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省钱的哥赚钱 打车软件真这么好吗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在大北京打车是一项技术活,得眼疾手快脚下生风,赶在别人前一步拉开车门就是胜利,通常情况是上一位客人还没下车,下一位客人已经守在门口等位了。万一司机师傅今天心情不好或者跟您不顺路,拒载也不是没有可能,抱怨两句没准受气的反而是自己,可见司机和乘客之间的供需矛盾是多么巨大。 您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触:不需要打车的时候满街都是空驶的出租车,等到了需要打车的时候半个小时也不来一辆,生活就是喜欢和我们开玩笑。尤其是在繁华地带,赶上节假日您就等着吧,手都举酸了也没打着车,生了半天气还无计可施,不过叫车软件的出现算是解救了这一部分人。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一个叫车软件,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后就有出租车专门为您而来,不用站在路边等待不会拒载。不过正是这款小小的软件却掀起了一场争夺用户的大战。 两巨头请全国人民打车 移动支付的两大巨头:支付宝和微信打得不可开交,由打车优惠再到发红包争用户,几轮近身肉搏下来还是难分高下。2月18日双方再次大打出手,“永远比同行高一元”是支付宝联合快的打车喊出的口号,意思是返现金额会比同行高出一块钱,只要同行调整支付宝就自动调整。而就在当天凌晨,嘀嘀打车刚刚宣布将返现金额提升至12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进入到一个死胡同了。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用户疑惑,到底用哪个更好用?优惠有什么区别?叫车真有那么方便?小编决定带着这些疑问亲自去体验一下。规则如下:小编(下文中称A)使用嘀嘀打车,而小编的另一位同事(下文中称B)使用快的打车,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约定到另一地点集合,并分别使用微信和支付宝付款,从叫车速度到付款是否快捷来一场全方位的体验,别愣着了我们出发吧! 砸钱十亿只为抢夺用户 下午2点半,两位小编同时使用软件叫车,此时使用嘀嘀打车的小编A大约过了1分钟就有司机电话联系,双方约定见面地点后小编A先走一步。而使用快的打车的小编B等待了约2分半钟也联系到了司机,两人叫车时间不分上下,基本可以达到马上有车的要求。另外这也根据用户打车地点的热门程度,繁华地带空驶出租比较多,下单马上就会有人接,相反如果您所处的地点比较偏僻,那么等车时间相应的也会增加,要是您有急事需要马上用车也可以选择加价,司机们会抢着接单的。 一上车小编A就看到了两部大大的手机,司机高师傅说一部装嘀嘀打车接单,另一部当然是装快的打车接单了。根据奖励制度如果使用得当的话,每天光奖励就能拿100元以上。不过在交通委出台了一辆出租车只允许安装一个叫车终端之后,像这样安装两部手机就得藏着点了。 两部手机装两个软件接单 开车的空当小编A核对了一下手机显示的司机信息和车内张贴的服务监督卡是否一致,答案是完全一致,高师傅说要想注册手续挺繁琐,车牌号、准驾证号、还有公司名称都必须经过审核才能注册成功,所以使用叫车软件叫到黑车的几率基本为零。 司机信息完全相符 小编A询问高师傅有没有遇到过叫车之后又上了其他车辆的用户,得到的答复是:“太普遍了,有些人着急用车但又不想加价,等了一会车不来就改为用扬招的方式打车了。又或者是恶意叫车,两个软件都用,哪辆先来就上哪辆。”对待这种人高师傅也很无奈:“没别的办法只能投诉,又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 不多会儿的功夫小编A就抢先到达目的地,高师傅告诉我,首次使用嘀嘀打车的用户立减15元,果然在输入车费后显示“微信价7元”,成功付完车费后将信息分享到朋友圈还能到10元手机话费,这么算来小编A一共得到了15元+10元=25元的优惠及返还。 首单立减15元 分享至朋友圈再返10元话费 大概5分钟后小编B才匆忙赶到并向我讲述了他悲惨的经历:司机在行进的途中抢到了大单,兴奋过度在桥上拐错了方向,还没到地方就靠边停车要求小编B下车,可怜的小编B就这样顺着主路一路溜达到了目的地。最最令人心碎的是,由于设置问题小编B付款不成功也就是没有得到任何优惠。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