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丹话别腾讯:潜行的接班人体制
|
本报记者 辛苑薇 深圳报道 3月20日上午,香港,出席完腾讯2012年财报发布会后,陈一丹按照惯例接着参加腾讯董事局会议。 一向低调、朴素的他身穿一件白色礼服,这件礼服他只在“腾讯年度星光大典”上穿过一次。这一天,是陈一丹作为腾讯首席行政官(CAO)的最后一天,他以盛装出场告别这家他参与创立,并为之激情奋斗15年的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 财报会议后,或拥抱、或话别,陈一丹向腾讯董事会成员一一表达了感恩和不舍之情。当日下午,回到腾讯深圳公司,陈一丹继续与员工话别。 3月25日,腾讯总部37层,陈一丹接受卸任前的最后一次采访。 “这一天,终究是到来了。”陈一丹发出深深的感叹。鲜为外人所知的是,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陈一丹足足准备了两年时间。这两年,这位腾讯五大创始人之一、首席行政官,从管理架构、人才培养等方面无一不殚精竭虑,只为离开之日能真正“安心”。 如今,陈一丹认为自己做到了。“感恩”、“放心”和“祝福”——一向苛刻用词的陈一丹用这三个词形容此刻的心情。 事实上,这份“放心”来之不易。过去两年,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竞争状况的剧烈演变,腾讯不断遭受外界和自身的挑战。 “前两年我想放手,但不能彻底地放手。现在,公司职能体系健全,管理架构明晰,接班人成熟,决策能力和影响力在显著上升。”陈一丹说,“我终于可以放心如期‘交棒’。” 十五载激情燃烧的岁月,腾讯早已融化成陈一丹生命的一部分。离别时,总是不舍。如同陈一丹热衷研究佛学中的一句至理箴言——“人要学会放下”,放下,或许就是他最真实的心境。 潜行的接班人体制 1971年出生的陈一丹在迈过“不惑之年”后,选择卸任腾讯首席行政官,改任终身荣誉顾问。 低调、温和的陈一丹在外界知名度不高。他虽口才出众,却一直甘居幕后,悉心将腾讯从襁褓中抚养长大,从童年、少年直至如今的年轻小伙阶段,故有人戏称他为腾讯“妈爸”。 1999年,作为腾讯五大创始人之一,陈一丹全面执掌公司行政、法律、政策发展、人力资源以及公益慈善基金事宜,同时还负责管理机制、知识产权及政府关系。 陈一丹之于腾讯,有如水、电、煤之于人们的生活需求,不可或缺。他所设置的管理架构、人才培养机制是保障腾讯维持高速发展的基础条件。用马化腾的话来说:“没有陈一丹,就没有腾讯的成功。” 如今陈一丹卸任,而他在离别之前的目标之一就是给腾讯建立良好的接班人体制。“这一体制将让腾讯在未来创始人陆续离开时,还能通过管理机制保持基业长青。” 谈及腾讯的接班人计划,或许要从腾讯创立之初建立的伙伴关系说起。腾讯一路的成长经历,也是一路摸索接班人的历程。 1999年,腾讯五大创始人齐聚深圳,创立了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公司——腾讯。他们是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和陈一丹。值得一提的是,除曾李青之外,其余四人都是高中同学或大学同学。 根据个人的能力、专长和喜好,上述五人分别担任首席执行官(CEO)、首席技术官(CTO)、首席运营官(COO)、首席信息官(CIO)和首席行政官(CAO)等职位。 “这或许是命运机缘,也是一种幸运。”陈一丹说,创立之初,五人之间如同兄弟般紧密团结、互相配合。“这形成了腾讯最初的文化基因:大家如同一家人,任何决策都互相商量、共同定夺。” 2004年,腾讯在香港上市后,火箭般的发展速度令这几位创始人难以全面顾及。2005年,马化腾邀请刘炽平加盟腾讯,出任公司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刘炽平曾就职高盛,腾讯IPO即由他操刀。 2006年2月,刘炽平担任腾讯公司总裁,帮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2007年3月,刘炽平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外界曾一度猜测,刘炽平将取代马化腾成为腾讯的掌舵者。同时,关于腾讯接班人的讨论也不时甚嚣尘上。 作为腾讯管理制度的幕后真正制定者,陈一丹告诉记者:“2005年后,腾讯曾经将‘双打制’作为公司培养接班人的主要政策。如今,这一政策已逐渐被‘盘点培训制’所取代。” 所谓的“双打制”是指,腾讯在重要的管理岗位上常常设置两个人。一方面,两个人可以互相协作,共同推动公司业务发展;另一方面,两人合作可减少风险,当其中一人出现诸如出差、生病等急事,能及时由另一人补缺上。外界看到的“马刘配”就是典型的“双打制”体现。 然而,随着腾讯业务的继续壮大,陈一丹感觉到“双打制”已不足以支撑公司的高速发展。“公司业务发展太快,原本有前瞻性的培养速度反而只是勉强跟得上业务发展速度。”陈一丹说。 从2005年的2000人到如今的24000人,腾讯不仅员工规模翻了十倍多,业务也遍及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如今,腾讯希望通过‘盘点培训制’对管理层进行分层考核,通过规范、严格的机制,形成阶梯效应。”陈一丹告诉记者,“目的是将重要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岗位。” 据悉,腾讯严格的KPI(绩效)考核在互联网界声名远扬,并一度被外界诟病为导致腾讯产品和业务“山寨”化的重要原因。但是,规范的业绩考核也是最公正、最透明地检验一个领导者能力、水平的手段。 “互联网飞速变化,领导人的才华、敏感度尤为重要。” 陈一丹说,“腾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真正能担当大任的领导者。比如:张小龙领导的微信就很好地把握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 陈一丹告诉记者,目前腾讯80%的中层干部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在15人左右的高层领导中,有1/3是创始人,1/3多是自身培养出来,少于1/3是空降而来。但即便是空降的高层领导,经过多年的腾讯文化熏陶也已充分融入进来。 腾讯创立至今十四年,管理层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这也是其他诸多互联网公司艳羡之处。 交棒计划 2011年,陈一丹决定退隐。根据他的回忆,当时,他给马化腾、许晨晔、张志东等几位创始人和公司总裁刘炽平发了一封邮件,正式提出卸任的想法,也正式提出一个“交棒”的时间。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