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ket历程:一家拒绝了Evernote收购的创业公司如何成长
Pocket 团队觉得自己像是追随 Evernote 和 Dropbox 的后辈,提供的都是在一个地方存储东西,而稍后可以从任何地方再次打开的服务。不过相比之下,Evernote 和 Dropbox 的成长要迅速得多。Evernote 有超过 6000 万的注册用户,Dropbox 的用户则已经过亿并且盈利。而 Pocket 的用户估计在今年暑假期间达到 1000 万用户,并且由于 Pocket 从去年开始将服务免费,公司没有收入来源。 Weiner 觉得,Pocket 用户未来会用 Pocket 来处理更为复杂的项目,比如最初大家只把 Pocket 当成阅读器,但后来随着平板、Google Glass 和其它可穿戴式设备出现,当前世界已经转化成屏幕的世界,而 Pocket 将会成为人们向新平台转移内容的工具。 对Evernote说“No” 正因 Weiner 对 Pocket 的未来怀有远大的愿景,所以当 Gullicken 说出维持原价的时候,Weiner 拒绝了收购邀约。他觉得 Evernote 只会把 Read It Later 变成自己产品中的一个子功能,而不是他所想要的完全属于自己掌控的一个完整的产品。Weiner 开始转向寻找风投,他在 Minnesota 工作时结识的创业顾问 Jonathan Bruck 为他提供了非常关键的资源牵线。Pocket 现在已经从 Foundation Capital 和 Baselin Ventures、Google Ventures、Founder Collective 处获得 750 万美元融资。 Weiner 第一次有钱来雇佣自己的员工,目前 Pocket 有 13 位团队成员——和 Instagram 卖给 Facebook 时的人数一样。去年,经过内部的激烈论争后,团队决定将 Read It Later 改名为 Pocket,可以让产品听起来更加温暖和友善,他们希望,这个名字也可以告诉用户——Pocket 不仅仅是用来收藏“阅读”内容的。 四月份,Marco Arment 宣布他已经将 Instapaper 卖给了 Betaworks。他从去年开始就对这个产品失去了兴趣,并且逐渐将其搁置一旁。最终,Arment 得出了和 Weiner 一致的结论——为了将产品做得足够精致和亮眼,你必须全职且全心全意来做这件事。 现在,Digg、Bitly、Chartbeat 和 Dots 背后的智囊 Betaworks 将接手做这件事了。但是 Betaworks 并没能创造新的“动词”,相比之下他们的商业模式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了。“当用户下载产品的时候,当用户订阅的时候,公司就获得了收入。”Betaworks 的副总裁、Instapaper 和 Digg 的 CEO Andrew McLaughlin 说,“我们试图在一开始就把产品做得足够 awesome,以此来吸引用户。Marco 证明了这个商业模式很奏效,而现在我们也想这样做。” 成长黑客 周五,Pocket 团队聚集在他们 Market 大道上的办公室里,分享他们一周以来“hacking”的成果。团队成员们想了很多把 Pocket 分享到世界的主意,这一周的主题十分简单却也十分紧要:如何让 Pocket 成长得更快。 对很多 Pocket 的用户来说,Pocket 已经变得不可或缺了。大家每天从超过 400 个应用中保存超过 130 万条内容。但是对很多普通用户来说,他们得安装书签功能、下载 Pocket,下载合作的 app,然后学习使用如何从每个 app 中保存内容到 Pocket。 所以这一周内 Pocket 的成员们都在努力减小使用上的阻力,不过“一旦你明白了如何使用并且开始使用了,我们就会得到大量这样的用户评价——我不知道没有了 Pocket 我该怎么办”,Max Weiner 说,“但是学习曲线确实仍然存在”。 Weiner 表示,独立的 Pocket 正在迅速成长,拥有大规模的用户数量,“当你发现你正站在如此快速成长的行业前沿,你会觉得这是非常让人激动的体验,而所有我想做的就是,让人们来使用我的产品。”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