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佛山站长网 (https://www.075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通讯 > 正文

小灵通频率未入4G频段 三大运营商暗战十年无果

发布时间:2013-12-11 22:12:29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站长网
导读:小灵通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次不是其仅剩的1000多万用户,而是背后的频谱资源。

小灵通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次不是其仅剩的1000多万用户,而是背后的频谱资源。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放TD-LTE经营许可,加上在11月已经分配完成的TD—LTE频谱资源,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在此次分配给运营商的频谱资源中,三大运营商获得了各自的频段。

不过被认为是TDD性能最为优良的小灵通1900—1920MHz频段在此次分配中并未出现。

事实上,早在2002年10月,原信息产业部就已明确1880-1920MHz为TDD的主要工作频段。随后,三大运营商围绕着这一资源,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攻防战。

作为3G时代TD-SCDMA唯一的运营主体,中国移动被默认为是小灵通频段的当然所有者。这些年来,中国移动不断讨要这部分频段。不过小灵通的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一直没有松口,在保护小灵通用户利益的口号下,这部分频段被保留至今。

而今随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了TD-LTE经营许可,这两家运营商也有了“新的想法”,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声称有权继承小灵通使用的频率。围绕着小灵通频率归属,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博弈仍将继续。

未获得最优资源

频谱资源对于无线通信就相当于房地产开发商储备的土地资源,没有频谱,一切都是奢谈。拥有“靠谱”的频段不仅会直接影响手机通话和网络传输的质量,还决定运营商在基站领域投入高低。

3G时代,中国电信CDMA2000用的是800MHz的频段,中国移动TD-SCDMA用的是1800MHz和2.1GHz的频段,而中国联通WCDMA也是用2.1GHz的频段。

根据通信原理,通信信号传输损耗与频率成正比,即频率越高传输损耗越大;在同样传输损耗情况下,传输距离与频率成反比,即频率越高,传输距离越短。

简单来说,就是高频率能耗高,传输距离短,需要建立大量基站;而低频率则具有高穿透性,大覆盖性等优良的频谱特性,能降低运营商的建网成本。

初期,部分运营商的手机甚至被消费者戏称为“窗边机”。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尴尬相比,由于中国电信使用的3G频段是低频段的800MHz,因而在三大运营商中3G信号最好。

2013年11月,4G频率划分。

最新划分的TD-LTE频段结果显示,中国移动获得130MHz,分别为1880-1900MHz、2320-2370MHz、2575-2635MHz;中国联通获得40MHz,分别为2300-2320MHz、2555-2575MHz;中国电信获得40MHz,分别为2370-2390MHz、2635-2655MHz。

从此次分配的频谱资源来看,除中国移动获得部分1800MHz频段资源外,三家运营商都拿到了高频段频谱资源。

从全球来看,700MHz/1.8GHz/2.6GHz三大频段为海外运营商选择的4G频段的主流。其中,700MHz频谱一直被运营商视为4G布网的黄金频段。

在我国,700MHz频谱已被广电控制,而对于这一资源,通信领域的大佬们早就虎视眈眈,并一直谋划着将其划到自己的帐下。

早在“2011中国无线网络融合大会”上,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应尽快开放700MHz频段用于LTE发展,这样有利于LTE提供优质的移动宽带服务。

此外,也有相关专家建议,需对700M频段进行统一规划,广电让出700M频段的部分闲置资源,给予电信运营商开展移动业务,特别是TD-LTE与FDD-LTE。

但是,鉴于三网融合的艰难步伐以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广电让出模拟电视的频段,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小灵通的频率之争及产业变局

低频率资源在广电手上,可望而不可及,电信运营商对现有优质频谱资源争夺越发激烈。

按照国际电联规定,1880-1920MHz频段以及2010-2025MHz频段共计55M带宽用于TDD。其中1880-1920MHz是国产3G标准TD-SCDMA的核心频率也是最优资源,不过这一频段早已用于小灵通。

小灵通(PHS)的正式称谓应是移动固话,主要是指固定电话不再固定在某个位置,可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使用,随时随地接听、拨打本地和国内、国际电话。

1996年,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提出把PHS无线市话嫁接到固定电话网上,用中国电信网络,前端接上PHS的无线技术,就成了一个建立在固定网上的小手机。1998年1月,浙江余杭区正式开通小灵通,标志着小灵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1998年原信息产业部将1900—1920MHz共20MHz频率规划为小灵通(PHS)系统频率,由当时的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共用。在经过电信业重组之后,小灵通业务由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运营,这部分频段现在也掌握在这两家运营商手中。

2001年,原信息产业部发布《关于清理1885-2025MHz及2110-2200MHz频段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这些核心频段使用有效期截至2002年底,期满后将无条件收回,由信息产业部另行分配。

2002年10月, 根据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的修订,原信息产业部印发了《关于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规划问题的通知》,明确1880-1920MHz(含1900-1920MHz)为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TDD方式的主要工作频段。

同时,由于小灵通系统占用了TDD主要工作频段,以及对3G邻频段的WCDMA系统和CDMA2000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电磁干扰,其中对WCDMA系统的干扰较为严重,信息产业部要求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小灵通业务退出1915—1920MHz频率。

不过,此时国内小灵通用户数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区间,2002年8月,小灵通在中国大陆200多地市开通,系统网络容量达1100多万线,网上用户数超过600万。当年12月,小灵通业务在除京、沪之外的地区全面开禁。

面对快速膨涨的小灵通用户市场,收回频率的想法没有实现。

在此期间,作为TD-SCDMA唯一的运营主体,中国移动在各种场合不断发声,讨要这部分频谱资源。

2008年5月,中国移动提出,TD频段不够用,要收回被小灵通所占用的TD频段。当年7月,中国移动技术部相关人士在TD联盟的一个内部会议上表示,当前TD试商用的频率资源已经感觉局促,并呼吁工业和信息化部尽快指配1880-1920MHz的频段,称希望明年(2009年)年初就能启用该频段。

面对中国移动的强势“逼宫”,小灵通的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2008年通信展期间回应称:“小灵通用户是在特定细分市场上的用户,和现有的CDMA用户不同质,和现有的GSM用户也不同。三到五年内,小灵通用户都不会消失”。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以保护7000万小灵通用户的利益为理由,回绝了小灵通退网以及移交频率资源的要求。

时间到了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再次发布通知,要求1900—1920MHz频段小灵通应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其所用频率无条件收回;运营企业应对在用的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停止扩容和发展新用户,不得扩大覆盖范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须制定相关的退网方案。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