲国家的这些互联网企业是把通信、社交甚至开始平台化三者一体,第一次建立起来在全球来说是一个创新。尤其是三个串起来最快的其实是微信,微信引入了朋友圈,包括公众账号和平台化的亲APP的模式,应该说全球是第一个,所以我们感到很兴奋。

我们甚至觉得未来的互联网世界是不是可以不需要域名了,不需要注册一个网址,只需要有一个号码,用二维码一扫其实所有的服务都可以提供。

难道这么好的创新机会就落在我们家,落在中国吗,我们有时候在怀疑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在前不久我们去广州跟微信团队张小龙畅谈的时候,我们谈到这一点都很兴奋,我们好像发现了新的大陆,发现了新元素,发现了新科技。但是又怀疑有没有这样的能耐,有没有这样的科技水平承担这样的可能性。我觉得有梦想就是很好的开始,我们希望有机会在这个地方做创新。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