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航旅纵横的平台机会:国企内长出的“奇葩”

发布时间:2013-04-17 19:45:31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一款诞生自国企内部的航旅类APP,无意中也许会成长为一个对行业影响巨大的开放平台。航旅纵横这个帮助用户查阅航班动态的移动APP,推出只有1年,用户刚过百万,在中国火热

这样一个在从来只有B2B业务的国企内部,没有什么明确战略和巨大投入的“奇葩产品”,过去一年引起的不仅仅是产业势力的注意。实际上,最近几个月的口碑暴涨,用户量也开始快速飙升,这背后一个无意间塑造的机会,似乎真的在显现出来。

平台机会

在航旅纵横开始做的时候,航班管家和飞常准只做了航班动态这一个点。如果说航旅纵横与两个先行者最大的差别,就是其对中航信过去在国内180个机场铺设的离港系统数据的深度整合,推出了“前序航班”功能,允许用户查看所乘航班在前一个出发地的起飞及航行情况,以及早判断飞机是否晚点。这个关键性并且其他应用无法跟随的需求点,一下子树立了这个产品的独特价值。从产品进化来看,后来手机值机、航班选座等功能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它与对手的用户体验差异,但是数据流的整合能力,这才是这个产品背后最有价值的地方。

据一位看好航旅纵横的投资人透露:航旅纵横的价值在于有机会在中国构建一个在航旅领域一体化的大平台。

而在他看来,中国整个商旅领域一直是一个“多纬度”的结构——旅客一旦购票,即会收到代理商、航空公司、机场等多方发来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又都只是某时某地的片段,没有整合,旅客不知道该以谁为准。航旅纵横依靠中航信在信息采集、整合及发布上有天然优势,能够成为旅客航旅出行的一个统一的平台。

记者在这个问题上从薄满辉处得到的解答是:“我们做这个事情的初衷,其实就是航旅数据太多,一股脑给用户他就晕了,他在某一时间段需要的信息是固定的,我们希望打造智能化出行,把信息展示和出行场景完全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旅客数据的挖掘,我们要为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我们的数据整合能力加上移动终端的数据交互能力,我觉得是个很令人兴奋的事情。”

虽然他没有谈太多关于平台的思路,但是顺着他的话,航旅纵横似乎正在瞄准以不断流动变化的数据为纽带,一端对接旅客,另一端对接为旅客提供服务的企业或机构,比如航空公司、携程等OTA、酒店甚至度假村。这将是一个能让中航信兴奋的商业想象前景,还有可能打破民航业一直以来的信息“隔断”,为旅客出行提供延展到乘机之外的一体化服务体验。

当然,这个平台最大的意义显然不是中航信延展到B2C的直接业务,而是为航旅链条上其他的机构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因为只有随着这些数据的不断开放,才会出现一些现在还难以想象的全新商业模式的公司。解决好这个产业逻辑,也是航旅纵横下一步发展必须要对内想明白,也对外说清楚的事情。

这其实也是航旅纵横发挥自己最大价值的唯一选择。据说知情人士透露,当初,中航信决定做航旅纵横,最先出来反对的是航空公司。国内某航空公司就曾提出质疑:你们直接做移动应用接触用户了,我们干嘛去呀?

这些中航信自身的客户如果对于航旅纵横意见很大,显然会影响其下一步的发展甚至是生存。而当时这个意见据说是被中航信高层如此劝服的:“作为中立平台,我们不能、也没有天赋去做销售业务,民航业现在的竞争,不是它和航空公司,也不是航空公司相互之间,而是飞机和高铁。高铁正在抢夺客户,民航业关注的,应该是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飞机出行,如此,行业才能蓬勃发展。中航信推航旅纵横,是为了优化旅客的乘机体验,增强民航业的竞争力。”

按照这个逻辑,航旅纵横上旅客的消费需求,必须要被引导到具体的销售商和对应产业链条,这样的话一个开放平台的格局其实是个必然走向。。

但是,作为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团队,航旅纵横假若想实现这样宏大的构想,下一步该如何走?中航信自己似乎也还没有想清楚。

“中航信孵化”的标签,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它在未来的发展,并不全看产品的表现,还要看中航信对它定位和政策的变动。在国企内部,它可能依旧会面临定位不明确、资源有掣肘的局限。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推出1年以来,航旅纵横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宣传推广,他们对此的解释是——中航信以前没有这样的面向消费者,需要打广告推广的产品,因此也没有在这一块进行市场投入的先例。

这个被很多人看好的产品是不是真的有机会成长成一个对行业有意义的大平台,更加市场化和透明化的运作,恐怕将是必须跨过的门槛。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