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民对移动支付的期望:提高交易安全性
|
据网络调查数据显示,在手机网民对移动支付的认知度方面,只有20.7%手机网民对移动支付完全不了解,而超过70.0%的受访手机网民对移动支付有一定了解。数据同时显示,在使用度方面,高达71.2%的手机网民从来没有使用过移动支付,经常使用的受访者也仅占6.3%。以下是从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的。 第一:移动支付使用频率 平均每月仅使用移动支付1-2次的占17.3%,近8%用户平均每月使用移动支付达3-6次,每月使用10次以上的仅仅占比0.9%。 用户移动支付使用频率不高与生活消费观念与习惯有密切联系。由于消费主体、消费环境等因素,现阶段国内日常消费仍以线下消费为主,线上消费虽然在特定群体中实现快速增长,但短期内无法撼动线下消费的主导地位。 第二:移动支付单笔金额 手机网民在移动支付上已花费或可接受单笔支付金额方面,愿意为每次消费支付100元以内以及300元以内的用户分别占29.4%和31.5%。而愿意每次支付300元以上的占39.1%。 有三个因素导致移动支付单笔金额出现这种分布:一是移动支付以年轻一族为主体,其收入限制着移动支付的金额;二是结合上述使用场景可知,目前用户进行移动支付的大多为日常网购、缴费等小额业务;三是在当今移动支付技术、政策等尚不成熟下,考虑到资金、个人信息等安全,用户不放心在移动端上进行理财投资等大额支付。 第三、移动支付提供商选择倾向 高达85.9%的手机网民会选择第三方移动支付提供商,其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占63.0%,而选择运营商作为移动支付提供商的用户只有不到四成。 第三方支付能凭借着PC端积累的大量用户和已经建立起的良好口碑,根据移动支付自身的特点有效将用户迁至移动端且能保持较高的用户黏性;与第三方支付转化模式相近,各大银行相继推出手机银行、手机支付口令等来接力网上银行和U盾,同时依靠着银行行业的信誉和保障,其渗透率也不断提高;反观运营商虽作为移动通信的中枢,在移动支付市场布局却反应过慢,而且产品可替代性过大,就目前而言得不到太多用户的青睐。 第四、(不)使用移动支付影响因素 62.0%和57.6%的手机网民分别因为其操作简便和资金、信息安全较高而选择移动支付;而因资金安全、信息性不足和普及程度不高而不使用移动支付端的手机网民分别由71.7%和47.6%。 移动支付有别于传统支付其中一点就是其便捷性,手一点或一刷便代替了传统支付付款冗长的流程,其操作简便性是其一大优势。对于资金信息安全性出现认知不一则可能由手机网民的不同的支付经验或其他移动支付用户各异的体验所造成。而移动支付的普及率不高导致付款、退款等不便也可能成为制约手机网民使用移动支付的重要因素。 第五、对移动支付的期望 对于移动支付的期望,78.1%手机网民希望提高交易安全性,而具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交易效率、开拓更多种类支付方式这三方面期望的用户则分别占47.3%、38.0%、30.0%。 用户对自身利益性的诉求远大于对移动支付业务改进的期望,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已经成为移动支付用户体验的关键一环。 (编辑:佛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