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奢华:用时间和专注感
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更加互联网化的新贵阶层的崛起,让“奢华”一词开始比过去有着更加不同的内涵,这将从设计思想层面开始深刻地影响很多产品。 德国人格哈德·施泰因勒(Gerhard Steinle)一大早就来到了Designworks USA位于兰皋路的上海办公室,他一再巡视即将接待来访记者的工作室,一再确认前台的鲜花是否摆放妥当。 格哈德的身份是宝马集团全球创意设计咨询(Designworks USA)上海工作室的设计总监,他的身上流露出的并不是想象中作为设计师应有的天马行空的艺术气质,相反他散发出的严谨却恰恰诠释着设计其实也是一门精密的科学。 格哈德的另一个身份是梅赛德斯奔驰旗下经典产品“Smart汽车原型”的设计师,他以“小到极致”为设计原点,以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为设计导向开创了一款汽车经典。 20多年前,格哈德的职业生涯开始于梅赛德斯-奔驰总部,并且得到了当时奔驰设计高级副总裁布鲁诺·萨库(Bruno Sacco)的青睐,成为他的助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格哈德被派到位于美国加州的奔驰第一家海外设计中心。1996年格哈德带领其团队设计的以M-Class为基础的AVV概念车赢得了当年底特律车展的最佳汽车奖和次年的IDEA金奖。AVV的内部设计采用了数字化系统整合、车载显示屏以及带按钮的方向盘,被认为是当时汽车领域数字电子系统整合最好的范例。甚至,就连史蒂芬·斯皮尔伯格都邀请他为《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设计了穿梭于恐龙之间的汽车。 作为蜚声业界的资深汽车设计师,在经历了一段自己创业和加入宝马的Designworks USA之后,2011年,格哈德带领着团队设立了Designworks USA在上海的工作室。作为一家成立于1972年的著名设计公司,Designworks USA曾先后为宝马、诺基亚、西门子、康柏、阿迪达斯等品牌进行设计,1995年该公司被宝马集团全面收购,开始一边为其他行业的提供创业设计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宝马的设计智库,成为宝马设计与外部相连接的桥梁。 如何设计奢华 在《商业价值》记者与格哈德交流的过程中,这位有着20多年汽车设计经验的资深设计师对于很多看似抽象的话题有着惊人的敏锐和提炼,并且能够融入到产品的灵魂中去。大多数时候设计能力的核心就是对于这些感觉的把握和驾驭。 “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奢华”,那么这个词会是什么?”“时间。”格哈德沉思片刻后说。如果把“时间”转换成设计的语言又是什么呢?“专注感”。格哈德一字一顿道。 设计上所追求的“奢华”为什么会和“时间”联系在一起?乍看起来这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格哈德看来,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以宝马汽车的设计为例,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大知名汽车公司都将自己的设计中心选择在了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附近,这不仅是因为喜爱加州的阳光,以及美国日益庞大和凸显的汽车市场地位,而是因为伴随活跃的商业氛围以外,加州人身上那种复古时尚而又充满自由气息的生活方式与当时的汽车设计潮流不谋而合。Designworks USA那时候的设计就是从加州人生活环境受到了启发:城市生活和驾驶环境都让人显得异常忙碌,但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追求一种在放松和惬意的环境中的生活,对驾驶环境的追求也是如此。于是宝马就将当时人们的社会心理与汽车的设计相结合,尝试将自由惬意的生活方式和驾驶体验体现在当时宝马的X5系列中。 又如,近几年在中国兴起的豪华SUV热潮背后也是一种社会心理在设计上的投射。很多车主购买SUV,并非看重其越野的功能,拥挤在城市中的人们一年也未必能有一次机会开车进行远途跋涉。SUV的强大之处在于其座椅比较高,驾驶者坐在上面会有一种安全感,能够让驾驶者感受到对汽车很强的掌控性,这种情境所产生的情感效应就是驾驶者会感受到一种不受限制的自由,一切皆在掌控中的踏实感。 如果了解以上的背景,就不难理解格哈德为什么会把“奢华”与“时间”联系在一起了。在他看来,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中,时间对于很多高端人群来说是最奢侈的,比如他想去学习中文却苦于没有时间。对时间的珍惜衍生到设计上就是格哈德所说的“专注感”——驾驶者在进入到汽车驾驶空间之后,会专注在这个空间里,而不会被其他事务所打扰,平静专注地体验驾驶的乐趣而不被纷纷扰扰的城市生活所打扰,在格哈德看来,这种平静的驾驶环境恰恰是一种最奢华的体验。 当然,除此之外,对于时间还有更深层的解读。比如各大汽车公司当年追求的加州复古风格就是一种关于“时间”的解读——“古”代表着一种“慢时光”,与节奏快到令人窒息的都市生活相反。比如,万宝路钢笔的奢华体验不仅仅在于它昂贵的材质,更在于其设计的种种细节,万宝路钢笔设计的需要旋转笔帽才能使用的环节并非无心插柳,而是希望用户在旋转笔帽的过程中让时间慢下来,从而有时间进行奢侈的思考。此外,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不管是纯手工打造的汽车,还是时尚服饰皮包中的手工定制,其奢华的背后都是耗费了足够多的熟练工人的时间成本。 奢华演变的背后 事实上,“时间”越来越与“奢华”概念联系在一起也是最近几年才发生的事情。 Designworks USA上海中心创意总监和新加坡中心总监安沛杨(Magnus Aspegren)在最近几年为航空业客户服务的过程中越发感受到这种变化。 在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一个轻型化喷气机(在中国被称为“飞鸿公务机)做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公务机人群多年的研究,安沛杨发现,公务机的购买人群在最近几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公务机的乘客一般都是富有且年纪偏大的商务人士或富豪,他们的审美观决定了过去设计传统公务机的方式是追求更大的空间和加入更多的功能,恨不得要把所有贵重的东西都塞进去,奢华更多是通过一种很“满”和很“贵”来体现,在过去,奢华意味着更大更多,同时也是更加臃肿。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