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通讯身份证之SIM卡
GSM网络登录原理 对于一个用户号码来说,IMSI和KI码是唯一的。TMSI是随时变动的。但IMSI很用以被复制。KI码需要攻击算号才出来。TMSI是电信服务商发给的。 1. 手机开机后会从SIM卡中读取IMSI(15个数字)和TMSI(4字节); 2. 手机登录网络时,将会IMSI或TMSI发给网络; 3. 网络判断到该IMSI或TMSI有效,要生成一个128bit的RAND,然后发给手机; 4. 手机收到RAND后,将RAND发给SIM卡; 5. SIM以里面的KI为密钥对RAND进行A3A8运算,生成(SRES+Kc); 6. 手机读取(SRES+Kc)(32bit+64bit),并将SRES发给网络; 7. 网络自己进行一次A3A8运算,如果结果与手机返回的SRES相同,则认为该用户合法。 熟知这个原理之后,一些有锁手机的卡贴、写卡解卡等手段的解锁均是从这几个步骤发展而来。以有锁at&t合约iPhone为例,需要登陆中国移动网络。iPhone是利用要at&t卡的IMSI在中国移动的网络里取得进网许可,首先利用卡贴或者写卡解卡等手段写进at&t的IMSI码,向中国移动发送此IMSI码,此时中国移动认为这个卡是at&t国际漫游过来的,就分配给他一个TMSI(临时的IMSI),此时TMSI与IMSI配合登录个人帐户系统的时候中国移动发现他是国内的用户,继而开放权限,按照正常帐户处理了。 卡贴利用SIM卡登陆漏洞实现解锁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解锁方法,其中卡贴是比较简单的解锁方式,但是有可能存在信号与稳定问题,而写卡解卡能够比较好解锁手机,但是其破解过程,当中的KI码攻克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只有获取了KI码,才有可能获取内部的IMSI码,加上随着加密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的新SIM卡均很难进行破解写卡。 SIM卡常见故障 1、每当手机打开时,手机都要与SIM卡进行数据交流。没插卡时,这些信号是不会送出的。当手机插入SIM卡后无任何反应或插入SIM卡显示出错时,这可能是因为SIM卡开关不良或接触不良或使用废卡产生的。如果换新卡后故障仍然存在,那么故障一般发生在SIM卡供电部分。在SIM卡插座的供电端、时钟端、数据端,开机瞬间可用示波器观察到读卡信号,如无此信号,应为SIM卡供电开关周边电阻电容元件与卡脱焊问题。 2、如SIM卡在一部手机上可用,在另一部手机上不能用,可能是在手机中已经设置了“网络限制”和“用户限制”功能。这可以通过16位网络控制码(NCK)或用户控制码(SPCK)启动该手机的限制功能,这需要网络运营商解决。另外,这种故障也可能是SIM卡供电偏低或接触不良造成的 。 3、一般SIM卡的检测需要再初始开机时执行,当开机检测不到SIM卡存在时,将提示“插入SIM卡”;如果检测SIM卡已存在,但机卡之间的通信不能实现,会显示“检查SIM卡”;当SIM卡对开机检测信号没有响应时,手机也会提示“插入SIM卡”;当SIM卡在开机使用过程中掉出、由于松动接触不良或使用报废卡时,手机会提示“SIM卡错误”。 剪卡需要注意的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SIM卡的物理与内部的结构,其真正起到作用的是很小的一部分,其余的金属与塑料均是无意义的封装面积。 观察SIM大小与金属部位的位置 剪卡前,我们需要分辨SIM卡的类型,早期的SIM卡与现在SIM卡,表面的结构与连接线是不一样的。SIM卡金属部分,有位置的接线是没有功用的(如SIM卡结构接线图所示),因此裁剪去也并不会对SIM卡产生影响。只要裁剪的时候注意保持SIM卡有功用的接线位置保持完整即可。按照现在来看,较新的SIM卡都可以进行裁剪操作,只有年代较为久远的才需要进行SIM卡的更换。 剪卡后需要进行打磨 剪卡的方法有比较多种,最直接粗暴的便是利用剪刀,按照SIM卡贴纸来进行裁剪,过程中需要适当剪大一些,好进行后期的打磨调整。此外直接购买剪卡器也是一件更方便的事情,现在市面上有Micro SIM与Nano SIM两种剪卡器。前者可以轻松裁剪好,只需进行边缘的稍微打磨即可使用,而Nano SIM卡裁剪后,由于其厚度要更加薄,因此打磨方面需要多花一些功夫与时间。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