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郑志昊:腾讯最大开放平台怎样炼成
他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过一段时间就要百度三个字“为什么”,前几天,他发现,在百度推荐的几条搜索结果中,“QQ空间为什么打开这么慢”又出现在前几位了。这一现象在2010年之前最为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与郑志昊专门找了一张中国地图,将打开速度超过8秒的地区全部染红,“祖国山河一片红啊。”他自嘲。然后逐一突破,低于3秒就改成绿色,直至全部转绿。 用户用最短时间打开QQ空间,能够用到什么功能就交到了产品总监黄晓军手上。2009年,郑志昊多次打电话把他从腾讯上海研究院调至深圳QQ空间团?队。 作为产品经理,他需要对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做出判断。80后和90后大多是从使用电脑开始就接触Qzone的用户群,随着这批用户年龄增长,从校园走入社会,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外界也曾诟病QQ空间的低龄化,但从后台数据看,当年的学生用户流失并不大。根本原因在于,Qzone的主要功能伴随着用户一起成长。比如从简单的装扮,到日志,再到如今的相册和说说。 在QQ空间团队,形成了70后、80后和90后的团队梯队,黄晓军每周会组织大家聚餐,打游戏,聊工作,搜集各个年龄层用户的需求。目前,QQ空间被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是相册,早在2006年,qq相册和空间的相册就合并了,但是在近一两年才出现爆发式增长。黄晓军解释说,很多当年的学生用户已经成家立业,记录家庭生活是一个很大的需求,比如晒孩子的照片;同时,旅游越来越多,途中也会分享一些照片给亲朋好友。而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开发出了水印相机,以便自定义照片上的文字。“产品经理的一个重要素?质是角色转换。”他加了一句,“Pony(马化腾)一分钟就能完?成。” 盈利模式 郑志昊的升职可被视为集团对QQ空间的认可,他不愿独揽功劳,一直称,都是团队的努力。虽属海派,但郑很快适应了本土化的公司与团队。他会和黄希彤、黄晓军们一块儿打游戏,一块儿熬夜加?班。 马化腾半夜测试产品的现象在腾讯并不罕见,微信的张小龙有这样的“嗜好”,郑志昊也很早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黄晓军刚来时,听同事说,怎么感觉Peter(郑志昊)从来不休息啊。后来他终于领教了,郑常常大半夜在qq群里面不停地提各种问题,“我们都快被整疯了,一直到现在也是这样。”黄晓军笑着说,一个小Bug,整个团队联动都要折腾起来修改。 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些创业公司,在谈到团队时,这些公司的创始人都不否认,腾讯的产品团队一点不输他们的创业团队。黄晓军也遇到过同样的说法,他的前老板曾开玩笑说:“你们腾讯这么拼,让我们怎么活?啊。” 在腾讯,似乎不需要鼓励“狼性”。当2011年,马化腾在开放大会上放言“再造一个腾讯时”,QQ空间团队在一年前已经在行动了。5年的平台基础搭建和完善已经积累了数亿高粘性用户,彼时,变现似乎顺理成?章。 QQ空间团队曾经用自己开发的一些小应用尝试过开放平台模式,之后又小规模引入一些第三方。直到一款风靡一时的游戏出现,加速了开放平台的步伐。曾几何时,偷菜成为男女老少都在追逐的时髦游戏,QQ空间每日的在线人数激增。2011年,腾?讯开放各大平台时,QQ空间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开放?平台模式。因此,此后的整个开放平台基础架构几?乎都是由该团队承担,包括QQ?互联,最早?也?是?由黄晓军操?刀。 在QQ空间平台上,通过应用和认证空间,第三方公司获得庞大流量;借助“广点通”,用户陆陆续续地转化为电商消费者。如果说QQ是最大的流量入口,那么QQ空间就是最大的流量分配平台。由此也形成了三种盈利模式:早期的黄钻增值服务、开放平台分成和基于后端效果的广告收费模?式。 PC端进入平稳发展后,该团队也开始全力进军移动端。在去年的腾讯5·18架构调整后,移动QQ空间也由移动互联网事业群转至郑志昊团队。他没有透露无线客户端的具体下载数据,只说近一年时间用户数增长了4至5倍。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