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兴农农产品电子商务周观察
农产品电子商务正逐渐红火,从最初的坚果干果开始,并逐渐延伸到时令水果、花卉苗木、海鲜水产等品类。各家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始发力,地方政府部门也在加大农产品电商的资源整合和资源应用,本周主要电商事件扫描,特约农产品营销专家张旭东进行评论。 【新 闻 简 评】 1. 重庆首家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上线 4月17日,重庆首家以农产品交易为特色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线。据了解,平台上有定期交易、即期交易和网上商城等三种交易模式。交易达成后,卖方的产品进入平台的供应链管理公司,通过该公司配送到买方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定期交易模式下,买卖双方可以就尚未生产出来的、但有明确上市时间的商品进行交易,农产品的贸易商、加工企业、种植基地以及农户,均可通过保证金的方式在平台签订电子合约,上市时实现产品交收。 【点评】重庆特色农产品品类丰富,但交易不便,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拓展了销售渠道,在农产品网络渠道服务商迈出步伐,将会带来新一轮地方电商平台建设热潮。 2. 全国首家农产品电子商城长沙上线 4月15日,全国首个基于互联网的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沁坤商城在长沙上线运营,这一平台将打造湖南“农”字号的阿里巴巴。该电子商城将汇聚、整合农产品资源,创新电子商务服务、探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模式,通过信息、物流、金融三大服务,将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三大环节联通于一体,形成贯穿整个大宗农产品产业链的服务体系。沁坤电子商城计划在市场启动三年内,逐步发展到经销全国所有各类农产品。 【点评】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的地方化整合过程中,出现了较好情况,对于地方农产品的拉动是显而易见的,关键是如何真正能惠及农民,实现买卖畅通。一周出现两个全国首家也挺有意思的,不过值得支持一下! 【专 家 论 点】 3. 农产品电商:远非“看上去很美”那么简单 当穿着、出行及日常消费品都搭上了电商快车后,又一个新的行业——农产品,正在此处异军突起。率先突围的农产品电商,从坚果干果开始,并逐渐延伸到时令水果、花卉苗木、海鲜水产等品类。 一部分有备而来的农产品电商,正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而新的创业者也喷爆而出,他们瞄准了“小而美”产品。农产品电商要反复思考三个问题: 一是产品选择问题,如果没有稳定的货源、不能提供比菜市场更好的购物体验,就回导致失败。要把控的环节太多、物流问题等等,都需要注意。 二是解决物流冷链问题,确保品质、时限,这是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大方向; 三是解决信任问题,商家们宣称的“环保”、“有机”,怎么能让消费者相信?消费者可借助标签追溯生产经过,提高产品可信度。 【点评】农业现在的非标准化还是比较高的,电子商务对农产品的渗透尚不足1%,这里面有很大的市场,在选择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其产品特殊性以及物流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否则很容易陷入泥潭。 4. 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入服务时代 农业在信息化上相对较慢,尤其是农产品,多数都没有真正融入互联网的传播元素。现在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开拓了更广阔的出路,这是个好事情,尤其是微博卖鸡蛋,网络卖树苗等等实例的成功,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这是个大趋势。如果想持续成功,把农产品卖好,这个不是单纯的发个微博,注册几个农产品网站所能解决的,成功的案例有偶然,但电商化发展将是必然,那就是农产品迟早要走向新营销、新方式。 现在电子商务服务很多,但对于农产品而言,更多的是帮助企业实现网络上的推广、营销,真正把东西给卖出去,建立相对稳定的网络销售渠道,因为就现在情况看,传统的农超对接也好,农贸对接也好,都有其局限性。 帮助农产品生产者实现销售渠道的搭建和完善,这里面不仅仅包括产品推广、形象展示,还包括整合农业类的平台,帮助他们使用,及时发布产品信息,最终还是要协助他们建立相对稳定的网络通道。 农产品网络渠道服务的发展,值得更多人关注,更多企业为农产品服务。让产品更好卖、卖的更值钱,卖到更广泛的地区去。 【点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火爆,很多时候需要进行完整的市场扶持和帮助,现在农产品生产者的网络销售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事相关的服务企业来说也是一次成功的机会,实现认知帮扶,打通电商服务通路,为电商链条完善提供力量。 5. 目前农产品电商的三种经营业态 农产品或生鲜电商市场主要有三种经营业态。 第一种是B2C模式。 此类模式里又分两种经营形式,一类是纯B2C,即自身不种植、饲养任何产品,所售卖的产品均来自其他品牌商和农场,典型代表是顺丰优选、本来生活。另一类是“自有农场+B2C”,即企业自身在某地区承包农场,亲自种植瓜果蔬菜、饲养鸡鸭牛羊等,然后通过自建B2C网站的方式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因此其所售卖的产品多是自己的产品,当然为了丰富产品也会整合少量其他农场或品牌商的产品。 第二种业态是“家庭会员宅配”模式 这类模式严格意义上并非是纯电商模式,其主要是通过家庭宅配的方式把自家农庄的产品直接配送到家庭会员。首先要形成规模化种植及饲养,其次通过官网发布产品的供应信息,最后会员可以通过网上的会员系统提前预定今后需要的产品,待产品生产出来后就可以按照预定需求配送到家了。 第三种是新型的“订单农业” 这种业态最早来自美国,其称之谓叫CSA(社区支持农业),而我们的方式还不完全属于这类方式,姑且叫“订单农业”。 目前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有不少小型农场经营者均在尝试此类方式,比如,上个月在上海崇明有两位崇尚天然种植的经营者就在接受预订夏天的西瓜,待西瓜成熟后便配送给消费者。 这类经营者受规模所限,并没有投入巨资建立电商平台,多是依托在淘宝网的C店进行销售。订单农业的初衷是给目标消费者提供最健康、生态的产品,但在国内刚刚起步。 【点评】三种业态基本上解释了当前的电商经营形式,不参与生产只卖的,自己生产自己卖的,预购再种植。其实,就是两种,一种是自己生产,一种是他人生产。不管哪种,实现产品合格、安全并通过何种渠道流通出去,并最终到消费者终端,才是电商的完整链条业态。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