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的那些事
iPhone、Galaxy S3 以及 Lumia 920是市场上如今最引人注目的三款智能手机,正好对应iOS、Android及Windows Phone三大平台,尽管三大操作系统在市场份额、出货量以及用户认可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异。但更能我们兴趣,更有讨论价值的其实是这三大平台在设计方面的差异,这不仅最终决定着用户的体验,也决定了开发者的参与热情。 来自微信公众帐号“互联网er的早读课”的这篇文章从包括变局、导航逻辑、设计风格等六大方面的差异对三大平台的交互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极具参考价值。 一,布局形式的差异 1)iOS 经典的“tab bar” 在 iOS 应用内如果要切换不同的模块,或者页面内要切换不同的栏目,往往都会用到“tab bar”这一形式的控件。这个经典设计从 iOS 早期沿用至今,大部分 iOS 应用都是这样设计的。当然,iOS 本身是很包容的,最近也很流行抽屉式导航。但是 tab bar 一直是最受欢迎也最好被用户认知的方式: 2)Android 提供了 2 种视图控制方式 在 Android 4.0 规范出来之后,Android 提出了 2 种视图控制方式,一种是直接在导航栏的标题下加入一个触控按钮,点击后会弹出切换栏目的菜单(图中 2 标注的位置) 比如日历应用点击后可以切换不同的视图,另外一种是直接在导航栏的下面加入了一个视图控制栏(下右图中 2 标注位置),和 iOS 的 tab bar 很像,不过是仅放在了上面,而且提倡支持手势滑动切换: 3) Windows Phone 的创新 Windows Phone 与上面两个平台就差距很大了,因为 Windows Phone 独特的 Metro UI 提倡回归传统的阅读体验,像浏览报纸和杂志一样浏览手机上的内容,更关注与内容而不是修饰,所以 Windows Phone 整体都给人一种像在看杂志的感觉。Windows Phone 的视图控制通过一种叫做“全景视图”的方式展开(下图)。 实际上,4 个视图的内容是在一个页面上的,而且是一个页面同时加载的。用户的手机默认只显示第一屏的内容,通过滑动把后面的内容拉出来。 这种视图方式很创新,而且方便阅读,不得不说浏览的体验好了很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因为其实这3个栏目是同一页面视图,所以不要将内容放的过多,否则加载会很慢影响效率; 对交互设计过程中的排版和视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外,Windows Phone 还提供了一种叫做枢轴的方式,枢轴和 iOS 的 tab bar 相差不是很大,只不过完全是通过滑动来切换栏目的: (枢轴布局) 二,导航逻辑的差异 大家都知道 iOS 是没有实体返回按键的,所有返回都是通过导航栏的 back 按钮来完成。 在 iOS的导航逻辑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整个程序是一页一页的切换,就像一个幻灯片。而返回按钮也就是切换到上一页。所以,iOS 的返回控制的是页面。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