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图餐饮O2O功能分析
作为一个移动端的疑似入口,地图应用是各大公司重点布局的产品之一。除了最基本的导航功能外,各大公司也在加紧将O2O功能融入到地图中。本文就只针对百度地图的餐饮类O2O功能进行分析,系统为IOS,百度地图版本为6.0。(半个多月前写的文章,现在最新版本已经到6.1,不过餐饮O2O功能变化不大) 在分析产品前先明确一下用户找餐厅吃饭的流程:找餐馆、确定餐馆、点餐缴费(如团购)、定时订座、去餐厅、点菜、吃饭、结账(之前未交费)、离开餐馆、网上点评。这个流程中用户的享受阶段就是吃饭,其他都属于为了这个目的的准备阶段。而准备阶段的每一个环节用户都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而我们则可以帮用户进行一定的优化。目前百度地图、大众点评等O2O应用主要是简化了找餐馆、确定餐馆、付费订座等阶段,在网上即可完成,让用户到了餐馆就可以直接享受吃饭的过程。那么下面我就简单分析一下百度地图在找餐馆、确定餐馆以及付费订座这三个阶段的表现。 找餐馆 用户找餐馆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已经明确知道某几家目标餐馆,要从中进行选择,另一种是还没有目标,可能根据位置、餐厅类型、价格等进行筛选后再进行确定。 针对第一种情况,用户在找餐厅阶段主要依靠搜索,在百度地图的输入框中进行搜索可以很方便的搜到目标餐厅。在用户输入的同时,百度地图也根据用户的输入内容实时给出了建议搜索结果,这些建议结果的排列顺序考虑到了用户当前所处的地理位置,而且在输入拼音的时候这些搜索建议结果就可以实时更新,这些设计都极大降低了用户在移动端的输入成本,方便了用户对目标餐厅进行查找。比如我想查“港丽餐厅”,当我输入“gangli”的时候,百度地图给我的建议搜索结果第一位已经是离我最近的“港丽餐厅北京中关村店”了,我只需点击即可进行选择,如图1。 图 1 第二种情况是用户发现的一个过程。通过“附近”按钮,用户可以查看所在地周边的一些服务或设施,美食只是其中一项。除了点击“美食“可以查看所有类型的餐厅外,百度地图还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类推荐,包括中餐、小吃快餐、川菜、西餐、火锅、肯德基这六个子选项,点击子选项可以快速查找相应类别的餐厅。这样设计也是为了降低用户查找的成本,能在这一页完成的操作就不让用户在下一级页面进行二次选择,而这六个关键词应该也是基于大量用户数据得出的。将用户查询量最大的几个类别放在首页供用户查找,满足大部分用户需求,在满足需求与界面简洁间找到平衡。在点击某一类别查找后,用户可以根据距离、餐厅类别进行筛选,也可以根据距离、价格、好评等对已有结果进行排序,找到最合适的餐厅。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默认排序不知是依靠什么规则。理论上说默认排序的结果要根据位置、好评度、优惠活动甚至个人爱好等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评定,排序第一的基本应该是最合适的。而现在如果我直接搜索中餐,前三家是北京菜,第四家是一个川菜馆,名叫“罗园餐厅”,也是第一个出现的川菜馆,按理解应该是最符合我需求的川菜馆。但如果搜索川菜,“罗园餐厅”却排在了第五位(如图2),也就是说还有四家川菜馆更符合我的需求,显然跟搜索中餐时的结论不一致。另外,我半小时后又进行了查询,这次搜索中餐的时候第四位却变成了“贵友酒家”,但我的位置和查询条件均没有变化。这也就引起了我对默认排序算法的怀疑,到底默认排序能不能给我推荐出当前最合适的餐馆,这也关乎用户对应用的信任。 图 2 确定餐馆 面对很多可选餐馆时,用户可能也不清楚到底哪个更适合自己,应用要做的就是尽量展现能帮助用户选择的信息,如果可能的话给用户推荐最合适的。目前百度地图也基本没有个性化推荐的功能,主要还是将各种信息呈现,方便用户进行选择。 用户在决定去哪家餐馆的时候,主要还是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物的影响,比如说餐厅的环境、是否好吃、是否便宜等;二是人的影响,比如好友的推荐、网友的评论、餐厅的排名等。应用展现信息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帮助用户进行选择。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