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硅谷公司在中国的非典型生长
|
除了这一举措外,印象笔记也把原来的小规模粉丝活动“印象吧”扩大到了几百人的用户交流活动,教用户如果进阶使用产品。目前跑过了广州、上海、厦门、北京四个城市。据说今年会到北上广深外的二线城市。今年 4 月谷懿在博鳌论坛上亮相,也是本土推广的一种方法。 我问谷懿中国团队有没有对 Evernote 产品做出过明显的贡献,她说每个版本全球各个团队都会参与的,Evernote 是“全球设计,一个标准”。中国团队所做事情与其他国家一样,包括新产品本地化、发布上线、应用商店渠道、市场宣传,日常的用户反馈搜集等。 不过仍然可以找到中国特色的一些功能。比如对 WiFi 同步设置的修改。“在国外,运营商一般是不限流量的,所以可以做到任何时间任意地点同步”,谷懿说,“但国内不一样,有一次我开启同步,一个月耗费了 3GB 流量,交了很多钱”。在中国团队的呼吁下,印象笔记提供了“仅 WiFi 连接时同步”功能,开启后可以节省流量。
(印象笔记粉丝寄来的礼物,杯垫是用户自己织的) 不做 IT 公司,做服务公司 让用户不仅是为功能而付费,而是为服务付费。这是谷懿的理想,也是 Evernote 生意模式得以一以贯之的途径。 所谓的为服务而付费,与平常概念也不一样。一般讲为服务而付费,是指花钱买到更多的服务;而谷懿所指,是海底捞模式/招行模式/星巴克模式,“人们要用得很舒服,被服务得很舒服,他是愿意为这种服务而付费的”。 谷懿招了很多热爱印象笔记的人,她赞赏这些人的服务意识。“我没有要求他们要做到怎样的服务,但他们做得很好,我都不相信这么少的人可以做得这么好”,她举的例子是:微博提问,最长 1 小时回复;微信提问,10 分钟回复;网站提交问题,1 天内回复完。“我们提高了同类应用的服务水平。以前他们可能不理会用户的问题,现在我们在做,他们也跟着一起做,从用户角度来看,这终归是好事。最后是比谁做得好,我们是用心在服务,我认为我们能够做好”。 在我提问谷懿出任中国区总经理一年多来,所看到的行业变化时,她也把答案回答到服务的价值上。“这一年 App 从很热到偏冷的气氛,这是一件好事,很多行业开始知道产品真正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比如打车应用,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其实是比较明显的”。对于印象笔记来说,她举例有人拿它来管理简历、有人拿它来归档衣服,有人拿它来采访录音做速度,“它也切实地在改变人们的生活”。 我在最后,让谷懿用三个词来总结过去近一年来工作。她用了三个句子: 做到了我们承诺的。很多公司会承诺很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承诺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能不能做到,是很难的。也没有人去追究。当初我们承诺要在中国建立服务、本土团队,希望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快的服务、更好的产品,更本地化、更快捷的响应。现在来看,我们都做到了。 做到了我们当时没有想到的。比如我们没有想到在中国发布没几个月,就赶上日本,成为 Evernote 第二大市场。二是我们本土的合作,比之前想的要好,比如跟微信的合作,我们原来没有想到会去做。三是百宝箱上线之后与合作伙伴的合作 注 1。 行胜于言。我们刚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服务器架在中国)很多人不理解,中国用户不理解,美国用户不理解。我们跟美国的同事交流,他们不理解我们架设服务器,对于用户是很好的事情,为什么国内不理解。反过来,国外的很多人也质疑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我们当时夹在中间,是很左右为难的。当时我们没有做很多的辩解,我们只是用行动来证明,我们是在做(有用的)事情的。现在来看,无论是印象笔记的用户,还是国际版的用户,他们对于我们产品的发布、响应速度是赞不绝口的。而在硅谷的公司,或其他国外的公司,他们到中国来,第一站就到我们这里来,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是(国外公司在中国)做得最好的。 注 1:印象笔记 2012 年 8 月开放 API,现在有 300-400 个合作开发者;12 月上线百宝箱,从几百个开发者应用中选出优秀应用进入百宝箱,目前国内第三方百宝箱应用有 18 个(爱范儿 app 是其中之一),加上印象笔记系列产品,总共有 26 个百宝箱应用。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