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零售业上市公司营收百强榜出炉
|
2016年上半年,我国零售业122家零售业上市公司,包括百货、购物中心、超市、服饰、珠宝、家电数码、药店、电商等零售业态,实现营收8943.68亿元,实现净利润214.9364亿元,净利润率仅为2.40%。
![]()
比2015年全年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88家公司)平均净利润率2.79%下降了0.37个百分点,比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101家公司)平均净利润率3.62%下降了1.22个百分点。 备注: 1、图表为不完全统计,数据来源为上市公司财报 2、货币单位统一为人民币,美元、港币已按2016年6月30日的汇率转换成人民币 3、业绩中未标明业态分类的均为该上市公司上半年全部业绩 数据与分析 1、营收下降面比2015年扩大,但比今年一季度缩小。 营收下降的公司有68家,营收下降面为56%,这一数据,比2015年的47%扩大了9个百分点,但比今年第一季度的64%缩小了8个百分点。 2、净利润下降面比2015年有所扩大,比今年第一季度略有提高。 净利润下降的公司有79家,净利润下降面为65%,这一数据,比2015年的60%扩大了5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提高了1个百分点。 3、营收与净利润双降面从2015年的33%扩大到了49%,亏损面达17%,这比2015年扩大了2个百分点,比今年第一季度扩大了10个百分点。 4、百货与购物中心:57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2628.01亿元,占营收总额的29%,实现净利润-53.0726亿元,营收下降面77%,净利润下降面75%,营收与净利润双降面67%,都高于平均下降程度。但百货之所以会出现全行业平均亏损的情况,主要是受“人和商业”巨额亏损的影响,其营收仅为5.23亿元,亏损却高达144.93亿元。 剔除这一特殊情况,另外56家百货、购物中心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是: 亏损面较小,仅有8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14%,小于平均亏损面,8家亏损企业亏损总额6.47亿元,平均每家公司亏损0.8亿元。 另外56家公司实现营收2622.78亿元,净利润总额91.85亿元,净利润率3.50%,高于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显示:尽管百货、购物中心行业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在不断下滑,但实际情况要比想象的好一些。 5、超市业态:13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1413.7亿元,约占营收总额的16%,净利润23.85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11%,净利润率仅为1.68%,低于平均水平0.72个百分点。作为零售主力业态的超市、大型综合超市的盈利能力越来越退化,这是值得业界深刻反省的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 具有国有背景的超市上市公司普遍出现了亏损或频临亏损的局面,其原因到底何在? 拥有大润发、欧尚两家标杆企业的“高鑫零售”,虽然净利润在超市行业高居榜首,高达14.61亿元,但净利润也下降了3.4%。这是一种趋势还是短时期的波动还有待观察,但这一状况应该引起业界的警觉:大型综合超市可能比百货的情况更糟糕。 区域性零售公司起家的超市上市公司凸显良好的经营业绩,其中,永辉超市实现净利润6.7亿元,步步高实现净利润1.72亿元,红旗连锁实现净利润1.02亿元。从前被商务部纳入流通20强的企业曾经也达到过年净利润5到6亿元的良好业绩,但十余年以后的今天,却出现了亏损,再过几年,如果没有大的变革,结局是可以预料的。 有些企业步步高升,有些企业年年下滑,是经营问题还是体制问题?谁能为这些下沉中的企业担责?谁能挽救这些企业? 6、服饰珠宝行业:37家公司(含珠宝、化妆品)实现营收1137.23亿元,占营收总额的13%,实现净利润109.709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51%,净利润率高达9.64%。这些企业并不是纯粹的零售公司,大多数是生成加工与零售业务相结合。 有几个明显特点: 营收与净利润增减情况总体好于零售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营营收下降面43%,净利润下降面54%,营收与净利润双降面35%,亏损面14%; 亏损额度较小:5家亏损公司总亏损3.46亿元,平均每家公司亏损0.692亿元,这与全行业超百亿元净利润相比,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有些服装企业在转型中实现了新发展,业绩有了显著改善,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如“李宁”实现营收35.96亿元,同比增13%,实现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204.23%; 周生生、亨得利等珠宝钟表行业都出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降。总的来说,服饰、珠宝、钟表、化妆品行业,也正在步入一个转型、整合、蜕变的新时期。 7、药店行业:7家药店、药妆企业,实现营收613.63(可比营收507.33亿元,不包括屈臣氏106.3亿元)占营收总额的5.67%,实现净利润9.19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4.27%,净利润率1.81%。这是零售业上市公司中唯一一个大部分公司(除屈臣氏中国)的营收与净利润都有所增长的行业,但这个行业的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显然还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医药分离改革的深入,这个行业有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 8、家电数码行业:5家公司实现营收1139.23亿元,占营收总额的13%,但净利润总体亏损0.41亿元,除“宏图高科”有1.39亿元净利润外,国美、苏宁等其它四家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这是一个很妖怪的行业,未来的想象空间很大。 9、电商行业:京东、阿里、唯品会三家,实现营收2011.48亿元,约营收总额的23%,实现净利润125.67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58.46%,净利润率6.24%。虽然阿里的净利润大幅度减少,但京东的亏损也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唯品会的净利润增幅高达50.27%。 趋势分析 1、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在电商后发优势的猛攻下节节败退,且伤亡惨重。无论是具有政府扶持与资金支持的国企,还是拥有先进零售管理技术的外企,基本无一幸免。这说明,单纯以商品销售为主的实体零售商的整体衰退已成为一种行业趋势。 2、电商不仅在减少亏损,而且盈利水平也远远高于平均值。 3、百货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好。 4、国有背景的零售集团每况愈下。 5、区域性连锁公司通过扩张已成为全国零售业的标杆企业。 6、珠宝行业经营状况令人担忧。 7、服装行业在转型中获得了新发展,会不断分化。 8、超市行业步履艰难,以后会难上加难。 9、医药行业还没有真正发力。 10、家电行业做电商平台,生死未卜。 造成上述局面的深层次原因,并不是电商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或便利、便宜等因素,关键是社会心理因素。 首先,电商借助资本、技术与环境的力量,极其智慧地击中了消费者的两个兴奋点——懒与贪。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