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互联网 银行电商的守与攻
目前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客户超过一亿个,每天办理6000多万笔电子银行业务。电子银行对传统柜面业务的替代率已经达到71%。而工行也希望能够借互联网将IT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姜建清对信息技术非常看中,工商银行对信息技术的投资比例也很大。据姜建清介绍称,未来信息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银行竞争的业态,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的高度结合,将成为银行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对银行来说,电商策略可以扮演守与攻的功能。一方面,电商切入金融已经悄然进行,可以将原有的客户再次笼络住,这是守。另一方面,每个银行都有大量的线下融资客户,这些客户也面临着如何互联网化的需求。 “信息可以沉淀在互联网上,形成支付闭环,银行可以较好地进行贷前、贷中、贷后管理,这也有助于银行自身的业务。”一位银行业人士认为,电商的模式,可以帮助银行去探路,开展未来基于互联网的业务模式。 第一步已经迈出,但下一步怎么走,各大银行心里现在还没谱。目前,建行善融商务还在纠结于要不要深做电商、交行的交博汇也几无起色。而民生电商对其“到底是服务于民生银行,还是独立的第三方”这个定位,内部还有不少分歧。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及原有的业务部模式,也让民生电商在寻找方向上有诸多“兄弟竞争者”。 转型的方向 银行触电,就是一场变革,每一家银行都遭遇思维、文化、机制的冲击。 在机制上,银行都是“船大难调头”,在做电商的过程中,肯定会损害部分员工的利益。比如,那些支行网点的一线员工、客户经理,未来会面临着冲击。而如何转变这些人的思想观念,让整个方式方法更有执行力,这也是需要不断考虑的。一位与银行打交道多年的互联网金融人士认为,要继续让互联网这股风吹向银行,让银行的中层、基层全部都认识到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作用。只有全员认识到了,那么在具体的转型过程中,才有足够的执行力。 一位互联网金融人士认为,银行更要去思考“怎么来切入电商业务”,需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如果是做大众型的平台,直接与淘宝、京东、易迅等大的电商平台竞争,那么这不会有多少出路。这位人士建议,建设银行在做B2C上面可能没有优势,在供应链融资的环节,机会要大一些。 此前,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建议,银行做电商要结合自己的金融工具优势,以及天然的信用中介,来突出银行做电商的特色。银行的网点,也可以变成一种优势,将银行网点改造成商品的体验店、提贷点。 另外,在落地的过程中,每个银行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来形成自己的核心特色。比如,零售与私人银行业务突出的银行,可以走高端B2C的路线,给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提供量身订做的服务。 一位给银行提供IT服务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银行拥抱互联网,要将一个局域网变成互联网,就像软件行业向互联网的转型一样。首先,在IT系统上,现有银行的系统都是B2C式的,从揽储、放贷,都是银行针对个人(B2C),这两边的系统是不打通的,双方也是背靠背的。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更重要的是扮演一个撮合的功能,这意味着,要让C2C、C2B、B2B能够互相找着对方,这是思维的一种改变。 据了解,银行业的IT人员较多,国有几大行以及大型股份制银行的IT实力很强,IT员工就有几千人到万人的规模。“一旦,大家将方向确定好,底层的IT系统的基础,是没有问题的。”这位金融IT人士表示,除了底层的IT系统问题,支付结算也将是转变中要改变的关键环节,要变得好用,更快、效率更高。虽然支付系统本身并不难,但需要业务流程创新上的配合。 其次,银行电商还应该加强交流、沟通的交互平台。互联网时代的银行,要改变自己作为信息中介、融资中介的角色,作为平台商,要更多地考虑如何为个人与企业服务。互联互通时代的需求明显。 这两个层面的变化,将以外在的电商平台为承载,内在的则是整个银行的变化。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