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盛大文学裂与变:利益与命运的十字路口

发布时间:2013-05-10 03:44:5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这家中国互联网最难管理的公司,核心业务和团队为何会分裂,这又将为整个网络文学产业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局?

而更现实的问题在于,百度等公司自己的文学网站和相关产品都已经箭在弦上,再加上掌阅、熊猫看书等移动APP在拥有大量用户后对网络文学上游的企图,让作者和编辑这一层级变得不稳固。在这个圈子里有影响的“大神”,陆续出来向作者“收稿子”,背后势力暧昧不明。这些是身在圈中的吴文辉每天都能感受到的。

吴文辉想要做的,是要让起点在移动互联网到来时,借助版权价值提升的契机,能继续成为市场上的王者。“潜在市场在变大,移动互联网意味着内容可收到的效率提高。起点1300多万UV(用户访问率),但问题是腾讯和百度是多少?微信3亿多用户,如果能够打通,难道它会只有300万人看我们的书吗?市场已经出现了空白的机会。”在吴文辉眼中,盛大文学以云中书城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并不成功,更大的痛苦在于,自己根本无法对此做出评价。

在内容之后,吴文辉想要让起点独立拓展开去,抓住主要是渠道爆发的空白市场,可是正如移动互联网的例子,盛大文学在各方都有其他子公司或总公司来完成。“盛大文学和侯小强确实没有插手我的具体经营业务,但把我作为一个独立整体的可能性剥离了,周边的剥离让我扩张的欲望减少。同时企业的盈利也是一个枷锁,我的投入减少,在其他领域扩张的原动力失去了,让我只能在原有的环境下抢食,而不是外部扩张。”

在侯小强的角度,却是完全不同的看法。侯小强认为让起点自己去做移动端,将让盛大文学失去意义“盛大文学作为一家文学产业链公司,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心是UGC用户产生内容,吴文辉他们负责;基本点一为移动互联网,二就是版权衍生,这些由总公司负责。”他说,“云中书城我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但不会因此怀疑这个方向。哪怕现在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坚持下去,在新的市场必须要有这种态度。”

这样的分歧越来越大,直到侯小强和吴文辉,对彼此都出现了从能力到性格的不满意。从盛大文学看,起点就像是个顽固的壳子,总是保持自己的一套,敲不开、砸不破;可在起点看来,盛大文学已经像是一个囚笼,将它束缚在自身网站上,空间受到极大压制。

在大的方向上,陈天桥、侯小强到吴文辉其实都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处于当下的阶段,何为发展重点。

所谓当下阶段,关键点在外部,是用户对接内容方式的变化所导致的大量空白市场的出现,盛大文学应该如何把握,吴文辉认为应该以文学网站比如起点为核心,各独立品牌进军新市场,在一个又一个市场打消觊觎者的念想;侯小强则认为,盛大文学整体品牌对外更具优势,不管是资源还是议价能力,都能让成功可能性更大。

而在内部,则是盛大文学已经走到了文学改变各类产业形态的中局,版权价值初现,往前内容和泛产业链谁主谁次。

这样的分歧,其实从两人的性格区别已经能够看出。侯小强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擅长和喜好均在文化层面,既有“小清新”的一面,又具备较强的各种资源搭配和获取品牌影响力的能力。无论是之前一手做起新浪博客,还是现在盛大文学与韩寒、与湖南卫视的合作,都能可见一斑。

而吴文辉则是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用他学弟、3G门户总裁张向东的话来说,“就是Google创始人佩奇和盖林那个专业”,理工科背景让他对科技大势敏感,又具有能接地气的能力。在网络文学从草根时代开始创业,身具江湖气,被下属称为“老大”。

两个人都具有很强的能力,也都曾在过去的岁月证明了自己,他们的分歧是对网络文学未来发展之争,可说到底,仍然是主导权力之争。

不知在3月5日晚上的北京,陈天桥与吴文辉到底长谈了什么,可在盛大文学这对立的两极之间,陈天桥最终还是选择了侯小强而非吴文辉。

这或许并非偶然。首先,如果选择后者,就意味着对一直在盛大集团扮演“顽石”形象的吴文辉屈服,并否认盛大文学自2009年起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侯小强实际上一直较好贯彻了陈天桥的战略意图,包括“各文学网站专注生产,盛大文学要负责好品牌、渠道、营销、打击盗版和产业链布局”。其次,对目前子公司众多却需要统合前进的盛大文学来说,选择一个更好的职业经理人,胜过选择性格更强硬的“大哥”,因为后者在这样的盛大文学中,可能会让其他的矛盾更加突出。

陈天桥这段话已经表明了盛大的态度:“侯小强也许从0做到10未必最好,但从10做到100,我看不出谁比他更强。他是多年来盛大唯一的一个年度CEO获得者。”

其实当盛大文学接管起点外延业务,并用盛大在线、盛付通和盛大文学无线部门与其对接,分润起点收益时,其实起点的权力已在不断削弱;当吴文辉顽强抵制盛大账号体系、反对内容免费模式的时候,他已经站在了整个盛大集团的对立面;当起点团队开始与盛大谈MBO时,或许已经引起了上峰的忌惮。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盛大文学产业链的利益产生速度面临无法跟上整个市场蛋糕增长速度的巨大压力,这个以资本统合的公司,只能以自我撕裂的方式来寻求解脱。与已经无法消弭的矛盾所产生的痛苦与消耗相比,这种分裂反而会是一种解放——吴文辉得到了自由,而盛大文学则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更完整的公司。

而从产业角度看,这种分裂很可能将会大大提高整个网络文学及其衍生市场的发展速度,或许这个行业的最终成熟的时候,回望今天必将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变 内容、技术与商业的新故事

网络文学兼有互联网和文学的双重属性,这决定了它未来的道路,必然是向着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双向渗透。

如果打开起点中文网,你会觉得这个网站似乎有点土,很难想象在它简单的网页之间,蕴藏着如此深厚的一套生态系统。作者天蚕土豆一本《斗破苍穹》,点击量就有1.4亿多次;而《小兵传奇》这样的小说,能连续写到近1500万字。月票、强推榜、三江榜、书评区、盟主;精品、搜书、商城、杂志、游戏……在这里有数以十万计的小说作品和作者、数以亿计的读者,以及数以百亿计的文字量,与各种作品推荐层次、读者互动机制与社区化和游戏化模式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当庞杂的体系。

盛大文学的核心在文学网站,文学网站的核心在编辑,可是如果没有详细了解,很容易将这个工作想象成一个劳动密集型工种:阅读作品、联系作者、判断剧情、提供资源,还有其他一系列繁杂工作,辛苦程度该多重?可事实上,在起点每天成千上万更新文章的情况之下,整个团队的编辑实际只有六七十人。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